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八百八十二章 董志超不甘心,能超维不?

第八百八十二章 董志超不甘心,能超维不?(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毕竟这也算一举两得,既养了雁鹅,又带动了农户的庭院经济——每年十多万只雁鹅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效果达到了就行了。  

后来这种模式在四小队也有。上面是以合作社的形式养鸡,每个农户发四十只半大的母鸡,合作社给回收鸡蛋,每个鸡蛋一块钱——但是不能拿外面的鸡蛋来冒充。  

不过得交一千块钱压金,这个就比较讨厌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至少自家吃的鸡蛋有了,毕竟养殖场的鸡蛋和农户自己家的鸡蛋完全不一样。  

还闹出笑话,有人生病,四小队的人去看望,临时在医院边上超市里,想着买土鸡蛋吧,有营养,结果买到发现,鸡蛋上贴的标咋那么熟悉呢?这不就是自家产的鸡蛋吗?  

嘿!卖给合作社一个鸡蛋一块,自己买回来一个鸡蛋三块,亏大了!  

话说回来,如果李龙是董志超的话,大气一点儿,就在炒货厂所在的县市找种植打瓜籽的农户,签订合同,给人家无偿提供机子,然后加工出来的打瓜籽自己全部收就完了。  

价格提一提,瓜农肯定愿意加工的。只不过一来董志超不知道这打瓜籽是怎么弄平的,二来他也没这个思维——白送给瓜农机子?怎么可能?  

让利也不是这么让的!  

董志超也没办法,他和白兰兰在附近几个县城转了转,都没能找到平口的打瓜籽,本身去年北疆打瓜籽的种植面积就少,今年倒是多,但眼下明显还没到收购季。  

就只能回去再想办法了。白兰兰想劝董志超秋天早点过来,明显如果今年秋天不过来的话,炒货厂所能占据的市场就必然会被白修名所在的食品公司给侵占掉。  

这玩意儿没办法双赢,零和博弈,你不进,别人就进了。  

但董志超干了这么多年,一直比较成功,养成了刚愎自用的性格,听不进劝的。  

李龙两世为人,脑海里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他也没主动把这些案例转化成实际行动——除了目前所做的这些,就这些还是一步步被推着起来的。  

那些最多作为回忆,又或者某一时间被逼着没办法了,灵机一动,捞起来能用一下。  

本质上的农民思维,加上没怎么上学,眼界虽然比现在的人宽一些,但也有限。  

送走董志超之后,李龙继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麦季终于开始了,居民区外,大片大片金灿灿的麦田里,已经开镰了。  

四小队今年至少有八台拖拉机带着收割机奔向四面八方,开始收割着大片的麦地。  

把视野再放大,北面的兵团连队,南面的靠山村庄,西边石城,东面一直延伸到乌城周边,小四轮拖拉机带着收割机将一片片的麦子割倒,整整齐齐的码好。  

而这些土地的主人们则戴着草帽或头巾,用稻草绳或苇腰子把麦子捆起来,后面有马车驴车或小四轮拖拉机过来,有人抒麦捆子挑着装车,然后运到麦场上各家堆成大堆,轮流开始打场。  

这时候到农村里去,就能看到麦场上拖拉机轰隆隆打场的场景,或者扬场的那种场景。  

而不少卖冰棍的这时候就会去各麦场转悠——打场扬场也是很辛苦的活,必须得在有大太阳的情况下,还必须得有风,这样的情况,要么吃瓜,要瓜吃冰棍。  

西瓜还没大面积下来,冰棍也不错。往往这时候打场的人,买冰棍一买都是十几根几十根。到这个时候,几毛钱是舍得花的。  

卖冰棍的尤其喜欢去四小队。虽然距离远吧,但这边的人是真大方有钱,在四小队三个居民点七八个麦场转完,一箱子冰棍也就基本上空了。  

麦子割下开始打场的时候,李龙回了一趟四小队。  

老爹老娘,加上大嫂都在麦场上。对门的陆家也在。今年麦场的主力就是老人和女人——李建国和陆英明都是先把自家的麦子割了拉回到麦场上之后,就出去割麦了。  

李龙的拖拉机在大哥这里放着,李青侠和陆家的铁头轮流开着这拖拉机拉着铁滚子打场——之所以做铁滚子,是因为四小队方圆几十公里,除了到南山,是找不到石头做石头滚子的。  

当然还有就是这里习惯了就地取材,既然搞不到石滚子,那就弄铁的。  

没见过,只能说明世情不同。  

李龙要过来帮着打场扬场,被李家人赶走了。各家上麦场干活,人都是差不多,一家两三个人,凑一起打场挑草啥的。  

李龙一来好些年没干过这活了,手法生,二来李家上场有三个人了,别看杜春芳平时不怎么干活,但挑个麦草啥的还没成问题。她扬不了麦子,但打个落也是没问题的——  

扬场打落,就是麦子被从麦穗里压出来,堆成堆之后,需要借有风的时候,把麦子壳扬掉,扬的过程中,麦子落下,麦子壳,也就是麦尾子被风吹到一边。  

这时候通常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扬,一个人拿着芨芨草大扫把在边上等着,落下后,扬场的人钞一钞麦粒子准备往起来的扬的时候,打落的人就得赶紧轻轻扫一扫落下的麦粒上面,把那些没扬走的麦粒子、麦杂头和一些杂质石子什么的扫走。  

这个扫的劲不能太大,得轻轻浮在麦堆上。扫太轻也不行,杂质扫不走,扫太重更不行,把扬好的麦粒子扫走了,粮食就有损失了。  

当然扫走的麦尾子麦杂头还会二次扬场,再次筛选。  

这时候芨芨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