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大理寺小饭堂 > 第五百七十三章 佛手化橘红(十六)

第五百七十三章 佛手化橘红(十六)(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原主的接触八岁的原主只是个小童,对于一个小童,且还是不能承袭他理想的女童,温玄策当真会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心里的真正盘算与谋划么那些谋划八岁的女童又怎会听得懂至于温夫人他二人的感情到底不曾交过心,温玄策不止一次感慨过温夫人不懂,既如此,对一个不懂的温夫人,那些谋划温玄策当真会说么便是说了,也不定做得好,即便谋划的再好,真正做起来同计划与想象的终究是两回事,谋划的人需要手腕,做事的人亦同样需要手腕。更何况温夫人很美,会令人嫉妒,引人觊觎,时刻被人关注着,于那等复杂至极的谋划而言,不被人看到的偷偷行事尚且不定能成,更遑论是处于所有人眼皮子底下,一步一行,时时刻刻被人盯着猛然察觉到这一点的温明棠突地一惊,也是直到此时才发现,她若是彼时的温玄策,心中藏着一个如此大的谋划与秘密,对妻女处置起来好似同温玄策也没什么不同。温夫人守节,他感激,不守节,那也不是什么错,总之,不将她拖入那等最危险的局中便已是他作为枕边人最大的善了,至于并不算亲近的女儿,作为大人的温夫人尚且不能掺和,更何况是个八岁的女童将妻女推开,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告知,好似也是温玄策彼时能做的唯一一件事了。  

意识到若是让自己来做,对妻女的安排与温玄策没什么不同的温明棠这才重新审视起了温玄策这个人。说实话,原先,据着原主的那些记忆,以及众人的道听途说,在她眼里,温玄策这个人是个有理想、抱负,敢于直言上谏的有良知的大儒与读书人。这样的人当然于百姓以及大荣而言都算是个好人,却又是个浅显直白过头了的好人。  

同话本子中那些文字描述出的好人能臣没什么两样,温明棠想到这里,嘴角撇了撇,轻声道“脸谱化的大荣良心股肱之臣。”  

可事实上的温玄策又是个什么样的人想起他将所谓的遗物给了温秀棠,又看着温秀棠拿着温玄策的遗物到处吆喝卖高价温明棠忽然觉得这一幕陡然变得耐人寻味了起来。  

这等脸谱化的大荣良心股肱之臣除了温玄策之外,温明棠还能想到的,便是此时被囚于宫中的靖国公了。  

那位靖国公亦是个大荣良心之臣,不比死去的温玄策因无法再与其接触,而判断不出其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位靖国公此时被囚于宫中,能接触,自是还能慢慢品出他真正的底色来的。  

或许,大荣良心之臣是真的,温明棠有原主的记忆,自是知晓温玄策那些忧国忧民,阐论实事的文章,也是因为面对妻女时的那等表情与感慨做不得假,才让温明棠有了这等判断。可同样的,这等人当真会迂腐到傻乎乎送死的境地么多数时候,迂腐傻气之人在官场上是爬不到高位的,而是更适合做个寄情山水的名士。  

名士清高为大雅,处理琐事的父母官为大俗,那中间雅俗融合适宜的又是什么人对待亲生的妻女尚且感情淡淡的,更遑论是隔了一层的侄女温明棠又想起了温秀棠关在大理寺大牢时吵吵嚷嚷的那些话;温玄策将东西给她时让她莫要后悔,还叮嘱其凡事皆有代价,莫要胡来当然,这些话温秀棠是不信的,不止不信还不屑,这一点看她大力吆喝就知道了。  

忍不住再次感慨了一番温秀棠的举动还当真是从来不超出众人的预料之外后,温明棠笑了笑,想起温玄策来原先对温玄策这个人她便是慎重的,此时则更慎重了。  

名满天下的大儒,大荣良心股肱之臣,直言上谏,坦然赴死,光明磊落至极的是他可同样的,直接将那东西给了温秀棠的,也是他。  

虽然是叮嘱了温秀棠,可温秀棠温明棠与其不曾接触过几次,都能看懂温秀棠这个人,更遑论是彼时早已名满天下的温玄策又怎会不知道自己这叮嘱于温秀棠而言,只会适得其反“我或许还是将他想简单了,大荣朝堂之上站着不止一个红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他也未必不是一个红袍,”温明棠喃喃道,“只是我不知道他想要做什么,只知道他现在死了,比之活着尚且能接触的靖国公,又有什么人能读懂一个死人的心思与布局”  

猛然意识到这一点的温明棠下意识的伸手覆住了自己的眼不得不承认,她对温玄策这个人的看法委实映衬了现代社会读过的那本书的名字傲慢与偏见。  

大梦千年,比之多少人,那道时空洪流让她得以便利的翻阅与解读青史,自也极容易以史为鉴,轻易看穿不少人埋藏于表面之下的底色与心思。对温玄策她也是如此以为的,似温玄策这等人,翻开历史,能找到不少相似之人。  

因为很轻易的在史书中寻到了可借鉴之人,自也很轻易的以为自己看懂了温玄策。可此时再回忆起记忆中这个熟悉又陌生之人时,温明棠觉得,或许她错了,想起那面馆中做得一手好阳春面,上了京城,却不知道要做什么,却依旧听令来了京城等候的夫妇,温明棠心中一滞。  

当时不曾察觉,只以为自己一切都看得懂,虽未入局,却始终是看得懂局中每一个人的。  

可若是温玄策以自己的死为布局,那局中最重要的棋子至此还不曾出现的话或许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背后并不是不是傻到近乎一根筋的直率,也不是不懂要藏拙,而是刻意的锋芒毕露,所求更大而已。  

若是如此温玄策的布局至少眼下的温明棠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