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箱子里的大明 > 第1139章 新经济

第1139章 新经济(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三娘牌羽绒服,一下子就爆火了。  

然而,疯涌去抢购的人们马上就发现,这玩意儿的存货,比羊毛衫更少。  

它不但比羊毛衫贵,而且店里就那么一百件,一眨眼功夫就被抢了个精光,问店员什么时候能补货,也表示遥遥无期。  

这就很离谱!  

一群急着要货的有钱人问了半天店员才明白,这东西为何稀少,原来是一只鹅只能产出来一两鹅绒,而鸭子的鸭绒更少,一只鸭子只能产出两钱鸭绒。  

而一件品质最好的羽绒服,需要九成的鸭绒或者鹅绒。  

品质差一点的,也需要填充七成的鸭绒或者鹅绒。  

材料的稀缺,当然会导致成品的稀缺。  

买不到啊!  

一群人急得嗷嗷叫。  

但思路灵活的人,却双眼一亮。  

一个住在白家堡马蹄湖边的人马上就想起来,自己家门口就是诺大的马蹄湖,自己要养鹅和养鸭子简直不要太方便,那还不赶紧搞起?  

而聪明的人不会只有一个!  

一时之间,家附近有小河、小湖、小池塘的人,全都开始打起了养鸭子和养鹅的主意。  

小家小户养的还不算什么,一些大商人,则开始打起了养鸭厂、养鹅厂的主意。  

一波新的经济,已经开始走在路上了——  

四川…  

量产型天尊站在一艘船上,缓缓地驶到了重庆的朝天门码头。  

在箱子里旅游了一大圈,没想到最后旅游回到自己的家乡里来了。  

明朝时的重庆,与现代的重庆,还真不是一個造型。  

现代的重庆朝天门码头,已经被巨大的来福士竖起了船帆,而在明朝这个时代,朝天门码头上最宏伟的建筑物,当然就是朝天门本身。  

朝天门,是重庆人迎接圣旨的地方。  

上千来年,太监们都是乘着船,从长江航行到朝天门码头,在这里登陆,就站在朝天门下,宣读圣旨。  

所以这个地方必须霸气。  

李道玄就在这么一个霸气的地方,下船,跳上了岸去。  

程旭紧随在后,接着是一大群护卫兵,跟着两人一起上岸。  

他们这个排场一排出来,拉风程度不亚于“天使”,朝天门码头上的搬运工人们,马上就感觉到这是一位大人物,不少人开始向后躲了。  

淳朴的老百姓们只知道一点,躲得离大人物远一点总是不会错的。  

因为,大人物总是不把他们这些小人物当成人看,随意欺凌。  

他们刚刚往后一怂…  

就听到李道玄开口,用地道的重庆话叫道:“哥子些,有空没得?过来几个人帮哈忙撒。”  

码头搬运工人们齐齐一愣,懵住。  

83最新地址李道玄对着他们招手:“过来过来,帮我把船上的东西搬下来一哈,每个人都有十个铜钱的工钱哈。老子不得拉稀摆带,说给工钱就给工钱,少了你们一个铜钱,老子就要着砍脑壳。”  

这本地话听起来多亲切,工人们顿时大喜,哄地一声喊,围了过来。  

开始搬运!  

程旭跟在旁边,听到天尊飙出一大堆重庆话,心里也不禁有点懵:天尊是神仙,精通各地方言倒也不奇怪,但天尊以前在陕西都没有说过陕西腔呀,怎么来了四川就爆出四川话来了?莫非,天尊是在蜀山里修炼成仙的?  

他忍不住就小心翼翼地问道:“天尊,您好像很懂这里?”  

李道玄笑:“是呀,我以前混这里的。”  

程旭吓了一大跳:果然,天尊还真是在这里修炼成仙的。  

妈蛋的,这里岂不是相当于天尊的仙府?  

程旭小心翼翼地看着这“宝地”,仰慕得不要不要的。  

李道玄却在想另一件事情。  

他向着周围眺望,只见重庆的城墙,沿着江边蜿蜒,城墙里外都有许多破房子,层层叠叠的沿着江边辅开。  

这些房子里住的人都不多,整个重庆看起来人丁都不兴旺。尤其是城墙外面的房子,几乎十室九空。  

作为重庆人,他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  

就在几年前,永宁宣抚使,彝族土司奢崇明叛乱,一度攻占重庆,后来秦良玉率军来援,与四川巡抚朱燮元一起合力,将奢崇明击败,这才将重庆夺了回来。  

但经此一役,重庆人已经损失了不少。  

接下来数年,张献忠又会杀过来,大西军、清军、南明军轮流占据重庆,你杀过去我杀过来,你屠一遍我又来屠一遍…  

这样的情况整整持续了十九年!  

到清初康熙四年的时候,重庆主城区仅仅只剩下三千人。  

别的人全死光了。  

这是何等卧槽的一件事情。  

李道玄的眼光扫过在码头上辛苦地帮他搬运货物的搬运工人们,心里暗想:我若是不好好管管这里,眼前看到的这些人,全都要被屠杀。  

正想到这里呢。  

朝天门里钻出来一个朝廷官员,大老远就对着李道玄拱了拱手:“贵客远来,本府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重庆知府王行俭来了。  

王行俭是个非常年轻的官员,才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他是今年才中的进士,本来被调到南京任户部主事,但是川中大乱,流寇大举入川,有点身份背景的人,都不愿意来重庆当官。  

于是才中进士的王行俭就被人推出来当挡箭牌,跑到重庆来做知府了。  

他也知道四川这地方凶险,上任之后一直小心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