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皇帝 > 第九百九十五节 庙算 1

第九百九十五节 庙算 1(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入战争,就已经是极限了。

毕竟,汉,不是秦。

没有秦那么可怕和强大的动员能力。

更不可能复制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国上至八十岁,下至十岁,无分男女老幼,都为战争服务的奇迹。

但,南方的广阔天地,却大有可为。

别的不说,刘彻觉得,在当地征发和训练出一支三十万的作战力量,是可以实现的。

而,这支军队最佳的武器,当然是陌刀了。

毕竟,刘彻可没有时间,也没有人手,去跟李陵那样,为了将五千丹阳兵训练成骑兵,花上六七年的时间。

而陌刀这种简单易学,同时威力巨大的兵种,自然就成了首选了。

同时,将南方的士兵,调来北方,更可以增加南北人民的感情,使国家更加团结。

毕竟,若战争都是北方人在打,而南方人只要负着双手,在旁边看戏。

那么,南方就会被排除在汉室的统治阶级之外。

南北之间的利益和分歧,就会出现断裂甚至裂痕。

所以,这次的羽林卫和虎贲卫扩军,刘彻特意将绝大部分的士卒的来源地,都选择了南方的兵源。

但,南方的士兵,究竟素质如何?究竟能否适应新时代的战争需求?

刘彻心里多多少少是没底的。

毕竟,南方不像北方,尤其是长城的郡国。

在北方,尤其是长城附近的郡县,每年,都会有严格的预备役军事训练甚至大规模的民兵演戏。

而南方,则承平日久。

除了五六年前,吴楚之乱打一仗外,当地已经几十年没有看到硝烟了。

即使吴楚叛乱,也是三月而定。

真正的交战时间,更是不过两个月。

“回禀陛下,一切安好!”义纵在旁边的温泉之中,笑着答道:“此番所遴选之士卒,皆自淮泗郡国之郡兵以及军将世家所选,皆是老于行伍,知道军中规矩和军法的正卒,再加上,陛下关爱,自郡国广选精干之材官为将卒,全军上下,现在训练得当,七月之前,当可成军!”

刘彻听了,这才放下心来。

“如此,朕就放心了!”刘彻站起身来,旁边立刻就有宦官过来,为其穿衣。

穿上木屐,走到一处阁楼,裹着宽松的浴衣,刘彻望着还泡在池子中的义纵,道:“淮泗士卒,卿请给朕严厉督促,不用顾忌朕的面子!”

这也是刘彻另一个不放心的地方。

此番征兵,不仅仅从丹阳、下邳等地征兵,还从老刘家真正的老巢,丰沛,征召了五百子弟兵。

要知道,丰沛的大爷们,自从刘邦之后,那眼睛都是长在额头上的。

本来,刘彻压根就不想从丰沛征兵。

但奈何丰沛的父老们一听说天子要征兵,就纷纷上书,请求征召自家儿郎。

刘彻也是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征来五百。

“诺!”义纵也爬上案,穿上浴衣,恭身说道:“羽林卫自成军之日起,就以报效陛下,为国羽翼为天职,羽林之中,无有情面,一切唯才是举,唯贤而用!”

“善!”刘彻抚手赞道:“正该如此!”

义纵的态度,让刘彻终于放心下来。

讲道理的话,其实,现在天下最好的兵源,还是丰沛之地。

毕竟,那是刘氏真正的老巢和大本营。

当地的士大夫贵族以及农民,世世代代,都是刘氏天子的家臣。

这是刘邦规定的: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代代无所与。

当地的百姓士绅,对刘氏的支持度,完全就是的。

但正因为如此,当地的士兵,从太宗以后,就成为了一个老大难。

丰沛出身的士兵,在军队里面,是打也打不得,骂也不骂不得。

统统都是滚刀肉。

你敢处罚他们?

他们能直接把官司,一路打到廷尉,打到五官中郎将,甚至皇帝面前。

刘彻一直就担心,这些大爷进了羽林卫和虎贲卫,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家臣,不把军法和军纪放在眼里。

到最后,搞得他这个皇帝都没法子做人。

现在看来,丰沛的子弟兵,还是挺守规矩的嘛!

将陌刀新兵们的事情放到一边,刘彻看着义纵,问道:“以卿之见,河套之战,最佳的进攻时间是?”

这也是刘彻最近在头疼的一个问题。

对中国来说,假如可以选择的话。

那么,战争最好在八月以后,三月以前。

这样,可以避免伤农,更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国家的力量和资源。

但问题是,匈奴人又不傻。

鬼都知道,秋收以后,汉军就精力旺盛的跟上房揭瓦的小孩一样。

肯定会在秋收以后,加强戒备。

而且,匈奴人的习惯,也是春夏在幕北和西方的草原放牧,而在秋冬回到南方过冬。

秋冬开战的话,匈奴人的力量会更强,而且准备也更充足。

所以,历史上,霍去病卫青最初出塞,都是选择了夏天这个匈奴部族远离幕南的时机。

但问题是,这样做,对社会经济的伤害很大。

几十万民夫,脱离了生产,投入战争。

北方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刘彻因此广泛的征集了将军列侯们的意见。

但,大家所持的观点,却又都互相矛盾。

这让刘彻举棋不定。

毕竟,他只是一个没上过战场,宅在未央宫的宅男罢了。

对军队和战争的认知,他是通过大臣的报告,以及书上的记载来获取。

没办法,刘彻只好进一步的征求更多的人的意见。

义纵闻言,先是一愣,然后拜道:“回禀陛下,臣以为……”

他咬了咬牙齿,抬头看着刘彻,说道:“明年冬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