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陈医生,别怂! > 第240章你确定?这里是中医科?不是研究所?

第240章你确定?这里是中医科?不是研究所?(3/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说话又好听,这哪儿像是刁难的?  

难道…情报有误?!  

张培元想到这里,内心咯噔一声。  

而杨鸿年却光棍的很,早已和几位专家打成一片!  

对着这一次评审组组长冯途拍着肩膀,笑着说话,俨然一副自来熟的感觉,看那架势,今晚没有两斤白酒,都浇不灭那股子热情劲儿。  

而一旁被称为女魔头的于涵,看着杨鸿年的眼睛都有些发亮…这不对啊?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于院长,他们一起开过会的,那个不假颜色,说话直来直去的于院长,不是很难对付的吗?  

还有…那个卫主任,卫平华!  

米磊上一次去找卫平华申请课题经费,人家见都没见一面,现在竟然拍着杨鸿年的肩膀有说有笑。  

张培元沉默了!  

也震惊了!  

杨鸿年…还是一个隐藏属性的交际花?  

张培元连忙招呼众人,笑着说道:“咱们先去我办公室坐一会休息休息,喝杯水咱们再去中医科?”  

可是…谁曾想,杨鸿年却直接说道:  

“休息什么?”  

“咱们直接去我们科室!”  

“走,我带大家参观一下中医科,看看咱们现在中医科的情况。”  

此话一出,深得民心!  

冯途点头一笑:“对,张院长,不麻烦你了。”  

“我们今天是抱着目的来的,可不是喝茶的,等完事儿之后,咱们有的是时间。”  

卫平华点头一笑:“对,我正好抓紧时间多收集一点资料。”  

于涵更是面不改色的看着杨鸿年:“我现在很想看看杨主任的病例记录完整版是什么样的。”  

几人这么一说,张培元再次愣住了。  

这他娘的剧本是不是不太对啊?  

考察组不和我去谈谈感情,拉拉交情,攀攀关系,怎么能给好的评价呢?  

杨鸿年此时看了一眼张培元,使了个眼色。  

张培元读懂了他的意思,这分明是在说你听话,乖!  

这让老张瞬间心里有些迷乱了。  

不过,看着杨鸿年带着众人就朝着中医科走去,张培元赶紧跟上。  

而陶功书陪在张培元身边,两人对视一眼,笑了笑。  

陶功书笑了笑:“张院长身边人才济济,源城市人民医院中医领域,难怪发展这么快!”  

张培元也是笑着说道:“比不上陶院长的省中医院,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啊!”  

说话间,众人已经到了中医科内。  

张培元说话间走了过来:“张主任,去把小陈叫过来。”  

可谁曾想,杨鸿年却笑着说了句:“不用,小陈正在给患者治疗。”  

“再说了考察,就要考察真实情况,各位专家,我说的对吧”  

冯途微微一笑,点头说道:“没错,真实的才是可靠的。”  

“我们来,就是这个目的,所以也没有提前通知各位。”  

杨鸿年笑着说道:“咱们先去办公室。”  

说话间,带着众人进了医生办公室内。  

“赵主任,陈主任去哪儿了?”  

赵建勇此时正在记录陈南刚才说的那个痧症,头都没抬,对着电脑说道:“陈主任刚收了一个新病人,刚下医嘱,治疗组那边,去给人治疗去了。”  

听见这话,一旁的陶功书来了兴致:“哦?什么样的患者?”  

他其实在想,是不是李建波的孩子?  

谁曾想,这赵建勇一点也不给陶功书面子,直接说了句:“疑难杂症,说了您也不一定知道。”  

此话一出,顿时气氛有些尴尬。  

因为此时,办公室的众人都在忙忙碌碌,有条不紊,丝毫没有在意来的人是谁!  

其实,这段时间,大家已经免疫了来参观的专家主任教授们。  

前段时间,同行专家评测来考察了一周,科室的众人甚至已经习惯了这种场面,所以并不会应影响工作。  

而陶功书的脸色略微尴尬了起来。  

而冯途笑着说道:“冒昧打扰一下,我们也很好奇,是什么疾病?”  

赵建勇把陈南的医嘱记录在《陈南日记》上之后,说道:“腹痧。”  

果不其然,此话一出,顿时来到办公室考察的几个专家都沉默了下来!  

一开始,大家还觉得这个赵建勇有些狂妄呢,但是…伴随着人家这个病名说出口,现场果然安静了下来!  

因为大家还真的没有听过这个病名!  

陶功书眉心紧皱,嘴里不停的回忆赵建勇说的这个“腹痧“两个字。  

而冯途几人先是愣了一下,都开始思考了起来。  

几个人凑近电脑一看!  

陶功书顿时皱眉,这不就是李远帆吗?李建波家的儿子,紫癜性胃炎!  

你说什么腹痧啊?  

等等…  

腹痧?  

有些耳熟!  

这个时候,身后的冯途、于涵几人也反应过来,忽然瞪大眼睛:“痧症?”  

赵建勇这个时候转过身子,好奇的看了一眼几人:“咿?你们知道痧症?”  

冯途几人对视一眼,面色凝重,他们还真的没想到,这一次刚来科室,就遇到了这样的疾病!  

说实话,虽然冯途几人出于对陈南的尊重,或者说是对于陈南几个老师的尊重,决定这一次考察,态度好一点。  

而且,杨鸿年的那一篇关于“辨证论治十法原则”的文章,的确是惊艳。  

但是…即便如此,这里也不过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