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燕公子 > 第五十四章 苏代来辽(下)

第五十四章 苏代来辽(下)(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用一个贫困的高都,就可以换一个完整的周朝,相国为什么不愿意呢?”  

(在春秋战国时代,使者出使都要带符节,以便核对验证,所以焚烧符节,就代表两国断绝邦交)  

公仲侈闻此,沉默良久,方对苏代道:“善。先生之言甚是。”  

于是公仲侈决定不但不向周天子调兵征粮,并且把高都送给周朝,楚国也就退兵而去。  

苏代由此看到周室衰弱,天下“礼崩乐坏”。就把天下一统的希望,寄托在了血缘与周室最近的燕国王室身上。一直想匡扶燕国王室,壮大燕国的国力。就此,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来到了燕国。  

根据姬康前世史书记载,苏代自来燕国后,就把燕国当成了自己的故国。在苏代的余生,不论其在任何国家,都一直惦念着燕国,为燕国的生死存亡而奔走,直至生命结束。  

苏代来到燕国后,初事姬康的老祖燕王哙,后来燕国发生“禅让”事件,国家内部发生动乱,各诸侯国发兵攻打燕国,苏代被迫逃往齐国。  

后来姬康的太祖燕昭王即位,求贤若渴,派人前往齐国,想问问苏代,还愿意不愿意回到燕国?  

在齐国已经混得不错的苏代,一听到故国的召唤,二话不说,辞掉了自己在齐国的高薪职位,就随燕昭王派去的使者,一同赶回了燕国,被燕昭王任命为燕国上卿。  

齐国在当时非常强大,多次出兵占领燕国的领土和城池,给燕国带来无尽的屈辱。  

燕昭王雄才大略,为洗刷齐国给燕国带来的耻辱,就想攻打齐国。但当时,仅仅靠燕国一国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苏代会同自己哥哥苏秦,奉燕昭王之命,一同前往齐国,游说当时的齐国国君齐湣王。让齐湣王先称帝,后伐宋。  

当时的齐湣王,听从了苏秦和苏代这哥俩的建议,在称帝后,接着又出兵占领了宋国。齐湣王如此的嚣张做为,引起当时天下诸国的愤怒,各国合纵派兵,共同讨伐齐国。强大的齐国,当时因为此事,差点被燕国给并吞了。  

当然,如果燕国的燕昭王没有去世,就不可能把燕国大军主帅乐毅换下,齐国妥妥被燕国占领了。但就是这样,强大的齐国在经过这件事后,国力也开始衰落下去了。  

从此,苏代与哥哥苏秦一样,名声开始在中原各诸侯国中显扬。  

就是在姬康的曾祖父燕惠王即位,燕国最衰弱的时期,苏代也给燕国,同样立下了汗马功劳。  

燕国在燕惠王时期,燕国大军被齐国田单打败,燕国伐齐失败。而姬康的外祖父赵惠文王,也准备兵出燕国。燕国在当时的情况下,十分危急,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局面。  

就在燕国生死存亡之际,苏代挺身而出,前往赵国,游说赵惠文王,创造了著名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  

苏代谓赵惠文王道:“今者臣来赵,经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说到这里,苏代又对赵惠文王道:“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姬康的外祖父赵惠文王,听罢苏代的话后,沉思良久,对苏代道:“善。先生此言甚是。”  

于是,赵惠文王就停止了攻打燕国的打算,化解了燕国的危机。  

但是随后,燕国又发生了相国公孙操“弑君”事件。  

当时的苏代,是不愿意见到,燕国此种情况发生的。见此,又被迫无奈,逃往了赵国。  

苏代就是到了赵国,亦然念兹在兹着燕国。虽对燕相公孙操有意见,但赵国多次准备攻伐燕国,都被苏代给游说阻挡了。  

直到今日,又应姬康的请求,回到了辽地,回到了燕国!就是在回辽地之前,苏代奉姬康密令,以六十多岁的年龄,出使秦国。又游说范睢,让其与大将武安君白起不合。  

因此,姬康对把终身都奉献给了燕国的这位老人,且至死都忠于燕国的这位老人,并多次为燕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老人,能不尊重么?能不敬重么?  

怎么尊重,都不为过呀!怎么敬重,也不为过呀!  

武成王十三年,二月中旬,一代纵横大师苏代来辽,被姬康任命为辽地亚卿,主管礼部事务。  

消息传出,整个燕国又为之轰动。  

燕相粟腹看到此消息后,久久无语。在书房内,良久后,才轻轻地说道:“公子康,羽翼已丰!如此奈何?”  

推开书房窗户,这才发现书房外面的树枝,已吐露出了嫩芽。  

燕相粟腹此时才发现,不知不觉,武成王十三年的春天来了。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