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八百四十七章 官匪一体与狼狈为奸

第八百四十七章 官匪一体与狼狈为奸(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元祐二年六月甲辰。  

侍御史吕陶、左司谏梁焘等劾权知开封府蔡京、开封府推官张商英、判官李士亮、开封街道司贾种民等开封府主要官员渎职、包庇等罪。  

蔡京等人旋即上表乞罪,并闭门思过。  

六月乙巳,蔡京诏罢权知开封府。  

至此,蔡京达成了一项成就——大宋任期最长的权知开封府!  

自元丰七年十一月拜为权知开封府,到元祐二年六月罢,前后历时几近三年。  

同日再次下诏,以张商英、李士亮、贾种民等人渎职的罪名,罚铜五十斤,并加磨勘三年。  

这在官场上是非常严厉的处罚了。  

大抵相当于现代的内部警告加留职查看。  

是要被写进吏部的告身,有了这个记录,将来注阙、选阙,都会有严重影响。  

当然,这只是做给别人看的。  

因为,在元祐元年,赵煦亲领开封府后,当时都堂宰执集议后,就上了个劄子,从此以后,开封府有司朝官以上的官吏差遣除授,都是赵煦亲选、亲除,有司不得预闻。  

这很正常!  

太宗、真庙,当初亲领开封府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何况,如今赵煦是以天子之尊,亲领的开封府。  

相当于董事长直接领导下面一个子公司。  

自然,子公司内部一切,都是董事长说了算。  

就算是股东也不能干预。  

所以,这个看似‘严厉’的处罚,其实约等于罚酒三杯下不为例,甚至可能还是一种军功章——我为天子背过锅,我为陛下受过罪!  

至少,当事人都是这么想的。  

在旨意下达后,张商英与李士亮、贾种民,都是称罪不出。  

但,回到家,大门一关,据说都是手舞足蹈,阖家欢庆。  

六月丙午,中书侍郎曾布上书,言有涉案府界‘贼吏’十余人畏罪潜逃商、洛,乞指挥。  

赵煦得到奏疏,只是笑了一声:“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直闯是吧?”  

商、洛山区里的绿林好汉们,在过去确实是大宋官府管不到的地区。  

从庆历三年郭邈山、张海起义失败,残余义军转入商、洛山区活动以来。  

商、洛的山沟沟里面的山大王们,就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天下州郡犯事的罪犯、刑徒,只要有机会,都会往商、洛山区跑。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商、洛山区,就是现代《水浒传》里的梁山泊。  

各种英雄好汉,强人枭雄,皆聚集于彼。  

一个个不是在想着如何‘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就是‘待时而动,以顺天意’。  

大宋的官军对商、洛的山区,曾屡次进剿。  

但用处都不大,匪是越剿越多。  

镇压了王伦,郭邈山、张海继续造反,剿了张海,又来一个王则…  

元丰八年,赵煦刚刚即位不久,就有军贼王冲作乱,其根据地还在商洛山区。  

王冲起事时,纵横数州,最后是栽在了向宗回、高公纪两人手里。  

准确的说,应该是被回朝述职的熙河精锐,逮了个正着。  

被俘一百余,斩首四百有余。  

所有俘虏,全部刺配沙门岛。  

王冲死后枭首、暴尸!  

所以啊,直到元丰八年,商、洛山区,都还是大宋哥谭。  

但,现在,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因为,英雄好汉们可以在山沟沟里打家劫舍,创业致富。  

他们的子孙能吗?  

恐怕不能吧!  

而且,谁愿意子子孙孙,都背着一个贼人的罪名,在山沟沟里当山大王?  

《水浒传》里的宋江,为什么一心一意想要招安?  

答案就在‘身家清白’这四个字上。  

元祐元年,汴京学府一期开售。  

根据政策,购买汴京学府的人,汴京学府的售楼部门将不问其来历,也不问其跟脚。  

只看钱!  

就像现代大洋彼岸的国税局一样。  

只要你能掏钱买赵官家的房子,那赵官家才不管你的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开封府在蔡京的操纵下,甚至很贴心对汴京学府的业主,提供一系列便利服务。  

包括,开封府的户曹,将无条件相信并认可业主提交的户籍,并在业主缴纳全部购房款后,将业主本贯迁到开封府。  

从此,业主就是地地道道开封府汴京人士了。  

而且,祖孙三代,在户曹那里都是‘身家清白、确系从无作奸犯科’的‘良善之人’。  

这其实,就是在变相的招安。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在卖赎罪券。  

于是,汴京学府的房子,就同时具备了学区房与赎罪券这两个价值。  

那么,这样一个房子,一期每平尺才卖五十贯,良心不良心?  

太良心了!  

这不,二期房价已经直接飙涨到平均每平尺一百五十贯。  

一期二手房,也在跟着涨。  

看到这个情况后,赵煦立刻让贾种民捂盘了。  

于是,本该在六月份开售的二期两百多套房子,至今都还没有销售。  

而一期销售的时候,就已经有十来个商州口音的富商,豪掷千金,购置了房产。  

现在,这些人都已经把自己的子孙,送到了汴京城,租了房子就等着下半年一期交房以及汴京学府的蒙学和小学开学了。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涉事的胥吏,居然想逃亡商洛去和山大王们聚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