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衣冠不南渡 > 第123章 一视同仁

第123章 一视同仁(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在正常的宴会之后,朱应终于说起了正题。  

“陛下派我前来,主要是要告知四方,大魏已大一统,各国都要前往朝贡,接受大魏之册封,行大魏之历法”  

朱应说起这番话很是熟练。  

毕竟,原先孙权派他就是去做这个的。  

而范寻听着也很熟悉,毕竟他们也经历过一次了。  

双方的会谈非常的成功,对范寻来说,这压根就不是什么大事。  

甚至还能算得上是好事。  

因为每次朝贡的时候,对方是一定会给与赏赐的,而这些赏赐往往都是他们所最缺乏的东西。  

另外,还能得到中原政权的庇护,这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难得的。  

范寻很希望自己能跟大魏皇帝搭上线,因为先前的扶南国经历太多次的政变,倘若能跟大魏相处好,得到大魏皇帝的认可,那国内若是发生动乱,还能跟大魏寻求支援。  

听着朱应讲述着皇帝的仁德,范寻当即决定派遣自己的儿子前往洛阳,代替自己去朝见皇帝。  

同时,他对这位传闻里的年轻天子也是有了无限的幻想,这到底是个何等强大的人啊。  

在商谈好了这些事情后,结束了宴会,范寻单独留下了朱应。  

他的脸上满是笑容。  

“朱公啊,我实在是仰慕当下的大魏天子。”  

“不知能否为我讲一讲,当今这位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朱应明显也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类的询问,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了起来。  

“当今这位天子,为人仁义,聪慧,公正”  

洛阳,太极殿内。  

“陛下该您了。”  

司马炎傻笑着站在一旁,场上是两個人正在对弈。  

一人是曹髦,而另外一人,则是陆抗。  

曹髦清了清嗓子,随即问道:“真的有那么多人前往汲郡吗?”  

陆抗抬起头来,笑着说道:“半个中原的名士都过去了。”  

“最先是东平王对外说,汲郡有很多古籍,这引发了很多名士前往当地,结果,当地人为了能向名士卖点东西,四处毁墓咳咳。”  

陆抗也不好继续往下明说了。  

毕竟,盗墓这件事其实罪名还挺大的,但是在大魏吧,大魏自有国情在此!!  

在大魏说盗墓反正是挺尴尬的,毕竟是吧,对吧。  

当然,后人说曹魏有专门负责盗墓的官职,这就有点过分了,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合法政权,怎么可能会为了盗墓而设立官职呢?  

曹魏不否认自己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并没有,或者说至少在明面或者律法层面上,是没有设立官职去盗墓的。  

而且这历史也只局限在刚刚起家的时候,缺乏军饷,什么都没有,只能去墓里挖黄金了。  

无论是魏律还是晋律,盗墓都是非常严重的罪行。  

最严重可以判处弃市,也就是当街砍头。  

曹髦皱起了眉头,“这就是地方官员们的失职了岂能让民间大肆的毁墓呢?”  

“可以下令去制止!”  

陆抗点着头,又继续说道:“结果,还真的就发现了大量的古书。”  

“也不知是谁人拿出来的,反正诸多名士们都得到了大量的古籍,据说,这些古籍是来自魏襄王墓。”  

“所找到的这些史书,乃是当时晋国,魏国的史官所编著的。”  

“还不知道详细的情况,但是名士们已经开始疯狂的争夺,天下士人的目光基本都在那边了”  

曹髦抿了抿嘴。  

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一句话,竟让竹书纪年提前二十多年出土了。  

在得知汲郡出土了大量的古籍时,曹髦还有些惊愕,得知这些都是过去的史书时,曹髦有些恍惚,而听到有拿到古籍的名士上奏让自己烧毁这些书籍的时候,曹髦就知道他们挖出来的是什么了。  

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竹书纪年,这是一本引起了数千年史学争端的神书,同时也是被伪造了多次的伪书。  

当然,并非是说如今挖出来的这些书籍是假的,而是说,后来人所看到的竹书纪年是假的,为明人伪书。  

但就是如今所出土的书籍,真实性依旧是有待商榷。  

至于这本书的影响为什么会这么大,是因为里头记载了很多东西,这本书可以说是所有历史阴谋论者最大的支柱了。  

这本书在当下的人看来,是属于那种价值观有着极大问题的书籍。  

价值导向完成错误,例如这本书上记载了,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7年后,太甲潜回杀掉篡位的伊尹,并改立伊尹的儿子伊陟和伊奋继承伊家历史上的一个个贤王都变成了屠夫,禅让变成了杀戮,有正面评价的基本都被辱骂,有负面评价的基本都被夸赞当然,这对曹髦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若是在两汉时期出土,那可能会导致大问题,但是在此刻嘛,只会在学术上引起争议而已,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并不大。  

83最新地址曹髦准备派遣官员去收集那些竹简,并且进行整理。  

毕竟上头的文字还需要翻译,内容还需要整理。  

反正天下天下的士人都在关注这件事。  

陆抗再次提醒道:“陛下,该您”  

曹髦忽然又开口说道:“这件事定然会引起很大的争议,朕已经派人去收集整理了。”  

“不过,朕还是更在意东平王那里的成果。”  

“东平王确实很擅长炼石头,只是这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