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八百二十一章 张网

第八百二十一章 张网(1/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杨汲乘着的船,缓缓行驶在其中,平缓的河水,在脚下流动着,两岸都是高耸且坚固的堤坝。  

抬头远望,一个恢弘的堤岸码头,出现在视线中。  

码头上,数不清的工人,密密麻麻,好似蚂蚁一样在那堆垛场中来来往往。  

两具巨大的木制结构的庞然大物,立在堤岸上。  

庞大的漕船,靠在码头一角。  

从那木制结构的巨物上,伸出一条类似横梁般的物体,其上悬着粗壮的绳索。  

一包又一包的货物,被其吊起来,从漕船中吊起,然后转运到码头的一角。  

“官人,那就是龙门吊…”杨汲身边,李二虎轻声说着:“听说是当今官家身边的大貂铛宋昭宣,在元丰八年,在河北救灾时发明的…”  

杨汲微微颔首。  

他视线偏转,看向码头上。  

那里同样有着一个让他看不懂的东西。  

一条木制的的长长的怪模怪样的东西,从码头延伸出去。  

在其上面,有着好几个长方形的箱体连接在一起。  

码头上的力夫,正在将一件件货物,装载在那些车厢里。  

在车厢前,有着好几匹马。  

“那又是何物?”杨汲问道。  

“轨道马车!”李二虎顺着杨汲手指的方向,看到了轨道,就解释道:“此乃去年,当今天子命专一制造军器局的沈提举所发明之物!”  

“如今,已是京城内外,诸堆垛场以及诸工坊中最重要的运输手段!”  

“京中太平车,因此减少了大半!”  

说到这里,李二虎就唏嘘起来。  

过去,汴京城的主要物流,是依赖笨重、危险的太平车。  

太平车在京中横冲直撞,经常阻碍交通,几乎每隔一两天都会出现行人被太平车撞死、撞伤的事情。  

所以,汴京人见到太平车就害怕。  

生怕这些载重数千斤甚至上万斤的庞然大物失控。  

但,自从轨道运输出现后,这些事情就很少了。  

因为,城内城外的商贾,越来越的开始用轨道马车来运货。  

比起到处跑的太平车,固定在一条木制的轨道上运行的轨道车,对行人的危险性大大降低。  

如今一个月也出不了几起因轨道马车致死、致伤的案子。  

杨汲听着,眼中神采奕奕。  

说话间,船就已经靠岸。  

堤岸司的官吏,并没有出现,出现的是一个拿着算盘,带着账册的青衣男子。  

李二虎见状,赶紧和杨汲告罪一声,迎上前去。  

那青衣男子,登上船,巡视一圈,然后就拿着算盘开始噼里啪啦的打起来,其动作无比熟练。  

杨汲看着,眼前的一切,无比陌生,他动了动嘴唇,最终还是带着自己的元随们,挑着行礼,登上了码头。  

只是在离开前,他命一个随从去知会了一下李二虎——若其想将昨日,在襄邑、陈留两县,被官府差役们敲诈勒索的事情,上告官府,他愿意给其作证、说明。  

不过,很快随从就回来报告,说李二虎婉拒了他的好意。  

杨汲也没放在心上。  

毕竟,民不与官斗!  

尤其是像李二虎这种需要到处行商的商贾,最忌讳得罪官府。  

而且,他们还有个特点——越是基层的官府,他们就越害怕。  

所以,杨汲也没说什么,就带着人离开了这个堆垛场。  

出了堆垛场,汴京城的喧哗就已扑面而来。  

只走了两步,杨汲便听到了,他在应天府和江宁府一再听人提起过的‘汴京报童’的叫卖声。  

“卖报!卖报!”  

“今日份的《汴京新报》喽!”  

“交趾进奉使黎钟等被责,本报评论员胡飞盘对此点评:区区小臣,妄图挑拨离间,破坏圣朝天子与交趾郡王君臣之谊,实在可杀!幸得天子圣哲,洞察情弊,知其伪诈,天下幸甚!”  

杨汲顿时被吸引了过去,他循声望去,便见到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带着两个八九岁模样的孩子,他们手里捧着一撂厚厚的小报,身上背着一个装钱的褡裢。  

他们的脸,很干净,眼神也很清澈,身上的衣服更是干干净净。  

杨汲见着,轻声道:“这就是汴京城,绝对不能伤害之人了…”  

他在江宁和应天府,都听过,汴京报童的传说。  

传说中,这些报童走街串巷,身上的褡裢里,总是装着几百到上千的铜钱。  

然而无论是汴京的泼皮无赖,还是那些趾高气昂的衙内二代,都没有人敢抢掠、伤害他们。  

因为,伤害他们的代价,是一般人所无法承受的!  

上一个伤害他们的人叫吴安持!  

而吴安持,迄今都被关在太学!  

责授诏书中那一句:自弃圣人仁恕之教,不恤百姓疾苦,直接将之钉在了耻辱柱上,为天下人所唾弃。  

而其起源,只是吴安持打了一个报童。  

尽管有些人认为,那或许只是借口,不过是宫中在借题发挥。  

但,哪怕在江宁府,衙内们若是要上京,其长辈也会千叮咛万嘱咐——万不可为难报童!  

天威难测!  

万一呢?  

故此,这些报童成为了这座帝京中的‘无敌之人’,在地方上衍生出了许多传说与故事。  

想着这些,杨汲就露出笑容来,他走上前去,从身上摸出五个制钱,对那三个报童前说道:“给我来一份!”  

“好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