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2175章说和做

第2175章说和做(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大妙啊…  

车辆人马混杂,难免夹带,甚至有可能在车辆之中有夹层藏人,而被这艾草一熏,鲜有人可以忍住不咳嗽的,也就自然暴露了…  

其实曹真是想差了,因为斐潜设立这样的规则,最重要的原因不是为了检查夹带,而是为了防疫防虫。艾草熏烤之下,不管是蚊虫还是跳蚤,都是无法继续附着在车辆牛马上进入关中,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关中感染瘟疫的可能性。  

至于水检,也就是用石灰水硝石水洗澡,用意也是如此。  

毕竟从荆襄而来的流民,身上多少都有一些寄生虫,如果不能在入关之前检查出来,等到入关扩散之后,自然就难以控制。武关、函谷等关专门有医者坐镇,但凡入关之人,一看就有疾病的,哪怕是头疼脑热,都会被拦下,以免将传染病带入关中京畿之地。  

而这一切,在后世看起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简陋的防疫过关检测手段,在斐潜这里却成为了文明和先进的象征…  

同时,在这样的举措之下,使得进入武关的人,都不由得的生出了一种约束感。这种约束感会一直持续,使得这些人下意识的更会接受在关中的其他一些卫生条例,相关律法。  

曹真也有一点这样的感觉,但是他更多的是期待。  

关中,是当年秦国的心腹之地,雍州之地,崤函之固,亦是八百里沃土,而现在成为了骠骑将军的富庶之地,丰硕之土,是当下大汉的繁华之地…  

不知在那里,曹真他又将看到怎样的奇景?  

就在曹真准备入关的时候,有一群人在长安西门之外的一处庄园之中汇集。  

庄园依山傍水,倒也风光秀丽,在山下有一池塘,承接着从山上而下的泉水,清澈可人,池塘之中,有一块奇石,虽说在水中,可生的四四方方,嶙峋风骨。  

故而此庄又被称之为方石小院。  

此处小院,一般人都别想着靠近,老远就有私人家丁护卫,驱逐一般百姓,而能进入到此地之中的,便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了。  

奇石小院之中,倒是布置得十分文雅,就连侍奉的下人,都能说上几句经文。当然如果说把这个奇石小院当成一般的文学聚会之所,那就错了…  

就像是张时曾言,若至此院,仅论经书,便谬之矣…  

那么不论经书,又是论一些什么呢?  

在大堂之内,张时居于中间,高举双手,挥舞拳头,愤愤而道:此乃党争!庞令君枉顾骠骑之恩,胆大妄为!祸害同僚,陷构罪名,大肆收捕,搅乱地方!真乃恶极之举是也!  

有时候,并非是人不知道好坏,也不是不清楚厉害关系,可依旧是会去做。  

就像是不走人行天桥非要翻越护栏。  

之前不也是这么走,不也都没有事情么?既然没有事情,那么为什么现在就要规规矩矩的走天桥?  

整体上来说,这一次庞统等人的大动作,对于平民百姓和在野士族来说是相当利好,因为平民发现物价粮价下降了,而在野士族子弟发现平白腾出了不少的坑位…  

所以对于庞统等人的举措,这两个阶层的人自然是举双手赞成,恨不得举五肢表态了。但是对于另外的一些人来说,就不是那么的舒服了。  

受挫最重的,自然就是关中派系。  

这一点毋庸置疑。  

并且正是因为如此,使得庞统等人这一次的举动,似乎看起来充满了党争的味道。  

张时高声呼喝之下便是也引得了不少人的附和,表示张时说得有道理,庞统等人很有可能是借这个机会,排除异己,构陷贤良。  

党争么,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封建王朝统治的一个常见的现象。  

党争这个词,基本上都是贬义的,通常也带有浓厚的血腥味。起初党争还多少留些颜面,越往后的朝代便是越心狠手辣,轻则贬官流放,重则抄家斩首,党首灵魂人物的兴衰,关系到政治利益群体,一荣皆荣,一枯皆枯。  

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有人高声接着张时往下说道,正所谓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如今小人当道,朋而党之,其害之甚也!  

正是!甚是!  

《管子》有云,「群臣比周,则蔽美扬恶」!《楚辞》又曰,「众比周以肩迫兮,贤者远而隐藏」!如今之局,何尝不是如此?!  

一时间人人鼓噪,都有些义愤填膺的感觉。  

朋党的这个党字,其实在古汉语当中写作为黨。  

五百家为黨。黨,长也。一聚之所尊长也。起初的黨字,并没有太多的恶意,只是指亲族众人,相互关照,相互救护,因而便有黨长一说。  

后来和朋勾结到了一处,便带出了贬义来,有人说朋黨二字,便是几个人躲在黑屋子里…  

春秋战国之时,皇权分散。在诸侯国之中,因而即便是有小人比周,朋党营私,但是诸侯争霸,依然要名义上尊重周天子和诸侯君主,诸侯王国里面的贵族,是要靠分封认命的,并不是结党就可以得到爵位,所以统治者还可以有着与生俱来的权威,朋党的危害性并没有太多的体现。  

而到了汉代,经过秦朝大统一,汉朝取而代之,因而周朝的分封制对人们的影响略微衰弱,权利不是来自于贵族血统,而是皇权指派,而汉代又因为本身根子长歪了,外戚干政甚至成为了一种常态,使得外戚、宦官明显的出现了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