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七百九十三章 蒲宗孟的誓言

第七百九十三章 蒲宗孟的誓言(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南丰!  

我心中,只有一个老师,那就是南丰先生曾公!  

而大胡子这个人,就喜欢陈师道这样的学者。  

反而越喜欢他,在整个元祐时代,都在不断向朝廷推荐此人。  

但,苏轼不会想到,他的喜爱很快就变成了对陈师道的毒药。  

绍圣时代,新党上台反攻倒算,陈师道因为和苏轼的关系,被打入元祐旧党,直接被罢官。  

而本来,陈师道应该有远大前程的——他是曾巩的学生。  

而曾巩和王安石的关系还用多说吗?  

所以,蒲宗孟去见陈师道很合理。  

因为陈师道既是曾巩的学生,也是苏轼兄弟的好友。  

而蒲宗孟的女儿,嫁给了苏辙的儿子苏过。  

他们是姻亲!  

就是…  

“蔡卞什么时候到的徐州?”赵煦好奇的问道。  

“本月辛卯…”  

赵煦算了一下,辛卯日是初十。  

也就是说,在章惇父亲的丧报入京后的第二天。  

那时候蔡卞肯定已经知道了章惇要守孝了。  

就听着石得一继续道:“探事司有报,蔡发运在去徐州前,曾至江宁,拜谒了王司空…”  

赵煦抿了抿嘴唇,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  

如今王安石在江宁兴学,创办江宁书院。  

身为女婿的蔡卞,前去拜谒泰山,顺便带外孙、外孙女们给外公磕头合情合理。  

更不要说,赵煦暗中派人知会过蔡卞,要求蔡卞为王安石办学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便利。  

于是,赵煦问道:“蔡卞什么时候去的江宁?”  

“三月下旬!”石得一答道。  

赵煦闭上眼睛。  

三月下旬吗?  

也就是说,差不多是苏州的章俞去世后不久,他就到了江宁。  

搞不好,他是得到了章俞去世的消息后,就动身前往江宁问策。  

再把蒲宗孟的事情串到一起…  

蒲宗孟奉旨回京述职…走到半路,掉头去了徐州,见了陈师道和蔡卞,也可能见了宋用臣。  

然后,他才从徐州入京。  

算算时间,起码在徐州前后停留了七天,然后才慢悠悠的入京。  

搞不好,还在路上观望了京中风声。  

说不定,他还知道张敦礼案。  

不然,为什么张敦礼案刚刚结束,他就入京了?  

这些熙、丰宰执,都是人精啊!  

赵煦想到这里,就问道:“蒲学士如今何在?”  

“方到吏部报到,如今当在都堂。”  

“嗯!”赵煦点头,问道:“两宫慈圣可知此事?”  

“知!”  

“我知道了,待蒲学士的乞见劄子送来,就让通见司送入宫中!”  

“诺!”  

蒲宗孟站在都堂的壁照前,看着壁照上的刻画的怪石奇树,略微有些出神。  

“学士,申国公有请!”一位都堂吏员,来到他面前,拱手请到。  

“有劳!”蒲宗孟微微颔首,然后看向来人,却是一个他不认识的都堂官员,这让他稍微有些恍惚。  

他忍不住问道:“足下,是近年来才来的都堂吧?”  

后者低着头答道:“不瞒学士,下官是元祐元年六月,由开封府推荐,经都堂考核,康国公用印后,特招入都堂,为都堂吏…”  

“足下旧是开封府吏员?”  

对方羞涩的答道:“回禀学士,正是如此!”  

蒲宗孟顿时感慨起来:“那足下,当是良吏!”  

都堂的阙有多难拿?  

蒲宗孟是有深刻印象的。  

毕竟,宰相门前七品官。  

而都堂的官吏,日夜和宰执相处,哪怕只是个无品的胥吏,只要他愿意,外放起码能当一个选人。  

对方却是面朝皇城方向拱手:“此皆皇恩浩荡,允我等小吏以登天之阶!”  

蒲宗孟楞了一下,想起了他听说过的开封府公考之法。  

他在亳州,曾有意效仿,奈何亳州地方,豪族林立,犬牙交错。  

尤其本地还有着一尊真佛——高氏!  

虽然,都是高氏旁支。  

真正的高氏外戚嫡系们,都在汴京城。  

但,佛祖座下的沙弥,就算不是菩萨,那也是罗汉、金刚啊!  

不意,开封府吏员,能有进入都堂的途径了?  

这就是他的知识盲区了。  

对方见着蒲宗孟的神色,便与之解释了起来。  

蒲宗孟听完对方的解释,心下慨然,对着福宁殿方向拱手道:“真乃明主圣君也!”  

这却是韩绛去年在都堂推的吏员黜罢改革。  

根据韩绛的规定,都堂吏员,若犯了错误,屡教不改,经执政签押,是可以黜罢的。  

也就是开除!  

开除之后,都堂再从开封府、街道司、店宅务等在京有司里,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补充进都堂。  

同时,这些有司,每年都有一定的名额,可以向都堂推荐人才。  

这个改革一举打破了都堂吏员的生态。  

过去父死子继的世袭职位,如今已成为了无数人盯着的香饽饽。  

再也没有人敢阳奉阴违,也再没有人敢和都堂宰执叫板了。  

无论新党、旧党的大臣,都是深感舒服。  

在这都堂办事,也是越发的畅快。  

“神京已非当年!”蒲宗孟在心中感叹着,忍不住的想起入京的见闻。  

整洁的街道,秩序井然的道路,井井有条的人流,还有拿着棍棒执法的街道司吏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