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123章 来自华夏的千里眼

第1123章 来自华夏的千里眼(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去金城?”  

常浩南很快反应过来,对方所指的肯定不是金城大学。  

而是金城铀浓缩有限公司。  

虽然这家企业在表面上是一个隶属于原子能工业集团的普通二级单位,但因为其产品过于不普通,因此地位也相对比较超然。  

屈良生或许是担心常浩南误会,赶紧解释道:  

“放心,不是去担任金铀公司的职务,只是在那边的研究团队里挂个名,否则没办法体现常院士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其实像这种原理层面的启发,严格来说算不上真正参与项目。  

毕竟常浩南只是掏出来了一个平衡策略,而且还是在影响系数法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  

具体要如何把策略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仍然需要屈良生的团队来完成。  

以学术研究的标准来说,这种情况最多也就是在文章里面加个引用。  

但大家毕竟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  

拉常浩南“入伙”,除了对他的贡献表示尊重以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给新项目站台。  

毕竟,核能利用,无论是哪种利用方式,总归都是有风险的。  

扩大核电规模这事,也存在一定阻力。  

尤其在基层——  

21世纪初这会儿,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科学有了点概念,但还不多的阶段。  

连本地盖个化工厂都要沸反盈天。  

这时候你说要修核电站。  

那大家肯定是不太愿意的。  

但受制于特殊的区位劣势,华夏的能源安全情况又很不乐观,必须保证供能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这种情况下,上级需要的主要是一个决心。  

而根据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常浩南的名字,哪怕只是个挂名的虚衔,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  

“咱们可得提前说好,我不保证能提供工程执行层面的帮助…”  

常浩南先给对方打了个预防针。  

未来几年之内,他的计划都已经排的满满当当,实在是禁不起太多节外生枝了。  

而屈良生听到这个回答,脸上直接就乐开了花:  

“我知道,除非常院士主动发话,否则肯定不会给您添麻烦…”  

前后不过几分钟的功夫,这称呼都已经变了…  

常浩南则潇洒地摆了摆手,接着把笔记本电脑拽到面前:  

“我们还是看看跟踪滤波的结果吧…”  

“其实我刚才就已经注意到了。”  

屈良生把桌上的笔记本重新揣回口袋:  

“难以想象,摆在我们面前的三个难题,竟然就这么被攻克了一个…”  

在硬件设备和软件算法全都满足要求之后,剩下的工作虽然仍然不少,但就难度而言,已经是随便找几个博士生过来就能解决的了。  

所以,现在说问题被解决,倒也算不得提前开香槟。  

“其实超高速转子方面的研究,我们之前已经进行过很长时间了,如果早知道你们有这方面需求的话,或许都不用等到今天。”  

常浩南的语气中带着些许遗憾。  

离心机耽误的那几年倒还在其次。  

他主要觉得可惜的是,如果能早个两三年知道国内有人在研究柔性转子技术,那么在设计SeA650时就不会那么保守,而如今AE1500的技术水平应该也能更上一层楼。  

“没办法…之前光是听说过常院士的名号,但对于你那边的项目只知道个大概,要不是这次院士评选,工建委把SeA650作为技术合作的典型进行内部宣传,我们恐怕还得蒙在鼓里一段时间…”  

屈良生摇了摇头:  

“咱们这几个系统,虽然名字上都变成了某某集团,但真要说市场化和成果产业化的水平,还是只有你们航空动力集团一家…最多再加上航空工业集团比较拔尖。”  

“说到底,还是咱们的总体实力不够高。”  

常浩南倒是想的通透:  

“你像猎…像SeA650,不说80,至少60,包括最关键的核心部分,都是我们完成研发的,但这块的市场对我们不够认可,就只能以斯奈克玛为主体宣传,最后咱们虽然挣到了一些钱,但到底还是主动融入了别人的产业链。”  

“如果咱们国内的航空制造业有和欧美一样的水平,让我们的成果能第一时间用在自己的航发和飞机身上,产业化效率自然就能上去了…”  

常浩南本来准备用猎鹰8Z来举例,但考虑到这个型号目前正在和国内的军工系统不清不楚,所以还是单拎出发动机来说事会比较稳妥。  

而实际上,在他没有看到的地方,猎鹰8Z与“高明”雷达相结合的消息,却正在不胫而走…  

至于源头,自然是正在满世界求购预警机的阿联酋。  

军事装备的招标和选型,因为涉及到保密问题,多数情况下不可能跟土木佬一样,大家坐在一起把方案拿出来公开对比竞价——  

就算卖方没意见,买方自己也不可能愿意。  

因此,一般都是成立一个选型/招标委员会,再分别对参与评选的各个型号进行测试。  

由于整个过程的封闭程度很高,里面的弯弯绕可就太多了。  

尤其像是印度这种选择余地比较大的国家,招标负责人的油水简直难以估量。  

很多时候,军售之所以会一拖很多年,并不是因为乙方不给力,实在是甲方内部的利益关系不好调和。  

不过,凡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