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出发(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这里到底是为什么呢?
杨义不远千里来到长安护驾,可是,等他将天子护送到洛阳之后,却又独自返回到了郑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如果继续保护天子,各种封赏是跑不了的,可是现在离开,又好像有些不对了。
想到这里,段煨眉头皱的更紧了,心中却在想,难道,杨义来到西北,并不是想要护送天子吗?
还是说,他一开始的想法就是留在郑县?
可是,西北是什么状况,段煨知道的太清楚了。
经过多年的战乱,西北人口锐减,苦不堪言,自己之所以留在这里,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有好的地方去,恐怕早就离开了。
杨义到底为什么,来到穷困不堪的郑县?
韩举见段煨没有回答自己的话,试探着说道,“将军,杨将军保护圣驾,已经和李傕等人发生几番大战。
双方肯定结怨以深,如果我们去联系杨将军,他肯定会答应,也省得我们独自去面对李傕等人!”
听到韩举但这份建议,段煨有些意动,想了想,缓缓说道,“既然这样,我这就修书一封,你派人送去,先探听一下那边是什么想法。”
韩举点了点头,突然又说道,“将军,我听探子回报,郑县好像在召集周围的难民。”
听到韩举的话,段煨更加疑惑,“他为什么这么做?”
韩举摇了摇头,“不清楚,那些难民都安顿到了郑县,暂时还没有什么动静。”
段煨试探着问道,“那些难民到了郑县,难道,没有补充兵力?”
韩举摇了摇头,苦笑的说道,“将军,为了探查事情这件事情,我特意派了几个人装作难民,到郑县前去打探。”
听到这句话,段煨目光一亮,笑着问道,“韩将军,有没有打听出什么呀?”
韩举苦笑的摇了摇头,“没有,他们几个人被安顿到郑县之中,就发现,那些老弱病残的人,暂时让他们休息。
而像一些身体稍微强壮的人,就会分给他们一些土地,让他们下地做活。”
说到这里,韩举的语气停顿了一下,但紧接着,他也不等段煨回答自己的话,便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将军,我们的探子还打听说到,那些难民去了郑县以后,也不分大小,还是老弱,每个人五亩地,如果一家有四口人,就可以分到20亩地。
而且,在种地的头两年,不会抽他们的任何税收,两年以后,才会按着三十税一上税。”
听到这番话,段煨吃了一惊,“什么,两年以后才按三十税一?”
韩举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个数目,不过,听他们说,如果还有多余的粮食,要优先卖给官府才行。”
段煨做官多年,自然知道韩举这番话的意义,心中却更加疑惑。
杨义来到郑县,到底是为什么?
他给那些难民如此优惠的条件,是为什么呢?
按着杨义的做法,应该是朝廷做的事情才对呀?
难道?
段煨心中一动,忽然升起了一个想法。
“韩将军,你再派人去郑县,仔细打听一下,那边到底是什么章程。”
说到这里,段煨的语气停顿了一下,但紧接着,他也不等韩举回答自己的话,便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还有,西北现在普遍缺粮,他们召了那么多难民,粮食是从哪里来的?”
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段煨也想召集更多的难民,人人都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但奈何是没有粮食养活这么多人。
段煨想到这个问题,杨义也确实在头痛。
经过这几天的努力,四处去探查的士兵,又接连带回来不少难民。
人数虽然依然不算很多,但连老带幼,恐怕也有几百人了。
最重要的是,带回来的这些人,几乎没有几个身体好的,要不是老弱,就是身上有残疾,没法远行的人。
虽然各地都是战乱,可是相比较之下,徐州还算是平稳,所以很多的百姓都撇下荒废的土地,想要去徐州和江东一带讨生活。
而正是这种大规模的迁移中,无数的难民没有坚持到地方,就倒在了半路上。
整个等到战乱结束,5000多万的人口,就只剩下不到1000万人。
杨义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他也不挑,只要能救回来的,他都会尽力去挽救。
虽然去挽救这些老弱病残,会花费更多的粮食,可是,杨义真的不忍心放弃这些人。
第二天一早,杨义带着许褚,典韦,徐晃三人离开了郑县,朝着洛阳赶去。
这一次前去,就是为了消灭李傕。
此次出征,杨义只带了3000人,骁骑军,奋威军,虎贲军各1000人。
如果是别人想要靠3000人去消灭一万多人的对手,这几乎不可能。
可是,杨义有侦测地图,几乎就有了必胜的把握。
别人最担心的是找不到敌人的位置,还有万一敌人围过来,那岂不是落到危险之中。
这些问题,杨义一点也不担心,侦测地图可以显示100公里以内的敌人。
只要事先知道敌人的位置,然后逐个击破,虽然也有一定的难度,但却并不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众人一路前行,一边派出大批的探子去前面打探消息。
与此同时,段煨也接到了杨义出兵的消息,顿时吃了一惊,看着前来禀报的韩举。
“
杨义不远千里来到长安护驾,可是,等他将天子护送到洛阳之后,却又独自返回到了郑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如果继续保护天子,各种封赏是跑不了的,可是现在离开,又好像有些不对了。
想到这里,段煨眉头皱的更紧了,心中却在想,难道,杨义来到西北,并不是想要护送天子吗?
还是说,他一开始的想法就是留在郑县?
可是,西北是什么状况,段煨知道的太清楚了。
经过多年的战乱,西北人口锐减,苦不堪言,自己之所以留在这里,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有好的地方去,恐怕早就离开了。
杨义到底为什么,来到穷困不堪的郑县?
韩举见段煨没有回答自己的话,试探着说道,“将军,杨将军保护圣驾,已经和李傕等人发生几番大战。
双方肯定结怨以深,如果我们去联系杨将军,他肯定会答应,也省得我们独自去面对李傕等人!”
听到韩举但这份建议,段煨有些意动,想了想,缓缓说道,“既然这样,我这就修书一封,你派人送去,先探听一下那边是什么想法。”
韩举点了点头,突然又说道,“将军,我听探子回报,郑县好像在召集周围的难民。”
听到韩举的话,段煨更加疑惑,“他为什么这么做?”
韩举摇了摇头,“不清楚,那些难民都安顿到了郑县,暂时还没有什么动静。”
段煨试探着问道,“那些难民到了郑县,难道,没有补充兵力?”
韩举摇了摇头,苦笑的说道,“将军,为了探查事情这件事情,我特意派了几个人装作难民,到郑县前去打探。”
听到这句话,段煨目光一亮,笑着问道,“韩将军,有没有打听出什么呀?”
韩举苦笑的摇了摇头,“没有,他们几个人被安顿到郑县之中,就发现,那些老弱病残的人,暂时让他们休息。
而像一些身体稍微强壮的人,就会分给他们一些土地,让他们下地做活。”
说到这里,韩举的语气停顿了一下,但紧接着,他也不等段煨回答自己的话,便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将军,我们的探子还打听说到,那些难民去了郑县以后,也不分大小,还是老弱,每个人五亩地,如果一家有四口人,就可以分到20亩地。
而且,在种地的头两年,不会抽他们的任何税收,两年以后,才会按着三十税一上税。”
听到这番话,段煨吃了一惊,“什么,两年以后才按三十税一?”
韩举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个数目,不过,听他们说,如果还有多余的粮食,要优先卖给官府才行。”
段煨做官多年,自然知道韩举这番话的意义,心中却更加疑惑。
杨义来到郑县,到底是为什么?
他给那些难民如此优惠的条件,是为什么呢?
按着杨义的做法,应该是朝廷做的事情才对呀?
难道?
段煨心中一动,忽然升起了一个想法。
“韩将军,你再派人去郑县,仔细打听一下,那边到底是什么章程。”
说到这里,段煨的语气停顿了一下,但紧接着,他也不等韩举回答自己的话,便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还有,西北现在普遍缺粮,他们召了那么多难民,粮食是从哪里来的?”
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段煨也想召集更多的难民,人人都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但奈何是没有粮食养活这么多人。
段煨想到这个问题,杨义也确实在头痛。
经过这几天的努力,四处去探查的士兵,又接连带回来不少难民。
人数虽然依然不算很多,但连老带幼,恐怕也有几百人了。
最重要的是,带回来的这些人,几乎没有几个身体好的,要不是老弱,就是身上有残疾,没法远行的人。
虽然各地都是战乱,可是相比较之下,徐州还算是平稳,所以很多的百姓都撇下荒废的土地,想要去徐州和江东一带讨生活。
而正是这种大规模的迁移中,无数的难民没有坚持到地方,就倒在了半路上。
整个等到战乱结束,5000多万的人口,就只剩下不到1000万人。
杨义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他也不挑,只要能救回来的,他都会尽力去挽救。
虽然去挽救这些老弱病残,会花费更多的粮食,可是,杨义真的不忍心放弃这些人。
第二天一早,杨义带着许褚,典韦,徐晃三人离开了郑县,朝着洛阳赶去。
这一次前去,就是为了消灭李傕。
此次出征,杨义只带了3000人,骁骑军,奋威军,虎贲军各1000人。
如果是别人想要靠3000人去消灭一万多人的对手,这几乎不可能。
可是,杨义有侦测地图,几乎就有了必胜的把握。
别人最担心的是找不到敌人的位置,还有万一敌人围过来,那岂不是落到危险之中。
这些问题,杨义一点也不担心,侦测地图可以显示100公里以内的敌人。
只要事先知道敌人的位置,然后逐个击破,虽然也有一定的难度,但却并不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众人一路前行,一边派出大批的探子去前面打探消息。
与此同时,段煨也接到了杨义出兵的消息,顿时吃了一惊,看着前来禀报的韩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