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882章 海空军的新装备

第882章 海空军的新装备(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实际上,在思路打开之后,项目的进展情况远远比包括常浩南在内所有人的预期要乐观得多。  

这是由光信号传播的原理决定的。  

光速恒定,宇宙运行的最基本规律之一。  

日常生活中,电信号和光信号基本都可以被认为是“瞬间”传输。  

并且,如果处于完全真空的条件下,电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存在,那么也确实可以与光速等同。  

但要是深究起来,就并不是同一回事了——  

三月下旬,正为了项目而忙得如火如荼的常浩南先后接到了两份邀请。  

按理来说,相互之间应该完全没有影响。  

毕竟从无到有生产一种重型三代机,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  

于是,两边就不约而同地选在了3月25日这天。  

但如今已经是2001年。  

当这个介质是一条单一的铜或银导线时,电信号传播速率大概可以达到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倍光速。  

这也让所有参与研发的技术人员都松了口气。  

俩人也算是老相识了。  

常浩南作为项目的副总师,虽然在研发过程中几乎没正经露过面,但至少参与了立项前的预研和总体方案确定,理所当然地被邀请出席交付仪式。  

至少可以让其它小组按照原计划正常推进项目,并把成果放到样机上进行实机测试。  

然而复杂系统内的导电介质显然不可能只有一条导线。  

张洪飚仍然能绷住表情,但语气中难免透露出些许幸灾乐祸:  

“华夏只有一个你,但咱科工委又不是只有一个副主任,没必要可着我折腾…盛京那边是老怀过去。”  

还不说下半年整出来的那個逆天狠活——  

而仿佛是为了印证这个想法一般。  

内容么…和前一条差不多。  

包括引进生产线,以及合作改进机体结构两部分任务的相关细节。  

唯一的问题是——  

所以,作为航空动力集团的主要领导,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策走向的人,他必须做到一心多用。  

老怀,自然指的是怀国莫。  

然而,就在他已经把日程安排好,准备回复秦飞集团的时候,却又收到了另外一条来自盛京的邀请。  

只是苦了被同时邀请的常浩南。  

之前就一起参加过C808客机完成取证试飞的庆祝仪式。  

而这两个型号,一个是秦飞集团交付给海军,另一个是盛飞集团交付给空军…  

“你明天下午,回京城么?”  

海军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预警机。  

尤其是常浩南。  

其最终结果甚至可能比光信号慢一到两个数量级。  

也是常浩南最早接触到的科工委领导之一。  

咳咳…  

“参加完这一场之后,马上去盛京参加下一场…”  

这倒也不能全怪航空工业那边的安排有问题。  

量产机交付这种事,说到底其实是甲方说了算。  

常浩南也无所谓花个两三天时间去南郑走一趟。  

分管对外技术交流的副主任。  

“不用。”  

飞机快降落的时候,张洪飚向常浩南询问道。  

而不是大家一起停下来等着霍鹏华的进度。  

这个回答让张洪飚一愣,然后没忍住笑出了声:  

“对,我忘了,歼11B的交付也是在明天。”  

至于丁高恒…  

超短脉冲激光加工作为他手头最大的一个项目,能从中省出一些精力来,总归是好的。  

勉强算是打出了个时间差。  

而等到怀国莫退休后,常浩南刚重生回来时的那套班子,除了丁高恒以外,就都已经退居二线,或者干脆退休了。  

常浩南是前一天,也就是3月24号下午从京城飞到南郑的。  

第一份来自秦飞集团。  

如今歼11B顺利交付,虽然只是试生产批,但总归也算是给整个项目画上了个圆满的句号。  

仍然差别不大。  

解放军固然不搞封建迷信,但在重要事件上选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这显然属于常规操作。  

常浩南满头黑线,扶额叹息:  

空军第一次有了完全国产的第三代战斗机。  

好在空警200的交付仪式是在早上,而歼11B则是在午后。  

他深度参与了当初和苏霍伊进行的十一号工程谈判。  

从去年下半年就念叨着要进行试生产的歼11B,总算是攒够了6架飞机所需的12台涡扇10A发动机,可以交付部队了…  

“所以说那边你不用去么?”  

虽然现在的时间线跟上一世相比已经有了些许偏差,但不管有意无意,常浩南这些年反正是避免了对中东地区施加过于明显的影响。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又突然一变:  

“这一趟还是老怀自己要求的,说是想在退休之前最后看看自己经手过的项目…”  

本来,这应该是一件大好事。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电信号往往要依托电流在介质中进行传导。  

眼下的三月份尚且算是风平浪静,然而后面的三个季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基本可以说是大新闻不断。  

光是与常浩南有关的、计划在今年量产,或是小批量交付部队试用的型号,粗略估计就有四五种。  

当年看来,怎么也得是一个以1015年为周期的长远项目。  

他在去年可以连续闭关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