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衣冠不南渡 > 第153章 保他一命

第153章 保他一命(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陛下,那天您说的太玄出于周易,以二为三,是为天,地,人,我以为不同,太玄言九,注九,重九何来以二为三?”  

嵇康坐在曹髦的身边,正视着对方的双眼,就开始了辩论。  

曹髦赶忙低下头,认真的说道:“实在不敢辩论。”  

“这并非是辩论,只是向陛下请教而已!”  

无论曹髦如何推辞,嵇康就是咬住了曹髦不放,非要与他问个清楚。  

司马炎弄来了酒水,众人开始畅饮,一边吃酒一边商谈着经学来,钟会本身也是玄学的代表性人物,面对诸多名士之时,他是愈发的想要表现出自己的才学来。  

不知为何,吕安也是找上了钟会,跟他激情的辩论了起来,吕安的经典学的不是很好,远远不如嵇康和阮籍等人。  

面对钟会,只能是单方面被暴虐,可吕安就是不服,愈败愈勇。  

钟会非但没有生气,却很是开心,拉着吕安就是滔滔不绝的讲述着。  

“陛下,太玄言人为有九等,天有九重!地有九层!族有九属!”  

嵇康大声说着,忽然又降低了声音。  

“臣的才学末等,却愿意为陛下赴死。”  

曹髦眨了眨双眼。  

“叔夜!言九乃是循环,三则是进,两者不同!”  

“朕有书信,请交予卢若令焦伯。”  

嵇康猛地抓住了曹髦的手,严厉的说道:“这有什么不同呢?所谓三进”  

两人的辩论看起来很是焦灼。  

曹髦看到吕安将钟会牵制的死死的,心里大概明白,吕安是知道嵇康与自己要做什么的当然,阮籍也知道,曹髦看向了阮籍,阮籍此刻扯开了身上的衣裳,正挥墨作诗,吸引了其余众人的视线。  

曹髦迟疑了一下,又迅速说道:“吕安可信,吕巽是司马师的密探。”  

说完,他又迅速切入了辩论的模式。  

而嵇康很是震惊。  

吕巽是吕安的兄长,跟嵇康的关系也是很不错,常常聚集在一起,陛下这话是什么意思?吕安可信,他兄长却不可信??司马师的密探??  

嵇康不太相信这句话,陛下如何知道呢?陛下都不曾出过皇宫,都不曾见过此人!  

可是,要操办这样的大事,他却又不得不谨慎,哪怕不相信,也不能不警惕。  

曹髦无法直说太多,趁着众人的目光不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曹髦又迅速交代了几句。  

第一,他希望嵇康不要多做什么事情,也不要跟焦伯多说,只需要将书信偷偷交给对方就好,其余的事情都不要参与。  

第二,他希望嵇康能略微改变自己对司马家的态度,若是钟会等人前来拉拢,可以假意答应。  

最后,自然就是希望嵇康能小心,不要将这些事告知给任何人,千万不要冲动,时刻保持警惕,做事之前可以跟吕安商谈一下。  

曹髦从未想过嵇康能做出点什么事来,这人确实刚,跟自己也是亲戚,可以信任。  

但问题是,嵇康并不擅长做这些事情,不适合委以重任,曹髦目前只想将他当作信使来用。  

作为自己跟宫外势力的联络员。  

真正做事还是得交给焦伯来做。  

当初贾充还在的时候,曹髦被盯的很紧。  

他几乎做不了任何事情,  

书信更是别提,书写的时候身边定有人盯着,他们甚至会计算皇宫内纸张的数量,算清楚之后方才进行焚烧,根本无法往外传递消息。  

可现在钟会却完全不在意这些事情,甚至连焚烧纸张的都是曹髦自己人,这让曹髦终于有机会能指挥外头的势力。  

嵇康将这些事情记在了心里,却是装出了一脸不悦的模样,抱怨着曹髦在经典上的过错,退回到了诸多名士之中,紧接着,王戎笑吟吟的坐在了曹髦的身边。  

这让曹髦有些惊讶。  

在竹林这些哥们里头,最不愿意亲近自己的就是王戎了。  

王戎的父亲王浑官居凉州刺史,跟司马家很是亲近。  

而王戎本人,跟司马家也不算走的远,甚至跟钟会的关系不错,钟会只跟司马昭举荐过两个人,一个是裴楷,一個是王戎。  

历史上对这个人的评价很是复杂,有的说王戎为人大度,跟群臣的关系亲近,有的说王戎度量很小,善妒好怒。  

有的说王戎为人清平,不爱钱财,有的说王戎贪婪吝啬,卖李子都要把果核钻破,生怕别人家也种出李子来这怎么看都不是正常人所能做出来的事情。  

曹髦觉得,若是王戎是一个善妒好怒,吝啬小气,毫无名士风范的人,大概率是无法跟阮籍嵇康钟会这些人当上朋友的。  

就算阮籍和嵇康识人不明,钟会不至于看不出来。  

或许是此人在得势后性格大变,又或许是往后服散服坏了脑袋。  

反正在此刻,他还是一副高雅名士的模样。  

“陛下,我如今也算是与您师出同门了!”  

“我早知大父之才,有心发扬,不成想,竟是让陛下先我一步!”  

看着王戎脸上的笑容,曹髦当即醒悟。  

原来是为了王祥啊。  

王祥的大父叫王仁,王仁有两个儿子,分别是王融和王睿,而王祥是王融的儿子,王戎则是王睿的曾孙。  

虽然已经分了家,可目前的关系还不错,常常相互照应,毕竟都是琅琊王。  

曹髦也表现出了适当的善意。  

“老师大才,王君更是不凡,往后,定当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