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八百一十七章 废税(2)

第八百一十七章 废税(2)(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上,收获百万石的粮食。  

回忆着往昔与候叔献在这条汴河上,奋战的岁月。  

杨汲就打开船舱的窗户,看向汴河两岸的那些田地。  

时值夏季,汴河两岸的田中的水稻,已开始抽穗,一穗穗青色的稻谷,垂在田间,远远望着,仿佛有稻香扑鼻而来。  

杨汲见此,忍不住叹道:“景仁公啊…”  

“您看到了吗?”  

“您昔年所洗净的田地,如今已是稻香蛙鸣的丰收之景!”  

然而,斯人已逝。  

候叔献,已永远看不到这样的美景了。  

想着这些,杨汲就又想起了此番,天子起复他的诏书内容。  

“大河西流,泛溢千里!河朔之民,以蒲苇为生,与鱼鳖同居!朕中食而叹,思得明习水事之人,而与谋之。具官杨汲,老于河政,才力有余,曾为皇考都水之臣,知其得失久矣!水官之职,尔实宜之。杨焉、王延世之功,朕有望焉。可!”  

回忆着敕书里的文字,杨汲低下头去敕书中的文字,让他动容,也叫他。  

他知道的,此番回朝,再任都水监。  

他的职责重大,压力重大,任务也极大!  

天子派去黄州传旨的使者,曾给他带了天子口谕。  

言及回朝之后,他的任务。  

首先是导洛通汴工程,他需要维护,并确保汴河无碍。  

然后,就是河北的二股河。  

东流道,他需要在宋用臣的基础上,保持疏浚,不能使之堰塞。  

至于主道…  

则需要他亲自去考察,拿出个方案来。  

同时,河北各州郡,在过去因为黄河泛滥而出现的盐碱地,也需要他为首会同河北的转运司、常平司,拿出办法,予以解决。  

这些事情加起来,不砸个几千万贯下去,是不可能成功的。  

虽然,这些钱肯定不是一年就要全部拿出来。  

会分摊到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国家计划里。  

可,这也是每年数百万贯的支出啊!  

朝廷挤得出这么多钱吗?  

就算挤得出,都堂宰执们肯答应吗?  

宰执们肯答应,天子或者说两宫肯吗?  

这些困难,都是他要面对的。  

另外,这次回京,杨汲知道,御史台的乌鸦们,必然日夜盯着他。  

毕竟,元丰年间,他与崔台符还有已经被罢官的王孝先等人,并称四凶。  

因为他们这些人,这些在元丰时代,先后出任刑部侍郎兼大理寺卿的官员,都是和先帝的探事司,密切合作的大臣。  

有着这个前科在,在清流们眼里,他必是眼中钉,肉中刺。  

肯定会有各种磨难在前面等着他。  

对他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老友蒲宗孟已经拜相。  

与他一样,蒲宗孟也是被舆论抨击的对象。  

如此一来,相信蒲宗孟应该会支持他的工作。  

正想着这些,杨汲乘着的船,就开始向着河岸靠拢。  

杨汲顿时皱起眉头:“怎么回事?”  

他对身边的随从吩咐道:“尔等出去看看…”  

“诺!”  

片刻后,随从们回来报告,却是船老大听一艘向着下游航行的船只说,在前方不远处的河道闸口处,襄邑县的官吏们,正在检查过往客船,故此,船老大才要靠岸,与船上的货主商议,若襄邑官府要抽税的话,他就得准备好钱,不能叫官府将他的船给扣下来。  

这就让杨汲皱起了眉头。  

因为他在应天府时,就已看了邸报,邸报上明言,天子仁圣,已下诏废除开封府府界内的一切过税。  

同时命开封府,尽废一切税卡。  

杨汲记得,当时整个应天府欢声雷动。  

无数商贾,都开始带着货物,向着开封府而去。  

没有过税,没有税卡的话,他们的成本就要降低三成以上!  

这就都是利润啊!  

然而,现在,襄邑县的官吏,却在闸口设卡,似乎是要征税…  

这要是坐实了…  

就是明目张胆的对抗朝廷,对抗天子!  

襄邑到京城,已经不过百余里,快马一天就能来回。  

所以…  

他们这是在天子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啊!  

想到这里,杨汲就站起身来,对左右道:“且与某出去看看…”  

“记住,不要说话!”  

“诺!”  

若能亲眼看到,襄邑县的官吏们抗旨的场面。  

那回头给天子写劄子的时候,就可以趁机披露,证明自己哪怕是在旅途上,也时刻关心并研究着天子的政策、法令。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