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113章 实践七号,自主定轨

第1113章 实践七号,自主定轨(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虽然说是稍作休息,但对于这一百多位新晋院士们来说,眼前这场面无异于古时候的金榜题名时,怎么可能真坐得住。  

因此,在陆院士等几位大佬离开去准备后面的颁证环节之后,现场本质上就是进入了自由讨论阶段。  

过去认识的,要趁着这个机会叙叙旧。  

不认识的,以后毕竟也算是同事,总要相互熟悉一下。  

毕竟,哪怕只看第二轮,每一届有机会入选的也有三四百号人。  

除非是一些特别有名的,或者恰好在同一个研究方向的以外,相互之间也不可能全都熟悉。  

很多名字甚至都比较陌生。  

尤其像是常浩南这样,明显差出辈分的。  

照理来说,应该发挥一下主动性。  

毕竟,哪怕从体力上讲,也应该是年轻人多溜达溜达。  

但多数时候都是别人认识他,而他不认识对面…  

于是,短短十几分钟时间里,常浩南的脑子里就多出了大几十号新名字。  

也就是重生之后记忆力比以前好了不少。  

否则这种认人方式基本就是熊瞎子掰苞米,记住新的忘了旧的。  

一直到几个老熟人出现,他才算是得着空闲,能回到座位上休息一会。  

“宋院士,恭喜了!”  

常浩南说着站起身,把走过来的宋闻聪给扶到旁边刚好空出来的位置上坐好。  

后者坐定之后摆了摆手,压低声音说道:  

“我了解自己的情况…今年能这么顺利,还得多亏了你和小杨…”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歼7III定型那会,宋闻聪就已经开始参与科学院的院士评选了。  

但这个型号实在是称不上成功,部队评价也一般,后续更是没了下文。  

那几次评选自然也就没什么指望。  

再往后主持歼10研发的时候,他的年纪就已经比较老了。  

尤其到了中后期,身体条件也很难跟上,很多工作都是副总师杨韦在实际承担。  

至于常浩南…  

除了对歼10本身有所推动以外,他提供的另一份助力其实是成立了航空动力集团。  

由于这个分家之后的“外人”四面开花,甚至反过来开始涉足整机研发业务,威胁实在太大,航空工业系统在01和03年两次评选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团结。  

也是让宋闻聪成功当选的重要原因。  

当然,这些属于内部的家事,不可能公开拿出来讲。  

所以宋闻聪也只是隐晦地提了一句,大家心里清楚就行。  

至于常浩南…  

他从一开始就在通过各种方式淡化系统内部的争端,此时更不可能在这个话题上纠结:  

“不知道…宋院士之后准备往哪个方向继续发展?”  

上一世的宋闻聪,在歼10基本型服役之后就基本进入了退休状态,甚至连歼10S都是杨韦主持开发的。  

但现在既然已经戴了帽子,那就肯定是要继续发挥余热的。  

否则在你身上投入的那些资源岂不是全都打水漂了?  

“我都73岁的老头子了,还谈什么发展…”  

宋闻聪和常浩南的年纪都差了两辈,加上二人之前就算认识,因此前者在私下里倒也不太在乎场面:  

“应该是挂一个集团里的头衔…至于具体工作,肯定是由小杨这一代年轻人带头了…”  

二人随后又聊了一些过去的事情。  

但座谈会现场这个环境,显然不允许宋闻聪长时间“霸占”常浩南这样一位红人。  

很快,便又有人走到二人身边:  

“常院士,祝贺!”  

来人一头浓密的灰白短发,颧骨很高,左右眉毛很有特点地不是一边高。  

年纪看着和宋闻聪相仿,但精力似乎更充沛一些。  

常浩南总觉得自己应该在哪见过此人。  

但一时间确实想不起来了。  

好在对方紧接着就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孟志中,以前是航天八院的,我们之前在航天科技集团一起开过会,就是没说过话…”  

“不过您应该和我们单位的郭立强同志很熟悉…我好几年前就听他提起过您。”  

两三句话,便光速拉近了二人的关系。  

常浩南这个时候也有了点印象。  

孟志中,应该是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总师,也是从东方红一号开始就参与卫星设计的老同志了。  

不过,他只当对方也是来和自己攀谈几句,因此还是以寒暄的浅显方式回答:  

“是…我和郭总在十一号弹和十三号弹两个项目上都有过合作,算是老相识了。”  

郭立强就是当年霹雳11实际负责研发任务的那位副总师。  

后来常浩南开发被动定位技术的时候,又跟他一起在巨大R33弹体的基础上改出了一个对空/对地通用的大型弹。  

目前已经进入试装阶段,和霹雳11/12一起成为了歼10和歼11的主力机载武器之一。  

算是挽救了华夏空军那丰富程度堪称可怜的空对地武器库,也让战斗机飞行员在祖传火箭弹以外终于有了第二个对地科目可以练…  

照理来说,俩人这就算是认识了。  

不过,对方却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  

反而话锋一转:  

“我记得…常总在青鸾一号星座之后,下一步应该是准备在更大的卫星平台上做通信技术验证?”  

听到这个问题,常浩南直接就是一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