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核动力剑仙 > 第十章 忍一时风平浪静

第十章 忍一时风平浪静(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一个人的强弱除了自身实力,无外乎权财。  

权势无需多言。  

长郡城城主赵华玉为何能站在超然位置坐看冷月魔宗、炼狱魔宗、黄天道、正一道争斗不休?  

就是因为他执掌六千精锐。  

靠着这六千精锐,只要他愿意,铁蹄所向,他可以踏平四方任何一方的宗门驻地。  

四方炼神联手陷入六千精锐的围杀中都难逃一死。  

六千精锐不是六千军阵。  

除了最基础的淬体精锐,尚有不少炼脏猛士,换血百人将,乃至炼气、凝罡、抱丹境的统领、将军。  

放到战场,他们可以击破三万大军。  

炼神相较于抱丹真气总量增长并不显著,只因蕴养神念,对自身掌控入微,对真气操纵精湛,一分力能发挥出两分、三分的效果,以至于在单打独斗时能占据绝对优势。  

再往上化神之境也只是神念更强,化为阴神,干扰他人意志,削弱敌手,再奠定胜局。  

可万人军阵不同于单打独斗,不讲究精妙剑招闪转腾挪。  

剑术精不精妙杀小兵都是一招,不削弱对手也是秒杀,人家以数量优势将你困死、耗死。  

人力终有竭。  

因此,强如炼神、化神,一旦陷入万军之中都在劫难逃。  

唯有修成各宗太上长老那般的元神真君之境,御剑飞行,出入青冥,先天不败,方能视千军万马于无物。  

权势之外,便是财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精锐的标准都是身披铁甲,猛士更背负五十公斤重甲,这些都要金钱。  

抱丹之间,亦是重视神兵利器。  

像古今来和张布衣搏杀时,若他手上的宝剑换成绝品宝剑,几个碰撞就能将张布衣佩剑斩断,将其斩于剑下。  

若有绝品宝甲护身,亦能以伤换命,迅速奠定胜局。  

罡气号称无坚不摧,却也难以撕裂绝品宝甲。  

更别说宝器之上,尚有灵器。  

那是天师炼化魔灵,萃其灵性炼制而成的灵宝,心意相通、变化万千、玄妙非凡。  

不过,化神真人求一灵器飞剑往往都要耗尽家财,这种宝物,全盛时期的古今来都不敢想象,何况现在。  

除了灵器外,尚有灵兽、神兽一说。  

魔灵融入凶兽为妖魔,可天师将魔灵炼化,萃其灵性注入凶兽便可将其驯化为护山灵兽。  

灵兽和修士心意相通,真气相连,往往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古今来入炼魔殿的想法便是斩杀一些妖魔,最好换来一门炼神功法。  

再不济,换一件宝甲,即便下品宝甲遇上危机时也能多一分胜算。  

一间隐秘小院。  

古今来查看地图,挑选猎杀对象,同时分出一部分思绪思考问题。  

“马峥身上业力如血,将其斩杀时我获得了一道清光。”  

他如果能换来一门炼神法,靠着这道清光很快就能步入炼神。  

或者练成八级游龙身法,提升到小成后进退自如。  

只是…  

“磨刀不误砍柴工!”  

用掉的资源才是好资源。  

他想到和张布衣大战时的凶险、激烈,精神集中在青莲上的意识体。  

下一刻,清光闪烁。  

他的大脑以不可思议的迅速运转起来,十秒间如同走马观花,他仿佛将高中、大学学习的所有知识全部复习了一遍。  

无形剑气:入门→小成。  

小成阶段的无形剑气发动效率更快了。  

关键是起手就能激发隐秘性杀招。  

金属反光加剑气无形。  

“所以,我该换一把剑,更好的发挥无形剑气特性。”  

古今来看着手中佩剑。  

几番搏杀,他这柄宝器级的佩剑已经有所损伤,需要养护了。  

养护费用不低,不如直接换剑。  

古今来身为长老,宗门那边一年俸禄六万两,长郡城这边还能捞个四五万,年进项十万。  

但收入高,支出同样不小。  

修行练功,招募手下,都要花钱。  

一柄普通宝剑两三万两银子只有他收入三成,可他一时半会居然拿不出这笔钱来。  

“只能先等等。”  

古今来将目光转向地图。  

挂靠炼魔殿,他有多重考虑。  

修士为恶会变红名,那妖魔呢?  

妖魔以灵魂为食,而人号称万物灵长,那些大妖魔身上更是不知有多少人类亡魂。  

如果妖魔都是大红名…  

以后还不飞黄腾达?  

“师尊。”  

这个时候,苏难行拿着一册书籍,一个盒子进来:“师尊的性格本身就有些独来独往,弟子一直在想,林霄原本即便招揽师尊失败对您有所不满,也不至于针锋相对,可不久前,弟子才意识到或许和一物有关。”  

他将盒子打开,里面有一块血纹玉佩。  

“这是什么?”  

“半年前,弟子坐镇坠龙山矿场时,曾在里面挖出一具尸体,尸体上有这块玉佩,弟子看不出这块玉佩的来历,将其献给了师尊。”  

苏难行道。  

“…”  

这段,古今来不知道。  

“弟子回想,当时数次有人向弟子打听过坠龙矿场尸体之事,半个月前,弟子查了一些资料。”  

苏难行将书籍翻开,指着其中一段描述道:“此物,或是玉简。”  

“玉简?”  

这种奇物古今来自然如雷贯耳。  

玉简用于承载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