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025章 让罗罗看不懂的生产效率

第1025章 让罗罗看不懂的生产效率(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当常浩南在镐发集团的会议室里看到这份样品试制合同时,当即就笑出了声…  

“呃…常总?”  

任炳达却还有些不明所以。  

“没什么。”  

常浩南此时正穿着已经有段时间没上过身的蓝色工装,略带嘲讽之意地摇了摇头:  

“RB211524B4…英国人还真是有够小心的…”  

他说着弹了弹桌面上的一份资料,给对方解释道:  

“这个型号是波音747200,还有L1011200上面的动力,快20年,马上就要被淘汰的老家伙了…怎么可能有什么异型气膜孔需要我们加工?”  

“说白了还是不太信任咱们的水平,担心被空手套白狼拿走有用的技术资料…所以先抛出来一个不那么先进的老家伙探探路。”  

把话挑明之后,任炳达自然是秒懂,赶紧凑过来询问道:  

“那我们…”  

“以不变应万变。”  

常浩南不等他问完,便直接回答道:  

“不管怎么说,英国人都是甲方…实际上是甲方的甲方,而且而且也算是第一次跟咱们搞这么深入的合作,疑心病重一点也正常…”  

“另外,RB211发动机在材料使用方面比较保守,根据罗罗那边提供的资料,虽然跟我们的具体牌号不一样,但涡轮部分总归还是以镍基合金为主,这样一来…”  

俩人说到一半的功夫,外面的走廊中便传来略显杂乱的脚步声。  

很快,一行大约十五六人,出现在了会议室门口。  

“报告!”  

一名身穿和常浩南同款工装的技术人员大声说道。  

“进来吧。”  

常浩南只好暂时中止话题,示意众人按序落座,然后翻开面前的技术资料,准备开始介绍本次样品生产的重点技术环节。  

不过,当他重新抬起头时,却无意中在人群当中瞟到了一个有几分熟悉的面孔。  

常浩南在脑海中搜索一番,很快便找到了一个能够对上号的名字:  

“你是…张振华同志?”  

张振华,早前430厂尚未完全改制为镐飞集团时的技术部部长。  

也是当年常浩南依托涡喷14项目开展精工计划时,430厂派去盛京取经的代表之一。  

他后来也参加了涡扇10项目,并且在部分技术的验证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只不过,随着作为涡扇10技术验证型号的涡扇9A开始测试,张振华不得不离开项目组,回到原单位主持工作。  

从那之后,俩人就没再见过面了。  

一别近四年。  

当年还正值壮年的张振华,此时已是两鬓斑白。  

而考虑到对方的岁数,单纯的时间流逝恐怕不足以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  

显然也是没少为了镐发集团而操心…  

“常总。”  

被常浩南直接叫出名字的张振华站起身,眼神有些躲闪地和前者握了握手:  

“实在惭愧…”  

他脸上的表情有些黯淡:  

“过了这么多年,现在真有一個机会摆在我们镐发集团面前,却还是得麻烦常总您亲自出马带项目…”  

这么多年过去,张振华的头衔仍然是镐发集团技术部部长。  

进步速度确实有些没跟上。  

当然,这也和镐发集团的实际情况有关。  

涡扇9是消化吸收技术、D436更是直接引进总装,NK32短时间内不太容易吃透。  

而自研的涡扇20,此时则还在立项准备阶段…  

总之,相比于隔壁老大哥来说,成绩确实不太亮眼。  

“这有什么…”  

常浩南听罢当即笑了笑,宽慰道:  

“超短激光加工毕竟是我主持开发出来的技术,你们第一次接触,不熟悉不适应很正常。”  

“盛京那边,也是有我带着他们走过一遍程序之后,才逐渐有人开始能独挑大梁的…”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用超短激光取代连续激光,这个思路能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要是技术本身真有那么简单,能让你们一两年就完全熟悉的话,那别的国家岂不是也很快就能赶上?”  

这个角度确实比较清新脱俗,以至于刚才还有点心情低落的张振华听罢愣了好一会。  

然后觉得确实也有几分道理…  

“好了,我们进入正题。”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心态调节归根结底只能靠自己,因此常浩南也没再多说,而是径直起身,来到了小讲台后面:  

“大体情况,我想同志们应该已经知道了,我就不再赘述,总之,RB211524B4的涡轮部分仍然是以镍基合金为主,因此可以直接使用我们之前建设的数据库。”  

他说着打开电脑,一页PPT随之呈现在幕布上:  

“当然,英国人的基材,具体参数跟我们的区别不小,所以还是需要拿对方给我们提供的胚料来进行几轮实验…”  

对于常浩南来说,这个流程基本算是轻车熟路了。  

虽然工作量并不低,但毕竟人力充足,而且还有从606所那边过来的几个有经验的老手。  

唯一的问题反而是设备。  

镐京光机所目前算上原型机,总共生产了四套超短激光加工设备。  

两套量产型都在盛京,另外两套原型机分别在光机所和常浩南的实验室里。  

所以镐发集团手头并没有生产线。  

目前的样品还可以暂时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