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衣冠不南渡 > 第192章 致大一统

第192章 致大一统(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儿孙曹髦,今破贼安邦,天下一统,特来祭告先祖!!”  

祭祀的时日终于到来。  

这是曹髦上位以来所进行的最大的一次祭祀了。  

群臣们浩浩荡荡的站在庙外,曹髦独自站在了最前头,在诸多礼仪郎的陪同下,宰杀了牲畜,进行了这次的祭祀大典。  

而刘禅,孙皓等人都是要出来给曹髦站台的。  

他们站在这里,就代表着曹髦已经结束了三国乱世。  

随着曹髦的告知,礼仪郎率领群臣再三叩拜。  

然后就是宣读一系列的祭文,这些祭文都是由国内的大名士们所书写出来的,每一篇拿出来都绝对是难得的精品。  

看得出,裴秀是做了不少的准备,光是这些文章,就能看出裴秀绝对是很早就开始准备这件事了。  

在宣读祭文之后,又有宗室长者出来,向先祖宣告曹髦的政绩,好让先祖对此感到欣慰。  

这位长者正是曹据,按理来说,其实曹宇更适合这个事,但是曹宇远在燕国,年纪又那么大,让他从燕国飞速赶过来,那就是有意谋杀了。  

故而,曹髦让曹据来负责这件事,这位过去曾跟曹髦争过皇位的宗室贤长,此刻却哆嗦着来宣读曹髦的政绩,也不知道他的内心深处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然后就是由刘禅和孙皓出面,两人向曹家先祖请自己过去不识天命的罪行,并且声称已经得知天命在魏,愿意从此一心一意的侍奉大魏天子,再也不敢生出二心来。  

随即,太后也正式露面,她作为长辈表彰了曹髦的贡献,肯定了曹髦的大业,激励曹髦要更加的勤奋,建立更大的功业。  

最后则是由曹髦来负责收尾工作。  

他宣布改元甘露,以兴雅政。  

裴秀的这次祭祀安排的非常周全,没有出现任何的纰漏,从群臣,宗室,乃至那几个“俘虏”的站位,到各类的祭祀用品,礼仪官的朗读等等,都完全符合规矩。  

这并非是很容易的事情,像这样人数超过了千人,并且参与者各個地位不低的活动,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操办好的。  

祭祀仪式结束的时候,曹髦非常的开心,悬在他心头上的一块巨石终于消失,他浑身都轻松了不少。  

在一系列繁琐的仪式之后,曹髦责令群臣往后也不得怠慢,要治理好天下,为王先驱。  

群臣纷纷领命,接受了皇帝的教诲。  

看着心情不错的皇帝,裴秀找准了机会,急忙凑到了他的身边。  

曹髦看着一旁的裴秀,笑着说道:“裴君,你这次的安排很是不错,朕非常的满意!你有心了!哈哈哈,居然让安乐公与归命侯一同念祭文,内容还是那般的你是怎么让他们甘心念出来的?”  

裴秀笑着说道:“只是因为陛下的圣威,孙皓不敢拒绝。”  

“哈哈哈”  

曹髦再次大笑。  

“裴君莫不是有什么事要相求?”  

“不敢!”  

曹髦示意裴秀跟上自己,随即走下了高台。  

裴秀老老实实的跟在了曹髦的身后,低着头,少有的乖巧。  

曹髦忽然开口问道:“是这学校的事情吧,朕废除了文皇帝的政策,导致各地现在都无人可用了,所以你觉得很头疼,想要劝谏朕重新启用文皇帝的政策,是不是?”  

裴秀赶忙严肃的说道:“绝对不是!”  

“陛下行仁政,让天下士人都能参与考核,不再以出身而定,这是有利于天下的大事,臣怎么会反对这件事呢?”  

“哦?”  

曹髦眼带笑意,瞥了一眼裴秀,“那裴君对这件事是很有信心喽?”  

裴秀一愣,他清了清嗓子,“陛下,臣一定会全力做好这件事,只是可能不需要吏部来帮忙,倒是需要户部的相助。”  

“你想通过钱来解决这件事?”  

“正是如此,陛下,只要各地学校内的治学吏的待遇够高,就定然会有人愿意担任,虽然不能说是什么好办法,却也是解决部分问题的”  

曹髦抿了抿嘴,“裴君啊,这天下刚刚平定,哪里都需要钱粮啊,蜀地和吴地的税已经被朕免掉了,而多年的战事,各地都需要钱粮来进行建设。”  

“朕会让户部帮你,但是完全靠钱财粮食来解决,只怕是有些不太容易。”  

“臣也是这么想的,臣还有一个想法”  

裴秀轻声说道:“当今太学里的学子越来越多,若是能让他们前往各地担任治学吏,设立一个期限,太学的学子们想要参与考核就得先做这件事根据他们在当地的表现进行评分,以分优良,陛下以为如何呢?”  

曹髦有些惊讶,这是想要安排实习吗?  

曹髦皱着眉头,“这么做不是不可以,只是各地的情况不同,若是同时前往地方,从洛阳前往南国就需要很长的时日,如此一来,岂不是对远赴的学子们不公了吗?”  

裴秀笑着说道:“只要陛下应允,其余的事情,总是能想办法来解决的。”  

“好,那伱先去拿出个具体的办法,若是可行,朕可以应允!”  

裴秀笑着离开了此处。  

张华在马车边上等待着曹髦,扶着曹髦上车之后,曹髦跟他说起了这件事。  

“华尚书对裴尚书极为不满,不愿意再前往礼部。”  

“我看华尚书,虽然正直,但是完全不懂得变通,尚书台各部若是不能彼此联系,只怕难以成事。”  

张华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