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514章 新一代直升机的合作伙伴

第514章 新一代直升机的合作伙伴(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作为一个前阿古斯塔公司的技术人员,科伦坡对于直升机在头顶掠过时候的效果还是有概念的。  

直升机存在两个特性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的噪声源。  

涡轴发动机发出的高频噪音虽然尖锐刺耳,但在发动机舱经过必要的降噪隔振设置之后,已经可以得到有效抑制。  

而桨叶作为升力的来源必须裸露在外,其翼尖在空气中同时做高速切向运动和高频垂直方向振动,从而产生“突突突”的中低频脉冲音。  

这是目前还没找到办法解决的。  

也是制约高端商用直升机市场扩张的主要因素——  

低频噪音的衰减速度更慢,而且更容易造成人耳的强烈不适,对于乘客,乃至周围的地面人员来说相当不友好。  

因此,这也是直升机产业最近一些年主要希望能改善的方向。  

阿古斯塔公司眼下的招牌产品,A109直升机,作为一架3吨级直升机已经算是动静很小。  

但是跟刚刚飞过去的那架原型是海豚的直升机相比,差别还是比较明显。  

单纯的声音小还是其次。  

更重要的是,它的声音相对比较柔和。  

尤其是那种能穿透耳膜的中低频脉冲音要弱很多。  

以至于他刚才一直沉浸在思考中的时候,甚至没能在第一时间意识到有一架直升机正从正头顶飞过。  

新舟60的低噪声设计原理他清楚,是靠两个螺旋桨声音的相位差进行抵消。  

但这种降噪效果只在机舱里面有用,在机舱外面的效果就是比较差的。  

况且直升机只有一个主旋翼,也没条件使用类似的原理。  

所以,很可能是用上了什么更加独到的降噪技术!  

当然,科伦坡也不至于把自己的耳朵当成严格的判定依据。  

“听上去声音小”只能算是一种直观感受。  

耳感音量跟与声源之间的距离、背景底噪乃至环境条件都有关系。  

具体情况如何,还是得更具体地了解过才能清楚。  

想到这里,他有点闲不住了。  

镐飞集团对于他们这些合作伙伴的活动限制不大,但也不意味着能随便往试飞过程中的内场乱跑。  

所以思索片刻之后,他当即转身,示意莱佐跟上自己,然后朝着603所的方向走去。  

在科伦坡的印象里,这個位于镐京的研究所主要是负责大中型固定翼飞机的研发。  

此前他也没在这见过直升机。  

作为第一个和华夏开展项目级深度合作的西方航空企业,芬梅卡尼卡集团已经被航空工业总公司列为了“国际战略合作伙伴”。  

对于科伦坡一个意大利人来说,确实不太容易理解这些形容词中蕴含的具体含义。  

但其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他可以不用预约,直接去找603研究所的所长或者镐飞集团董事长这样的中高层干部。  

不久之后,两个意大利人来到了603所所长周永航的办公室。  

“科伦坡先生?”  

周永航看到来人,连忙起身迎接。  

“周先生,很抱歉冒昧前来打扰。”  

科伦坡主动和周永航握了握手,表现的相当客气。  

两个人的英语口音都比较重,不过倒也能相互听懂,可以你直接交流。  

现如今他,甚至包括他妻子安妮·科伦坡的地位都跟航空产业对华合作高度绑定,所以两边绝对属于深度利益捆绑。  

简单一番寒暄之后,心里憋着事的科伦坡直接进入了主题:  

“我刚刚在试飞基地那边,看到了一架正在试飞的直升机,那个也是你们公司的产品么?”  

面对这个问题,周永航愣了一下。  

他当然知道冰城那边过来试飞新型直升机的事情。  

但在航空工业系统这套体制下,“你们公司”这个描述该怎么定义,确实是个问题。  

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他才开口解释道:  

“我们镐京飞机工业集团目前没有直升机业务,那架飞机来自冰城飞机工业集团,不过我们都是华夏航空工业总公司下属的分公司。”  

好在芬梅卡尼卡集团的情况也差不多,所以尽管两边的英语都比较生涩,但科伦坡还是理解了其中的意思。  

“看上去,那应该是一架海豚的改进型?”  

虽然科伦坡之前就看了出来,但他总归需要找些话题过渡。  

否则就太生硬了。  

“没错。”  

周永航点了点头。  

“我们国家在80年代末从法国引进了海豚直升机,以及配套的阿赫耶发动机技术资料,还有出口许可。”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实际上冰城飞机的公开资料上就写了这些。  

只不过过去很少有人关注这种法国直升机的复刻型号罢了。  

“还有出口许可?”  

科伦坡回想起刚刚那架飞机两边的短翼,还有掠过自己头顶时候的声音。  

他突然觉得,法国人恐怕迟早要为此后悔。  

“没错,当年我们可是花了好大一笔钱。”  

周永航点起一支烟,笑着回答道。  

“阿赫耶发动机的油耗可是相当不乐观啊…”  

出自职业习惯,科伦坡几乎下意识地开始diss起自家竞争对手。  

“没办法嘛,十来年前,我们的直升机工业几乎一穷二白,肯向我们转让技术的只有法国人。”  

周永航当然不可能为了这点事反驳什么,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