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老友今犹在(3/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的时候人还是要多一分思考的。
刘霖就是一个武夫,有的时候会脑子发热,思考问题的时候会缺乏全面性。
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问题,所以他会尽可能的去调整,尽可能的避免这些问题。
但要想真正做到万无一失,还是要身旁有人多提醒一些。
所以这一次他身边带来了一个谋士。
这个人就是贾兴文。
贾兴文原本是在不良人任职,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决定退出不良人。
虽然他退出了不良人,但是仍然活跃在长安附近。
后来,在不良帅冯昊的推荐下,贾兴文加入到了刘霖麾下,成为了刘霖的一个谋士。
对于冯昊,刘霖自然是无比信任的。
二人曾经在西域一起并肩作战过,可谓是有过命的交情。
冯昊推荐的人,自然不会差到那里去。
虽然跟贾兴文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刘霖已经渐渐发现了此人身上的优点。
贾兴文最大的优点就是拥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他没有什么坏心眼,不论什么事情都能够从大局出发去考虑。
仅仅这一点,就是十分难得的。
贾兴文跟冯昊二人之间似乎私交也很不错,贾兴文时常会跟刘霖撩起在长安一些有意思的过往。
渐渐的刘霖发现贾兴文这个人能处。
他不仅仅把贾兴文当做是一个幕僚一个下属,更多的是把他当做是一个朋友。
在这个世上能够真正当做朋友的人是不多的。
如果有,那就一定要珍惜。
贾兴文提到最多的一个人是赵洵。
之前刘霖也曾经听冯昊偶尔提起过。
若是之前刘霖不会对赵洵感兴趣,但是现在,赵洵已经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刘霖对其的兴趣是极大的。
“大都护,您召见我?”
在沙洲城官舍之中落脚歇下之后,刘霖就召见了贾兴文。
“嗯,兴文啊,坐吧。”
示意贾兴文在他身旁坐定之后,刘霖端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道:“说说赵洵吧,你认为此子最特别的地方在哪里?”
原本从军之后贾兴文是一个沉默寡言的角色,基本上很少会主动说话。
但是当刘霖提到了赵洵之后他就勐然间打开了话匣子。
“赵洵啊,赵洵真的是一个无比特别的人。如果一定要找到一点他的特别之处的话,我觉得是他的担当。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在面临困难的时候赵洵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在面临敌人的时候,赵洵总会冲在第一个。我这么说绝不是在谬赞他,而是跟他并肩作战这么多年来的感悟。一个人总是要有担当才能长久成长的。一个总归是要有所求才能够有所为的。赵洵绝对是一个值得深交的人。”
贾兴文以往都会观察刘霖的面色。
这是作为一名幕僚应做的本职工作。
如果连上峰都伺候不好的话,是无法成为一个好的幕僚的。
而要想伺候好上峰,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楚上峰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弄清楚他思考的是什么。
只有弄清楚了这些,才能够投其所好。
至于察言观色,就更是重要了。
如果幕僚不能察言观色,那距离被辞退就不远了。
但是今天,在谈及赵洵的时候,贾兴文实际上并没有做到察言观色。
他侃侃而谈,完全遵循的是自己的本能,他依靠着自己的本能将于赵洵的过往复述了出来。
现在想想他跟赵洵相处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值得好好回忆的啊。
那些美丽的瞬间值得定格。
“所以如果给你再来一次的机会,你还是愿意为了赵洵而辞官?”
刘霖是知道贾兴文辞官的原因的。
当初赵洵斩杀魏王之后怒而辞官隐居终南山之中。
那时贾兴文便下定决心也跟随赵洵的脚步辞官。
既然赵洵都不屑做这个官,贾兴文也不屑再去做官。
“是的,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还是会辞官。”
“妙哉,妙哉耳。本将军果然是收服了一匹千里马。”
对贾兴文的态度,刘霖可谓是十分的满意。
归根到底是因为贾兴文重感情,讲信义。
而作为一名谋士,能力尚且在其次,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信义。
“所以你觉得本将军这次率军前往安西,胜算有几成?”
面对刘霖的质询,贾兴文先是保持了沉默。
随后他清了清嗓子道:“敢问大都护,您指的胜是哪方面的胜?如果指的是固守安西都护府,保证安西片区的安靖,我觉得胜算至少有九成。如果是要收复西域三十六国,恕属下直言。胜算应该不到五成。”
刘霖面露苦色,他倒是忘了贾兴文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讲实话。
既然刘霖接纳了贾兴文,使得他成为了自己的幕僚,那么他就要接受贾兴文的优点以及贾兴文的缺点。
目前看来贾兴文的优点跟缺点是对半的。
“如果只有五成的话,本将军还有必要坚守这个执念吗?”
刘霖的状态不是很好,情绪有些低落。
此时此刻,贾兴文又恢复到了那个察言观色的状态。
“其实大都护不必如此忧心。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大都护可以全力而为一试之。至于是否能够得偿所愿,谁也不知道。但既然大都护心所在之,那么就一定要尽全力试试。赵洵曾经跟
刘霖就是一个武夫,有的时候会脑子发热,思考问题的时候会缺乏全面性。
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问题,所以他会尽可能的去调整,尽可能的避免这些问题。
但要想真正做到万无一失,还是要身旁有人多提醒一些。
所以这一次他身边带来了一个谋士。
这个人就是贾兴文。
贾兴文原本是在不良人任职,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决定退出不良人。
虽然他退出了不良人,但是仍然活跃在长安附近。
后来,在不良帅冯昊的推荐下,贾兴文加入到了刘霖麾下,成为了刘霖的一个谋士。
对于冯昊,刘霖自然是无比信任的。
二人曾经在西域一起并肩作战过,可谓是有过命的交情。
冯昊推荐的人,自然不会差到那里去。
虽然跟贾兴文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刘霖已经渐渐发现了此人身上的优点。
贾兴文最大的优点就是拥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他没有什么坏心眼,不论什么事情都能够从大局出发去考虑。
仅仅这一点,就是十分难得的。
贾兴文跟冯昊二人之间似乎私交也很不错,贾兴文时常会跟刘霖撩起在长安一些有意思的过往。
渐渐的刘霖发现贾兴文这个人能处。
他不仅仅把贾兴文当做是一个幕僚一个下属,更多的是把他当做是一个朋友。
在这个世上能够真正当做朋友的人是不多的。
如果有,那就一定要珍惜。
贾兴文提到最多的一个人是赵洵。
之前刘霖也曾经听冯昊偶尔提起过。
若是之前刘霖不会对赵洵感兴趣,但是现在,赵洵已经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刘霖对其的兴趣是极大的。
“大都护,您召见我?”
在沙洲城官舍之中落脚歇下之后,刘霖就召见了贾兴文。
“嗯,兴文啊,坐吧。”
示意贾兴文在他身旁坐定之后,刘霖端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道:“说说赵洵吧,你认为此子最特别的地方在哪里?”
原本从军之后贾兴文是一个沉默寡言的角色,基本上很少会主动说话。
但是当刘霖提到了赵洵之后他就勐然间打开了话匣子。
“赵洵啊,赵洵真的是一个无比特别的人。如果一定要找到一点他的特别之处的话,我觉得是他的担当。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在面临困难的时候赵洵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在面临敌人的时候,赵洵总会冲在第一个。我这么说绝不是在谬赞他,而是跟他并肩作战这么多年来的感悟。一个人总是要有担当才能长久成长的。一个总归是要有所求才能够有所为的。赵洵绝对是一个值得深交的人。”
贾兴文以往都会观察刘霖的面色。
这是作为一名幕僚应做的本职工作。
如果连上峰都伺候不好的话,是无法成为一个好的幕僚的。
而要想伺候好上峰,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楚上峰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弄清楚他思考的是什么。
只有弄清楚了这些,才能够投其所好。
至于察言观色,就更是重要了。
如果幕僚不能察言观色,那距离被辞退就不远了。
但是今天,在谈及赵洵的时候,贾兴文实际上并没有做到察言观色。
他侃侃而谈,完全遵循的是自己的本能,他依靠着自己的本能将于赵洵的过往复述了出来。
现在想想他跟赵洵相处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值得好好回忆的啊。
那些美丽的瞬间值得定格。
“所以如果给你再来一次的机会,你还是愿意为了赵洵而辞官?”
刘霖是知道贾兴文辞官的原因的。
当初赵洵斩杀魏王之后怒而辞官隐居终南山之中。
那时贾兴文便下定决心也跟随赵洵的脚步辞官。
既然赵洵都不屑做这个官,贾兴文也不屑再去做官。
“是的,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还是会辞官。”
“妙哉,妙哉耳。本将军果然是收服了一匹千里马。”
对贾兴文的态度,刘霖可谓是十分的满意。
归根到底是因为贾兴文重感情,讲信义。
而作为一名谋士,能力尚且在其次,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信义。
“所以你觉得本将军这次率军前往安西,胜算有几成?”
面对刘霖的质询,贾兴文先是保持了沉默。
随后他清了清嗓子道:“敢问大都护,您指的胜是哪方面的胜?如果指的是固守安西都护府,保证安西片区的安靖,我觉得胜算至少有九成。如果是要收复西域三十六国,恕属下直言。胜算应该不到五成。”
刘霖面露苦色,他倒是忘了贾兴文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讲实话。
既然刘霖接纳了贾兴文,使得他成为了自己的幕僚,那么他就要接受贾兴文的优点以及贾兴文的缺点。
目前看来贾兴文的优点跟缺点是对半的。
“如果只有五成的话,本将军还有必要坚守这个执念吗?”
刘霖的状态不是很好,情绪有些低落。
此时此刻,贾兴文又恢复到了那个察言观色的状态。
“其实大都护不必如此忧心。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大都护可以全力而为一试之。至于是否能够得偿所愿,谁也不知道。但既然大都护心所在之,那么就一定要尽全力试试。赵洵曾经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