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皇帝 > 第两百七十节 收编

第两百七十节 收编(4/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储备的巨大的财力物力,瞬间完成对长安物价的调控。

这就导致了,大部分的关中商人,其实正常盈利手段少的可怜。

想跟关东一样,通过囤积商品,制造物价的拨动,根本不行。

就以陈当时掌握的直市为例,柳条的编织品要是太贵的话,少府闻到血腥味,立刻就能投放数万甚至十数万的编织品。

分分钟就能把商人们的图谋搞破产。

所以,想赚钱,就得买通官府,让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即使如此,还不能做的太过了。

于是,长安的商人,大多数都开始经营子钱买卖了。

通过放高利贷来获取高额利润。

而想放高利贷,没有官府背景,没有一个厚实的大腿,怎么能保证一定能收回本息?

因而,所有的关中商人的上位与衰落,几乎都是同样的原因。

他们的大腿在政治上的起伏,关系着他们的风光和地位。

有那个大腿能比现在的太子,将来的天子还要粗的?

最起码,陈当时找不到第二个这么粗这么大的大腿了!

于是,刘彻话音刚落,陈当时立刻就高兴的拜道:“开凿褒斜道?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情!关中与蜀郡百姓,期盼许久了!小民听闻此事,真是激动万分,一时失态,恳请殿下赎罪!”

刘彻微笑着看过去。满脸亲切的道:“孤也与先生同样高兴!”

“对了,敢问先生名讳?”刘彻笑着问道,对于第一个跳出来的人,刘彻还是觉得有必要给些奖赏的。

“小民贱名不足入殿下之耳,倘若殿下不嫌污秽……”陈当时特别高兴的叩首,能得到太子的关注,对他来说,就等于是一个成功的开始了:“小民直市擅权陈当时拜见殿下!”

“陈当时……嗯,不错……”刘彻赞赏的道:“果然是一表人才!”

有了陈当时当出头鸟,又得了太子夸奖。

其他八十三人立刻就开始分化,动摇了。

在关中,所有人都知道,抱紧大腿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大腿的庇护,什么生意都没法做!

特别是刘彻手下除了直市之外,另外三市的擅权。

他们知道,他们要是不出来表态的话,掌握着市集大权的太子,绝对能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灭顶之灾。

刘氏的人,可都是记仇的啊!

事到如今,也由不得他们不动摇了。

于是,又有人出列拜道:“小民槐市擅权田甲也同样欢喜!”

刘彻不由得多关注了一眼,实在是这个田甲可是田氏的分支族人,此番他的出首是代表田氏表态还是他个人的决定呢?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田氏的族人都站出来表态了。

那么,其他家族想必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毕竟,人都是从众的。

别人都站出来了,你不站出来,那你就是异类,活该被打死!

况且,大部分擅权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跟他们背后的家族的利益未必一致。

而且,他们都是聪明人。

很清楚,他们能得到背后家族的看重,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是擅权,假如没有了擅权的名义,呵呵,恐怕就要重新变成奴才,人人驱使了。

反之,只要有擅权的名头在,即使背后的家族再怎么恼怒,也拿他们没辙!

这就是根本的区别。

于是,田甲一动,不管愿不愿意接受褒斜道开凿的事实,他们也必须接受,同时还得满心欢喜!

所有的人全部跪下来,齐齐道:“小民等亦是如此!”

刘彻看着满意的点点头。

但这对刘彻来说,这是第一步,将这些擅权绑上他的战车的第一步。

但刘彻很清楚,这一步踏出,这些擅权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跟他们背后的家族,产生了裂痕。

刘彻现在要做的就是趁热打铁,让这裂痕大到无法修补,让这些擅权与各自的家族什么的再也无法密切合作。

于是刘彻挥挥手道:“这事情,当然值得高兴了,关中与蜀郡百姓可是期盼了数十年呢!待孤禀报父皇之后,应该会在一两年内动工!”

今年跟明年,肯定是只能进行先期测绘和勘探工作,同时进行一些前期准备。

加上平定吴楚之乱,民间也要修养,所以,最快也要后年才能开始第一期工程。

像开凿褒斜道这样庞大和困难的工程,没有三五年,休想完工!

而且,刘彻原本也没有预计到这个事情。

在他的计划中,本来是想借着白纸来拉拢这些擅权或者他们的家族。

但,现在既然有机会能彻底的将这些擅权绑上刘彻的战车,那么,他们背后的家族想什么,那刘彻就懒得去管了。

刘彻继续道:“今日召诸位前来,是有一件事情,想跟诸位商量的……”

“诸位执掌关中物价,身负平贾之责!”刘彻说着拱手对着未央宫的方向躬身道:“孤奉父皇旨意,否则督办今年秋收粮食保护价之责,因此,希望诸位能鼎力支持,将粮价稳定在朝廷和天子希望的价格上!”

刘彻这话一出,许多擅权都是心里一颤。

他们知道,戏肉来了!

事实上,他们这次来,当然也清楚是什么事情。

太子主持粮价执行保护价政策的事情,几个月前,整个关中就都知道了。

但是……

倘若要是按照太子的办法来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整个关中的商业生态圈都会受到影响。

想想看,他们背后的家族靠的就是在丰收的时候压低粮食价格,用低价收粮,在三四五六七八月等青黄不接之时,以高价卖出。

这差价什么的,倒是其次。

关键是,假如不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