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二百零六章 这是亲家的态度

第二百零六章 这是亲家的态度(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不住水,都往外流。  

老罗叔听着雨声,也打开了门,看着满院的雨水,说道:  

“这雨下下来,还怪清爽的。”  

是啊,挺清爽的。  

后世倒是很少再有黄风了,但每年四月底都会有几场大风。那时候几乎不种粮食了,全种。这个季节是刚种下去,还没出苗的时候。  

风大了,会把薄膜刮掉。薄膜一旦刮乱,那就相当于白种,需要重新补种。  

李龙记得最崩溃的一次,不到十天时间,补种了四次,有内地过来承包土地种的女人坐在地头上哭,因为承包的土地多,还没长苗,就已经赔了一百多万…  

现在没那么大的风,但沙尘暴也让人受不了。  

而且一年也不止一次,好几次。  

雨越下越大,院子里很快就流淌成了河,水溅进了屋里,李龙的鞋子都湿了,他便退回到了屋里。并没有关门,潮湿的气息进了屋子,把原本黄风带来的燥热带走了。  

雨一直下到晚上才慢慢停歇,李龙知道,明天白天也一样啥干不了。  

除非大晴天,不然这雨带来的后遗症需要两三天才能消除。  

因为现在还都是土路,哪怕是院子里也都是黄泥土,所以雨下的透,那么就是一踩一脚泥,这是最烦人的。  

大凡下雨就代表着不能出门。在这个没什么娱乐手段的年代,真的是非常烦人的。出门也没问题,但出门的话,要么穿上胶靴子(雨靴),要么就做好踩着厚厚的一脚泥的准备。  

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好几双鞋的,物资比较缺,虽然不至于一家人就一条裤子那个地步,但一个人最多两双鞋,可能就一双,旧鞋穿的烂的不行了再换双新布鞋。  

第二天天亮,老罗叔这里喂猪,李龙便没过去大哥大嫂那里吃饭,而是在灶台上煮了粥,又切了咸菜,和老罗叔将就着吃了顿早饭。  

一直到下午,太阳露出来,地面才慢慢有了一点点干的迹象。  

第二天早上,地面略微好一些了,李龙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了家里。  

李娟上学去了——学生们上学是不会因为下雨而停的。家里没有孩子的雨衣,也没雨伞,李娟他们上学,顶着的是用尿素袋子做的雨披——就是把尿素袋子一角往里掖,顶到另一个角上,形成一个尖顶的,类似于孝帽子一样的雨披。  

这时候的孩子大都用的这种,所以也没谁笑话谁——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家里多了一个人。  

梁文玉。  

“小龙回来了。”屋子里主要是李青侠和杜春芳在,梁文玉就有点拘谨。  

“嗯,伱啥时候到的?”李龙笑着问着,“这一路走过来不容易吧?”  

“嗯,还行。”梁文玉说道。  

其实李龙已经看到门口放着的胶靴子,上面的泥很厚,梁文玉应该是走小路过来的。  

“我过来请大爷大娘明天到我家里去吃顿饭。”梁文玉说,“我爸妈听说大爷大娘过来了,就让我过来,看大爷大娘这边…”  

“没事,明天我老爹老娘就过去。”李龙直接做了老爹老娘的主,“到时让我大哥赶马车送过去。”  

梁文玉也有些意外,刚才他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李青侠还推辞,杜春芳更是表示不想过去,不想麻烦亲家。  

梁文玉就有些急,他这算是带着任务过来的,如果完不成任务,回去老爹肯定是要骂的。  

没想到李龙过来就把这事给应下了。而且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李龙应承下来,李青侠和杜春芳还没啥反对的意思。看来也就是让李龙做主了?  

“中午在这里吃饭,我露一手。”李龙笑着说道,“今天蒸米饭,我烧红烧肉,炒个芹菜肉,吃过再回去。”  

“不了不了。”梁文玉站了起来,“我就是说这件事情,家里还有活呢,我先回去了,明天一早就过去啊,小龙你也过来。”  

“我不一定。”李龙摆手,“明天看情况。”  

梁家老大带着礼物过来请人,是有诚意的。那么老爹老娘过去,也是正常。所以李龙替他们答应了。  

但李龙不能算中间人,所以带着老爹老娘过去,应该是李建国的事情,李龙不想掺和。  

把梁文玉送走,不等李青侠问,李龙主动解释:  

“老爹老娘,我大哥大嫂结婚这几年,娟她外爷经常过来送东西送钱,没少照顾这个家,今天听说你们来了,又让大儿子过来请你们,你们该去。”  

“那就去呗。”李青侠其实是无可无不可的,他的注意力还在逮鱼赚钱上,“那今天下午能下网逮鱼不?”  

“那倒是能。但明天卖鱼你是去不了了。”李龙笑着说,“我替你卖鱼去?”  

“行啊。”李青侠倒也没啥,“说起来你这小海子里,鱼真是多,咋就没虾呢?”  

“别说虾了,蜗螺牛、青蛙、蚌壳子都没有。”  

小海子里除了鱼之外的动物,只有钉螺和癞蛤蟆。一直到十几年后,李龙才看到有第一只杂交青蛙,就是那种身上灰黄色,只是有三条绿线的。当时也出现了草虾,李龙猜测应该是跟着上下游的水库养鱼的鱼苗一起进来的。  

至于田螺出现至少得二十年后了,螃蟹更是将近三十年后有人专门养殖的时候才出现的。而且是在大海子,而不是小海子的。  

李龙还是挺佩服这个螃蟹的。那养殖户第一年养,螃蟹咬破网笼逃出来,散的满海子都是。附近的村子里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