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不是袁术 > 二十二 袁某人大义

二十二 袁某人大义(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袁树摊开双手:“越是高门大户,娘家势力越强,一旦皇帝壮年而逝、太子年幼、太后辅政,外戚专权就是必然的,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要选择小门小户出身的女子,便没有问题了,小门小户的娘家,根本谈不上外戚。”  

“那…不也有更大的问题?”  

卢植皱眉道:“按照袁君所说,万一天子壮年早逝,太子年幼,太后听政,没有了娘家人辅助,那不就只能…”  

“宦官。”  

袁树点头道:“绕来绕去,还是绕不开宦官,还是绕不开天子,卢君,是否觉得烦闷?”  

卢植闭上眼睛,长叹一声。  

“这些问题看似独立,未曾想到细细深究,居然是互相粘连,牵一发而动全身,难怪历来变法总是阻力重重!”  

“很对啊,很对啊。”  

袁树连连点头:“我也是想到了这一层面,才意识到这些我们能看到的问题都是表象,更深层次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不过这些问题显然不是咱们这个时候就能解决的…恐怕再过一千年都解决不掉。”  

卢植左思右想没有办法,往深了想,甚至让他自己都感到恐惧,感到不可思议,所以只能再退一步。  

“那我们谈一谈财政之事?”  

“可以啊,做什么事情都要钱,国家运转更是要钱,没有钱,什么都办不成,所以财政,实乃国家第一要务。”  

袁树缓缓道:“而当今大汉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便是钱不够用,如何不够用?税收不上来,税收越来越少,我父、我叔都曾在朝为官,我听他们谈论过朝廷用度艰难、入不敷出的事情,尤其谈过税收收不上来的问题。”  

“这…可真是大问题。”  

卢植说道:“税收不上来,朝廷就无钱可用,什么事情都办不了,但是…以我多年在地方所见,多是税吏横征暴敛榨取民财之事,因为缴税闹得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如此横暴,税还不够多吗?”  

“再多也填不满人的物欲啊。”  

袁树无奈道:“横征暴敛,就是竭泽而渔,把平民的财产榨取干净,逼得他们卖儿卖女卖土地,成为不事生产不会纳税的流民,而得到土地的人又是谁呢?贪官污吏,地方豪强。  

这些人上下勾结,有的是避税的法子,地方税吏与他们也是沾亲带故,哪里会认真收取他们的税?能收的越来越少,收不了的越来越富,朝廷的税源能不枯竭?”  

“令尊还谈论过这些事情?往日只听说汝南袁氏生活豪奢,没想到令尊竟如此忧国忧民?”  

卢植显然认为这是袁逢告诉袁树的。  

袁树愣了一下,想了想记忆中便宜老爹的生活水平与排场…  

不夸张地说,袁氏的豪富与关起门来的生活水平,非常人所能设想。  

石崇和王恺斗富的那种水准在便宜老爹看来都只是过家家的水准,什么糖水刷锅、锦缎铺路之类的,在袁氏家族看来,简直和小丑无异。  

懂不懂什么叫富?  

还糖水刷锅,你也不怕放着招蚂蚁!  

但是作为人子,袁树也不好意思说便宜老爹的坏话,于是只能扯动嘴角干巴巴地笑了笑以掩饰尴尬。  

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怎么会不知道问题所在?  

但是他们怎么会对自己的利益动手呢?  

袁氏家族在地方上广有土地田产,旁支族人多有经营商铺,操持盐铁行当,不说富可敌国,敌三五个中原大郡也不是难事,家中生活水平超过公卿贵族,明明白白给史书上记下了一笔。  

那么这些东西都是哪儿来的?  

袁绍、袁术把家业一分为二,在淮南、河北各自拉起一支势力,巅峰时天下精华之地的三分之二都是两兄弟主导,这厚实的家底子是如何来的?  

大家心里门儿清。  

一边大把大把的捞钱敛财,一边摆出一副忧国忧民之态,既要又要,搞得和明末那群地主士大夫差不多了…  

“且不说我家,朝廷没有钱用的原因就在这里,所以,我们要怎么做呢?”  

袁树岔开了话题,卢植自然而然的跟了过去。  

“开源节流,一方面要让耕者有其田,一方面又要节制公卿贵族奢侈无度。”  

“嗯,很好的两个方案。”  

袁树点头:“那该从何做起?如何作为?”  

卢植张张嘴巴,笑了笑。  

“袁君,我是比你大,但我也仅仅二十六岁,不曾参政,哪里能给出什么办法呢?”  

“也是,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两人相对而笑,也不知道是开心的笑,还是自嘲的笑。  

总而言之,卢植意识到了,袁树的思维非常敏捷且锐利,很多问题他一看就看到了根子上,但是也正是这些根子上的问题,难以解决。  

真要解决,那就堪比造反。  

可造反,是要掉脑袋的。  

但是不把这些问题解决掉,就要眼睁睁看着大汉崩塌,这…如何能接受?  

一肚子忠君道理的卢植实在是纠结矛盾极了。  

其实袁树也不是没有纠结矛盾过,他自己也矛盾过,但是经过和卢植的这一番探讨,他心中的某些想法忽然间发生了改变。  

“卢君,有些事情难以避免,但是自古以来,若要成事,非要有大义名分不可,吾辈行事,无论成功与否,首先,需要一个大义名分。”  

“大义…”  

卢植听袁树这样说,也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