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做个武侠梦 > 171、褴褛从头越

171、褴褛从头越(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精良,但已经可以让人看到希望,作为一个后世的PPT党,洪熙官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有了这套骨瓷,再当着陈近南的面做出一套来,那么海贸就打开了,也算是古代版的一套PPT路演上市闯天下。  

可以开门迎客了,不过在此之前,还得把红花亭搭好。  

时节刚刚好是桃李纷芳的时候,深山里的气候偏冷,花开得慢了些,正好大量的桃李吐蕾争艳,。  

红花亭却还是没有,那就把它搭建起来。  

来不及弄出水泥了,就用木材吧,常换常新,只是尽量将洪熙官嘴里的红花缤纷,众贤群集的样子还原出来就好。  

红花亭建好的第二天,陈近南便于烂漫翠红间来了。  

不难找,现在到了云霄,只要说高溪庙,当地人都有口皆碑。  

高溪庙给当地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而僧侣本身就代表着慈善,在动荡连绵的岁月里,云霄人已经很久没有得到这种心灵的慰籍了。  

这也是洪熙官刻意要营造出来的氛围,久而久之,云霄就会跟高溪庙连成一体,这才是根据地鱼水情该有的样。  

陈近南还未到寺中就体会到了这一点,也让他对此行有了不一样的期待。  

没让他失望,看着红花亭外迎出来的数人,陈近南也感受到了与台湾不一样的朝气,是蒸蒸向上的。  

同样蒸蒸向上的还有冒着清香的“黄观音”,洪熙官伸手作请,陈近南客随主便,浅嘬一口,回味无穷:“好茶,清气扑鼻,茶香悠远,是极品。”  

陈近南本就是个知书达礼的雅人,洪熙官以产自云霄的冻顶野茶相待,正是搔中了痒处。  

也别小看这些冻顶野茶,后世著名的台湾冻顶乌龙就出于它们。  

乌龙茶,便产自云霄的乌龙山脉,而不是附会的武夷山。  

云霄是漳州文化的发源地,而漳州是闽南文化的发端,同个文化圈的台湾当然有着一样的品味。  

云霄的乌龙野茶,直到后世,在开发前也只是用来做“茶味精”为武夷岩茶提香,可见其茶香之馥。  

一开始,洪熙官还想用茶叶做做文章,但奈何茶叶产业发展太慢,产量也受限,而且远洋海贸掣肘颇多,怕潮怕坏,远不如骨瓷来得本小利厚,所以洪熙官也只能割爱了。  

品过了一盏迎客茶,陈近南精神为之一振,洪熙官知道是时候进入正题了,他一上来就拿出了杀手锏。  

当那尊观音像放到桌上时,陈近南还以为是一尊玉制的观音像,直到他用手触摸,凑近了仔细观瞧,才明白这是一尊瓷像。  

既然是瓷像,那就意味着可以大量生产,陈近南眼放光芒,看向洪熙官。  

后者知道这事成了,洪熙官悠然点头:“是祖传的手艺,此物以陈军师看来可否广发海外,作为抗清之财源?”  

陈近南没有答,而是反问:“有多少?”  

洪熙官露出苦笑:“暂时只有这么一尊,陈军师在云霄多呆此时日,我当着陈军师的面亲手烧制一些出来,没有办法,诸般草创筚路蓝缕,让陈军师见笑了。”  

陈近南却不以为忤:“无妨,只要掌握了技术和材质,我等得起,它足可撑起一支无敌之师。”  

整天呆在台湾勾心斗角陈近南活得也累,先是一盏清茶,然后是一尊举世无匹的观音,最后是实情相告,陈近南心中感念满满。  

这才是一心抗清该有的样子,君子之行,独挽天倾。  

本来陈近南还以为南少林以亡国皇室的名义硬剃自己的头,没想到对方却另辟蹊径,使得他耳目一新。  

与这样的人合作,陈近南的信心被提了起来。  

还有,朱红枚这时才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木闸子,轻轻地放在了陈近南面前。  

打开一看,是几颗药香四溢的眼大乌黑丸子。  

“久闻陈军师武功困顿瓶颈已久,却不得寸进,这里有数颗云霄土生药材制成的九转大还丹,丹方经过了改良,摈除了昂贵之物,小妹试了一下,效果尚可,请陈师军代为鉴验。”  

这哪里是品鉴,这是红果果的收卖。  

可这套对陈近南来说却很有效,明谋,以国士待之,以国士报否?  

洪熙官伸出了手:“我们合作吧!”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