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2935章玉阶生白露,子贡有遗风

第2935章玉阶生白露,子贡有遗风(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规矩。张世平依旧低着头说道,小民是行走于荒野之中,穿行于草莽之间,知晓这世间之人,多数都是趋利避害…使君行霹雳手段,原也无可厚非,可是…不如效仿骠骑之法,也用些春风化雨之法,有奖有罚,方为规矩。  

噫…庞山民不由得思索起来。  

在封建王朝之中,上位者是甚少去奖励下层的人的,因为在很多上位者的观念当中,给出的权柄就已经是最大的奖励了,可问题是权柄能给几个人?而且权柄这种东西真的就是上位者给的么?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任何的下层百姓,光有一个权柄难道就能凭空左口袋变到右口袋,然后就能莫名其妙出现一大堆的物资用不完?  

所有的财富,都是下层民众创造出来的,上层官吏都是食税者。但是因为上层官吏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他们自然而然的会用各种手段保护他们的地位和利益。  

罚多而奖寡,就是封建王朝的特点,似乎多给下层百姓一点奖励,就像是要挖掉上层官吏的一块肉。在这些官吏嘴里,下层百姓似乎永远都是刁民贱民,而人性原本最为普通的道理,不管是什么阶层都会有好有坏,似乎在这些官吏眼中就可以视而不见。  

庞山民看了看张世平,再低头看了看那张子路布,沉吟许久,方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有道理,不过…这世上多的就是沽名钓誉之辈…  

张世平拱手说道:即便是沽名钓誉,也至少表面上做了好事,得到了一个好的结果…便如子路之牛…若是送来的牛多了,农耕不就省力了么?  

庞山民沉吟着,半响不说话。道理他不是不懂,但是作为宛城太守,他的屁股自然是和张世平的位置不一样。虽然庞山民之前也在鹿山脚下种过田,但是那个时候他种田更多的是消遣,就像是在终南山上的隐士一样,不是真的以种田为生的,所以庞山民也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基层百姓。  

张世平看了看庞山民,便是继续说道:使君,这宛城…身处大汉南北东西之中,天生就有各种便利,商贾往来…这商贾买卖,最是趋利…  

嗯…庞山民目光落在了桌案上的子路布上,沉思良久,最终点了点头说道,有理。既然你献此策,必然有所思量,不如直言。  

张世平再拜,然后说道:可效仿长安商会,组建宛城商会,以商会统御商贾,制定行业规矩,使得善者得其奖,恶者受其罚,自然会比当下各行其是,不知规矩要更好些…  

商会,有实名做实事的,也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宛城商会么,不好说是后一种,但也没做多少事情。  

庞山民盯着张世平,忽然笑了笑,你手下可是有奸细?  

张世平离席跪倒,不敢有瞒使君…确实有。草民身份卑微,也无力拒绝…城中商贾,大多数都是如此,故而草民方知晓这规矩之重要,若是使君可以立此宛城商规,自然可以收拢这如今大汉流浪四方之商贾…  

张世平深深的低下头去,草民流于四方,深知商贾行于野,不如一条狗…宛城若是有失,所痛者也绝非使君一人,亦有如草民一般,希望能在宛城安家,不再是流浪于野的商贾啊…  

大汉不缺人的。  

或者说,在小农经济体制下,人口永远都是过剩的,毕竟家中田亩就是那么多,能养活多少人?  

因此华夏的封建社会,就必然会维持一定量的失业者,并以此来形成无形的内卷,逼迫下层劳动者不得不接受更低贱的回报,并且也没有多余的气力和时间抬头远眺。  

商贾就是在小农经济当中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得不到山东传统士族豪强的认可,在这些山东士族眼中,商贾就是他们养的狗,顺心的时候赏口饭,不顺心的时候直接打杀,再换一条狗就是。  

因此张世平之言,可谓是字字血泪。  

当政府官吏光拿钱不干活,不制定原本应该是政府来制定的法规,或是连其自身都不守规矩的时候,自然就有地下其他方面进行规则的补充,而这种补充往往是混沌的,无序的,甚至是阻碍了正常发展。  

庞山民沉吟良久,最终点头同意。他或许只是因为感觉张世平的建议能更好的管理宛城的商人,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宛城也在此刻从一个农业城市,似乎也是多年的水到渠成,开始走向了偏重商业的都市路线…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