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娘子天下第一 > 第八百一十章人人自危

第八百一十章人人自危(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大龙皇宫勤政殿。  

李晔脸色沉重的望着龙台下鸦雀无声的文武百官。  

“七天了,接到云老爱卿的传书七天了,现在朕之表弟柳承志正在统领着二十多万所向披靡的无双铁骑奔袭还朝。  

不出半个月就能奔赴赶回颍州,不出两个月就可能会杀入京师。  

你们到现在都拿不出一个,在云老爱卿他们赶回北疆之前的应急章程吗?  

除了让禁军出动奔赴边关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百官相视一眼,持着朝笏默默的低下了头。  

并肩王于进京路上在风云渡遇刺,幕后黑手直指朝廷的事情持续发酵的实在太厉害了,等他们全力压制的时候早已经晚了。  

现在说全天下的百姓都已经知晓了此事也不为过。  

如今各地官府的文书雪花一般的朝着六部飞来,百姓们都在观望朝廷的处理态度。  

百姓们或许不会造反什么的,但是朝廷失去民心却是必然的。  

尤其是北疆二十七府的百姓,朝廷的威望怕是早就荡然无存了。  

本来就为此事忙碌的不可开交,没想到并肩王的事情竟然传到了关外北伐大军将士的耳中。  

继而便收到了忠武王云阳的传书,新军六卫奉并肩王之命领着二十万铁骑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天下一统奔袭还国。  

可是并肩王已然薨逝了,怎么会传书麾下的六卫将领呢?  

商讨数次的百官最终得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便是并肩王世子柳承志假父之名,统领兵马撤离。  

云阳自己都不知道朝廷后方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传书的内容自然太过笼统。  

然而对于朝堂上的满朝文武来说,是谁领兵回来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还没商议出就并肩王之事如何对百姓表达朝廷的态度,如今又来了这么一出事关天天下是否安宁的消息,顿时间更是心力憔悴,精神恍惚。  

只能深深暗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安抚?  

可是如何安抚才能平息的了,可能是朝廷这边出手的杀父之仇啊!  

加官进爵?世子殿下继承王位之后,并肩王已经是天子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了,再加官进爵还怎么加,让陛下退位让贤吗?  

这根本就是不用想的事情。  

夏公明默默的站了出来,幽幽叹息一声。  

“陛下,除了禁军出动,才能提防云老帅他们万一无法及时赶回来阻止并肩王世子的突变,只依靠各地州府左右监门卫的府兵,面对声名远播的新军六卫,只怕是一碰面就未战先怯,不战而降了。  

最重要的是,如何在阻止并肩王世子举兵之后,拿出一个章程给并肩王世子一个交代。  

尤其是新军六卫的二十多万精锐将士,更是得给他们一个交代才行。  

他们自成军以来,一直在并肩王麾下效力,上至大将军,下至兵卒,全部都是并肩王的门生。  

不给他们一个交代,此事怕是难以平息下来。”  

“可是号令三军的虎符帅印在云老爱卿的手里啊,他们为何要听表弟柳承志这位还没有继承王位的世子号令呢?他们不知道军令如山,违令者斩的森严规矩吗?”  

“其中具体经过,老臣跟陛下与同僚们现在都不太清楚。  

至于缘由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怎么能不使我大龙江山陷入内乱之中,边军造反,势不可挡啊!  

如今出动六万禁卫军,两万武卫火速奔袭颍州,与六城五万精锐守兵齐聚颍州,行亡羊补牢之举为时不晚。  

再耽搁三五天,怕是真的一切都晚了。  

老臣也厚着这张老脸,乘坐马车随禁军后面赶赴北疆,看着豁出去老脸不要,能不能为陛下跟世子殿下缓和一下紧张的局势。  

至于结果如何,老臣也不敢保证。  

老臣宁愿以此残躯报效先帝隆恩,请陛下准奏。”  

“老爱卿!”  

“陛下,别再犹豫了。”  

“准...准奏,老爱卿一路珍重。”  

夏公明神色沉痛的环视了一下殿中同僚,持着朝笏老态龙钟的朝着勤政殿外走去。  

以七十残躯,夏公明请辞当今天子李晔,赴北缓兵。  

殿中百官看着夏公明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背影目光复杂难言。  

深知他为人的一些老伙计心里明白,如果此次不能阻止并肩王世子举兵,这位四朝元老的老大人今天怕是最后一次上朝了。  

而北疆颍州,将会是这位以刚正不阿著称的老大人最后的埋骨之地。  

百官的目光敬佩又怅然,眼神渐渐地有些迷茫。  

山河鼎盛,马上就要一统天下的大龙,怎么会在短短的一两月之间就变成了这副危机四伏的模样了?  

“兵部,户部。”  

“臣在!”  

“禁军,武卫两支兵马星夜兼程奔赴北疆颍州的事情就交由你们全权处置了。”  

“臣等遵旨。”  

“没有别的事就先退朝吧,朕要考虑如何跟天下一个交代的事情了。  

夏老爱卿说的对,朕无论如何都得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恭送陛下,万岁万万岁。”  

李晔走后,百官神色低沉的站了起来朝着殿外走去,目光多在户部,兵部两部的官员身上扫视着。  

宋煜,姜远明对视一眼,看着身边辖下官员低沉无奈的脸色叹息着摇摇头。  

如今朝堂之上因为并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