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3011章假做真时错真假

第3011章假做真时错真假(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备着北域了。辽东在大多数时候就那么一条辽西走廊,也就是山海关一带,不过因为大汉当下,渤海湾的淤积也没有那么多,山海关这一条路如果遇上雨雪天气,想要进军那简直就是噩梦级别。  

因此辽东主要还是卢龙塞,也就是喜峰口一带的防线。  

对于漠北的防线,建立在沽水,鲍水一带,以古北口为中心。  

古北口,也称为山北口。  

对于渔阳来说,是北面的山口。  

幽州对于太行山一侧的防御,主要是在居庸口一带。  

居庸关也被称之西关,西口。  

最早的时候,居庸关在春秋时期就设有军塞,但是要到明朝的时候才变成了重要的关隘。所以当下居庸口的防御,主要是在其谷口军塞和易京作为支撑。  

而同样的,通过这一条线路,也可以侵袭到太行山的另外一侧…  

赵云盯着图舆,思索了很久。  

辛毗在一旁站着,静静地等待。  

这里肯定有一个陷阱…待骑兵长驱之后,便是左右一合…  

赵云忽然伸手,在图舆上的某处,用手比划了一下。  

其实渔阳的防御体系,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燕赵之国,就经常面临匈奴侵扰,到了秦汉之后,渔阳周边就成为了防御匈奴的一条重要的边防线,由上古郡,渔阳郡,右北平郡构建起来的防御体系,抵御从军都山南下的胡人。  

因此在渔阳周边,有从春秋之时留下的防御工事,也有秦汉后来增加的军事机构,这些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防御架构,共同组建出了一个庞大且繁复的防线体系。  

山北口?辛毗问道。  

嗯,山北口。赵云在图舆上点了点,如此重要一个关口,竟然只有驻兵一千?呵呵…  

古北口之处,渔阳城周边,有高岭寨,有老石城,有新城,还有几个军事节点,都有军塞或是小城防御,构建出一个前后有纵深,左右有限制的口袋…  

也就是一个以古北口为口袋口,以渔阳为口袋底的一个包围圈。  

从西周开始,延至春秋战国,便有在古北口筑墩设防。汉武帝刘彻时为防北部匈奴入侵扰边,命守军在古北口开始筑城布兵,使古北口成了汉与匈奴屡次交战的必争之地。  

在古北口之北,有燕长城,但是因为燕长城在西汉之后,就甚少修葺,导致多有毁坏。  

而夏侯尚所驻扎的沽水前锋营,就是在古北口。  

因此夏侯尚对于古北口的布防较为熟悉。  

赵云的目光,又延伸到了其他的方向,但是很快又转了回来。  

因为确实只有古北口这一条路是比较合适的。  

古北口东面,有喜峰口,也就是卢龙塞,或者叫做松亭关,但是这个通道对于赵云等人来说,太远了。而且卢龙塞一直以来都是汉代重要的军塞,防御体系和设施都很完备,并不是很好打。  

另外一个方向,往西也是要绕过燕山,才能走居庸口。  

居庸口的军塞,当然比不上卢龙塞,可不论是翻燕山的难度,还是绕走的距离都是一个不小的麻烦,而且居庸口的地形,比古北口还要更加的险峻,两山之间悬崖峭壁,稍有不慎就会被堵在山谷之中。  

赵云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既然是不辩真假,又是时间紧迫…若是以一人之言,便是令千军趋险,甚为不智。此事可速报主公,建议是以此图舆多查探,待时机成熟再行进军。  

有什么理由一定要这个时候进军?  

既然知道是口袋,为什么一定要往里面钻?  

因为夏侯尚的小妾死了么?  

此外,赵云说道,夏侯所言,沽水之地出现了胡人…这些胡人从何而来?莫非是北漠之中又有变故了?儁乂之处可有什么消息?  

辛毗摇头,然后微微皱眉,都护,之前…似乎巡察北面军塞之时,也有遇到些漠北杂胡…莫非就是这些胡人?  

赵云点头,给儁乂传令,速速查探来报!  

对手确实是以曹军为主,但是周边的变化也不能轻视!  

赵云的天性,谨慎的习惯,在此时此刻展现无遗…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