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八百二十章 蔡京我想当个好官

第八百二十章 蔡京我想当个好官(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煦这个皇帝的信誉,在蔡京这里极好!  

自即位以来,只要是给他办事的人,哪怕是办砸了,也不会受到处罚。  

哪怕御史台的乌鸦们咬着不放,他也会态度的坚决庇护到底!  

甚至,还拿出过过去赵官家们,保护自己的亲戚们的架势。  

典型的就是钱勰与范百禄了。  

这两个人,如今都被士林舆论认为——王八蛋!你背叛了士大夫!  

可赵煦却一路护着他们,让他们高升。  

钱勰拜了翰林学士,范百禄则成为了给事中,贴职升到了龙图阁待制。  

这就和过去的赵官家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今,蔡京在赵煦这里,得到了保证。  

他自然无所畏惧!  

送走蔡京,赵煦坐在秋千,闭着眼睛,慢悠悠的晃着,夏日正午的风,有些炎热。  

过了一会,冯景小心翼翼的上前请示着:“大家,天气热了,可要回宫?”  

赵煦摇摇头:“朕再玩一会!”  

冯景立刻闭上嘴巴,侍立在一旁。  

过了许久,赵煦从秋千上下来,与他吩咐道:“回宫吧!”  

“诺!”  

回到福宁殿的书房,赵煦命人将门窗打开,然后他坐到书案前,拿起石得一报告的探事司逻卒们在开封府各县、镇所探查、走访、打听到的这些县、镇的情况。  

自赵煦下诏,开封府府界内免除过税,已过去了将近十日。  

开封府,将官府的官告以及赵煦的旨意内容,张贴到了其辖区的所有县衙、镇市之中。  

根据逻卒们的报告,在起初,官府命令和旨意下达的那几天,各地胥吏们确实安分了许多。  

甚至还有人真的执行了官府的命令。  

但是…很快的,事情就开始了变化。  

先是一些不太关键的县、镇里的胥吏,开始找借口和理由,向往来行商伸手,吃拿卡要。  

当他们发现,这些商贾敢怒不敢言,而官府方面似乎也不在乎的时候。  

这些人的胆子开始变大!  

他们的行为,也渐渐的变得放肆起来。  

到得如今,探事司报告,开封府府界内,已经有地方上的胥吏们,重新设卡了。  

这很好理解!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镇的胥吏们,自然是靠着本地的税卡过日子。  

勒索、敲诈往来行商,就是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  

靠着这个进项,这些人一直都吃的脑满肥肠。  

如今,朝廷一道命令就想要他们收手?  

怎么可能!?  

他们必定会想方设法的,用尽手段的和朝廷唱反调!  

所以,这些都在赵煦的想象中。  

但探事司的报告中,最有趣的却非是这些内容。  

而是蔡京统领的开封府方面的反应。  

竟然是没有反应!  

这几日来,已经有商贾,上告到了官府。  

地方官府接到诉状,也都不敢怠慢,纷纷上报开封府请求批示。  

而蔡京,就像没有看到那些报告一样。  

这就太有趣了!  

赵煦舔了舔舌头。  

“蔡京看来是根本不想给这些胥吏们活路了!”赵煦轻声说道。  

现代有谚语: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叫其疯狂。  

兵法云: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赵煦回忆着方才蔡京在他面前的行为,他知道的,蔡京大抵,就是在做着这样的事情。  

放下手中的报告,赵煦扭头对冯景吩咐:“冯景啊,去问问石得一,让石得一去查查,近来开封府是否有在大量举行公考招募…”  

随着元祐三年的龙飞榜科举临近,来自天下州郡的贡生以及那些没有卷过本路学子,只能冒险进京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得到大人物赏识的士子们,从天下州郡纷纷入京。  

汴京城内的学子日渐泛滥。  

与之相对的,自然是房租大涨!  

店宅务赚钱赚到手软!  

而大部分士子,其实都不是什么有钱人。  

何况千里迢迢入京,就算有钱,他们也带不了多少。  

于是,这些提前入京备考的人,在入京后首先就要想,怎么养活自己的事情。  

为了能有个住的地方,为了一日三餐温饱。  

这些人将别无选择。  

为了在汴京城待下去,他们什么事情都肯做的。  

别说参加公考了。  

在过去,甚至有士子是在汴京城,靠着给人当随从、仆人生存下来的。  

而这些人,就是现在蔡京最好用的牌!  

“诺!”冯景领命而去。  

蔡京骑着马,在元随们簇拥下,回到开封府府衙。  

他的亲信心腹周邦彦,已带着人在府衙内,专属于权知开封府退衙后议事的令厅等着了。  

周邦彦是太学生,而且是太学生的首领,如今在太学为太学正。  

但从今年开始,他在太学中待的时间就越来越少。  

因为他攀上了蔡京的大腿!  

准确的说,他不是今年才抱上的蔡京大腿。  

早在元丰六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得到了蔡京的赏识——彼时,周邦彦写出了著名的《汴京赋》。  

先帝见之大喜,亲自召见于他,还命人在都堂朗诵其所写的《汴京赋》。  

在这个过程中,周邦彦认识了许多人,其中就包括了蔡京。  

等到元丰八年,先帝驾崩,新君即位后,因为蔡京进入了新君的核心小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