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登基吧,少年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和州之和

第一百五十三章 和州之和(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太平景象。  

这就是和州。  

安逸平和。  

霍五一行,走在街面上,看着街道往来百姓。  

小贩的叫卖声。  

买家还价声。  

很是热闹。  

两旁的店铺,买卖兴隆。  

一点儿也看不出,这里才经过围城之战,几个主官死的死,走的走。  

整个和州,已经换了主人。  

“这是心大、还是缺心眼?”  

唐光啧啧称奇。  

霍五看在眼中,却是微微皱眉。  

霍宝跟在老爹跟前,问道:“爹是担心大本营之事…”  

霍五点头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和州人性格绵软,不喜战火…为了熄战,他们能联合一回,就能联合第二回…”  

按照滁州军原来的计划,是拿下和州城后,就将重心从滁州迁到和州城,将这里做攻打庐州与日后征伐的后方。  

和州城才修缮的城墙,更是比滁州好守的多。  

霍宝沉思。  

和州这个位置,倒是不担心朝廷出兵,等各地白衫军混战时需要防备。  

想了一会儿,他提议道:“那和州兵都调走,打仗不行,就全都充辅兵好了…文武官员也从滁州调用…”  

“只能如此!”霍五道。  

说话的功夫,一行人到了城门口。  

那守门曲长见状,连忙迎了上来。  

霍五带着大家直接上了城楼,他们是来看那强弩的。  

这些弩,不只适合守城,更适合战场攻击。  

邓健进城第一件事,就是叫人看好这些强弩。  

如今这强弩的弊端是弩箭不足。  

这点儿好解决,薛家在常州别墅存的生铁过些日子就能随船运回来,多做弩箭,配合这强弩,就是大杀器。  

还有霍宝带来那两尊火炮,也给了霍五启示。  

他写了亲笔信,打发人往金陵去了。  

寻贾源做中人,提的就是强弩与这火炮事宜。  

金陵官员这半年刮地三尺,为了银子,无所不用其极,加高价应该有机会弄到手。  

下午,滁州军头目齐聚和州议事厅。  

霍五与大家说起征兵事宜:“按照人口多寡,含山县、江浦县各征兵四千,乌江征兵六千,和县征兵九千,共两万三…加上现有的七千和州兵,总数三万…各部所征兵卒,自留两千,剩下送滨江大营操练…水进这次没赶上攻城,可援驰亳州有功,折半,也分一千人,老六那里,亦是折半,分一千人…”  

说到这里,霍五望向冯和尚:“和尚留在滁州那两千人,小宝与老六都夸着好…我想要让他们移驻滨江,好好带带和州兵,和尚这次多留两千人,补足人数…”  

冯和尚的座次在唐光之后,水进之前。  

他起身道:“谢五爷!”心中不无触动。  

他投滁州不足半月,之前不知滁州兵战力分布,这次来和州却是晓得的。  

邓健麾下八千人,为诸将军之冠。  

这次打和州带来七千,还有一千留守曲阳。  

杜老八五千人,唐光五千人。  

杜老八原来是三千人,后加上林瑾率的的一千人马,就是四千人。  

唐光之前就是四千人。  

两人打小和山,招降山匪两千人,如今都在滨江营操练。  

按照邓健、水进之前剿匪之例,这两千人两人平分,就每部五千人。  

霍五直接统帅的兵卒,之前是一万,拨了三千归水进,只有七千,比邓健还少。  

其中不少新兵,这次出征乌江更是只带了三千人。  

之前他以为霍五是削减他的势力,才收了他两千人马,以后也会限定他麾下兵卒人数。  

可有邓健、杜老八、唐光等人例子在前,他晓得自己想多了。  

同亳州孙元帅与柳元帅死把着军权相比,五爷的行事果然不同凡俗。  

想必那计划送往滨江营操练的和州兵,也是另有用途。  

果不其然,霍五对诸人道:“和州兵性子太绵,打仗不放心,守城估计也难…看看能不能操练出来,实在不行以后只能充作辅兵,无战事时修路通渠、改善民生,战事时临时充作各部,运送粮草后勤…”  

和州四县,只乌江县与和州城打了两次,地方才出降。  

含山县与江浦县,都是望风而降。  

滁州军在两县安排的内应,压根就没用上。  

和州军战力之弱,可见一斑。  

众人都没有异议。  

霍五又道:“三县县尉,你们举贤不避亲,可从麾下选人出来担任…只是立下一个规矩,谁举荐,谁担责…日后若是有欺压百姓、背叛滁州军之举,我只寻各位说话…”  

“这是应该的,五爷信任咱们,才让咱们举荐人手,可不得咱们作保!”唐光痛快附和道。  

早年青蛇寨的老伙计,有上了年岁不爱动的,正好可安置在含山养老。  

五爷此举,亦是体恤大家。  

杜老八抓了抓后脑勺:“我那边都差不多啊,总不能留林小子在那头…”说到这里,望向林师爷:“林先生得帮老八参详参详,看回头留哪个…”  

他是不爱动脑子的,遇事询问林先生或霍五,这是早年的老习惯。  

冯和尚看在眼中,心中惊诧。  

这林先生接连“背主”,却依旧受到重用,座位还在杜老八、唐光两位领兵大将位次前。  

更难的是的,这杜八爷论起来也是他的“旧主”,两人却依旧是毫无嫌隙模样。  

林师爷的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