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109章 全家避宴,师徒聚首

第1109章 全家避宴,师徒聚首(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只不过这次方言说的更加详细一些。  

并且连带着自己的分析也讲述了。  

廖主任听到后点了点头,对着“那个黄启明教授确实是和英国的药物公司有些经济上的瓜葛,你这个叔外公我们没有明确的证据,不过既然他们是朋友,当然也有理由怀疑他。”  

廖主任对着“现目前他还没有做出什么过分的事,你也不用反应太激烈。”  

“接下来我会安排我们的人在英国那边调查,想办法搞清楚他和黄启明还有英国医药公司的事儿。”  

方言点了点头:  

“明白…”  

说罢他问道:  

“那我需要同意他的邀请吗?”  

廖主任说道:  

“既然他的理由正当,还请了这么多人,当然可以同意他的邀请了。”  

“你在有防备的情况下,在咱们首都他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方言点头:  

“那我记住了。”  

然后他又对着廖主任补充道:  

“不过今天晚上的家庭聚餐,我肯定是没空去了,今天我和老胡约好了要去机场接我师父,而且我家里的人也决定好了,他们知道后也不太想掺和进来。”  

廖主任说道:  

“这个也算是你们的家事,尽量做软处理,不要损害到你自己的形象就行。”  

“就算是要拒绝也得有理有据的,不能让他抓到把柄,借着机会宣扬炒作。”  

方言点头:  

“我知道,打太极嘛。”  

廖主任一怔,旋即笑道:  

“哈哈,你这个说法很形象。”  

这事儿聊完过后,接下来就是方言他们下午的总结时间了,首先就是方言讲述今天中午的侨商医案。  

院长先一步离开了。  

廖主任好像下午没事儿,他居然在这里没走,就坐在下面听了起来。  

方言也就权当是汇报工作了,把挑选的两个能说的医案全都说了。  

廖主任听了过后也是相当满意,后面其他人的提问环节,他就没有参与了,和方言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离开了。  

等到廖主任一走,顿时会议室的气氛就热烈了起来。  

大家憋了一肚子的问题,顿时都问了出来。  

就比如李正吉就问道:  

“这颈部人迎脉如何替代寸关尺?能分享一下不?”  

他感兴趣的都是这些高端的,其他的倒是没那么想知道,毕竟他自己想也能够想通。  

这些都是自己以后的班底,  

“当然没问题了!”  

然后就把这里面的技巧和方法都告诉了他们。  

结果知道过后,大家就麻爪了,至少是大部分人都麻爪了,这个手段的对医生感知能力要求太高了,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可以,只有少部分人本来的脉诊术就比较强,所以听到方言说了之后立马就已经找到使用的感觉了。  

这时候班上因为这么个诊脉术,再次拉开了一个巨大的差距,要么就是会,要么就是不会,完全没有中间的人。  

接下来还有人询问,关于虚不受补的临界点,可以不可以让免疫抑制药(环磷酰胺)与中药联用?  

当然人们其实最好奇的事儿,是方言对何佑的急救。  

他们可都听到外边的患者说了,说是几针下去人救活过来了,简直就像是本来已经死了硬是被方言救火过来似的。  

这事儿其实也能说,于是问了问题过后,方言又在上面把何佑抢救的过程和所有人分享了一遍。  

等到四点过的时候,老胡就来了。  

“不好意思同学们,我今天要提前收工,五点得准时到机场去接人。”方言对这种人抱拳道。  

其他人当然也是没有意见了,方言讲了这么多,他们也需要时间消化一下。  

方言和众人告别后,就和老胡下楼来到停车场。  

“开一辆?还是一人开一辆?”老胡对着方言问道。  

“你和老崔一辆,我开一辆,指不定个待会儿还有其他人要搭便车的。”  

老胡点头:  

“那成!走吧!”  

接着两人都上了车,然后发动汽车出了协和,朝着首都机场而去。  

此时六月底,下午四点过的太阳,还是有点厉害的,方言车里面的被晒的滚烫,等到车开起来过后,他就打开了车窗。  

等到风灌了进来,这才感觉凉爽了不少。  

逐渐出了主城区,和上次一样没啥大变化,外边还是连片的农田,绿油油的玉米地一直铺到地平线。  

不远还能能看到几栋正在施工的红砖楼,脚手架上挂着“抓革命,促生产”的红色横幅,工人们戴着柳条帽,用滑轮组吊装传递着水泥预制板。  

也不知道是生产队的任务,还是这边搞投资的侨商在这里投资建设的厂房。  

这段时间回来投资的人明显变多了,一些干道上已经开始铺柏油路了。  

明显是为了修好厂以后运输更加方便。  

要想富先修路嘛,虽然这话是1982年,时任四川眉山书记、县长的徐启斌在眉山公路改造拓宽项目上首次提出的口号,但是这个道理大家早就知道了。  

一辆驮着煤气罐的三轮摩托车鸣着喇叭驶过,车斗里的煤气罐印着“燕京煤气公司”的红漆字,引得方言回头看了好几眼。  

送煤气的现在都送到乡下来了?他心里想着。  

突然想到这边应该还有厂,一下也就反应过来,这到处投资建设的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