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八十三章 尊号

第六百八十三章 尊号(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元祐元年十二月丁酉(十三),兴龙节。  

天刚蒙蒙亮,赵煦便被人唤醒,此时,漏刻刚好五更。  

「妾等恭祝官家,千秋万寿…」  

赵煦才睁开眼,清醒过来,文熏娘、孟卿卿、狄蔷三女,便带着大内的女官们,集体伏拜于御前上寿。  

赵煦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没有做任何表态,也没有做任何赏赐。  

这是因为,他如今还在凉阴(守孝)中。  

所以,外朝的一切庆典都已取消。  

包括,两府大臣提前前往大相国寺,为他祈福。  

也包括在京寺庙道观为他开道场、。  

只保留了命福田院,施给汴京孤寡米面、石炭及医药的传统。  

而在宫中,女官、内臣虽可以道贺。  

但他不能回应。  

这是孝道!  

女官们上寿之后,就是李宪率领的内臣们上寿了。  

赵煦依旧是不表态不回应。  

等到众人再三上寿后他才答道:「今日兴龙节,朕思皇考之圣德,念祖宗创业之艰难,当法仁祖故事,以俭素为要!」  

于是,左右再拜,皆呼:「陛下千秋万寿!」  

这个时候,文熏娘、孟卿卿与狄蔷三女,分别捧着今日赵煦要穿的常服、帽子与腰带上前,为其更衣。  

衣是青澜衫,腰带是青布带,帽子是斜巾垂帽。  

都是很普通的东西,用料也是很寻常之物。  

这是仁庙当年的规矩,意在为天下表率。  

更衣完毕,三女便服侍赵煦盥洗。  

盥洗完毕,天色已经开始渐渐明亮。  

两宫这时从侧门入内,带来早膳,与赵煦同用。  

此时,是黎明前三刻。  

用过早膳,赵煦就在两宫簇拥,御龙直的护卫下前往紫宸殿。  

大宋诸殿,都自有其用途。  

像大庆殿,就是大典专用,除了每年正旦日会启用一次外,其他时候,每次启用都意味着发生了大事。  

譬如册封皇太子,也譬如受降礼、明堂礼。  

而文德殿,则是皇子、妃嫔受封之地(过去还有天子正衙礼和每月的入閤仪式,但元丰改制全部废掉了)。  

这紫宸殿,则是五日百官大起居、接受天下祥瑞、郊祭礼成后的贺殿,还有就是天子圣节的典礼举办地。  

今日是圣节,自是在紫宸殿。  

从保慈宫一路穿过御道,来到紫宸殿上。  

这个时候,天色已明,晨曦的曙光在地平线上绽放,皇城的灯笼开始熄灭。  

按现代时间,大概在七点左右。  

恰好就是大宋早朝在冬季开始的时间——夏令的话,会提前到四点半。  

当两宫簇拥着赵煦从紫宸殿的侧门进入的时候。  

拿着净鞭的内臣,已挥动净鞭。  

空气被撕裂。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升殿矣!」  

殿中内外,早已列班等候的群臣,乌泱泱的伏地而拜:「臣等恭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升殿临朝!」  

这个时候,赵煦刚好坐到御座上,两宫则在身后的帷幕中坐下来,帷幕被放下。  

「卿等免礼!」赵煦轻声说着,看向他面前的壮观景象。  

此时,天色虽渐明,但紫宸殿上的烛台依旧在燃烧着。  

在他的视角看去,从紫宸殿上一直到殿外的广场上,乌泱泱数百名穿着绿袍、绯袍、紫袍的文武大臣、宗室、外戚、勋臣,皆俯首而拜。  

更有着来自各国的贺使,带着使团成员,在殿外遥相跪拜。  

即使赵煦上上辈子,已习惯于此,依然难免心神摇动,有些飘飘然,生出天下尽在掌握,四海可以随自己心意而动的错觉。  

微微吁出一口气后,赵煦恢复清明。  

这个时候,一直站在御前,代表赵煦传话的冯景,已将赵煦的旨意,大声传递了出去。  

群臣三拜之后,各自起身,由韩绛、李清臣以及赵宗晖、曹佾,各自率领文武、宗室、外戚勋臣分班而立。  

帷幕内的太皇太后,在此时吩咐着她身边的粱惟简:「梁押班,宣诏吧。」  

「诺!」粱惟简再拜后起身,捧着昨天晚上,两宫命学士院草拟的诏书,走出帷幕,来到御阶前,然后清了清嗓子,大声道:「太皇太后、皇太后慈旨,百官恭听。」  

群臣集体持芴拜道:「臣等恭闻慈圣旨意。」  

粱惟简于是摊开写在黄麻纸上的诏书,站在御阶上,对着殿上群臣大声念诵:「门下…」  

群臣肃然。  

因为这是大诏!意味着有大事发生了!  

而知情者,则微微颔首,看向帷幕中的两宫,对于两宫不恋权的高风亮节深感钦佩。  

而几个投机者,则在心中叹息一声,感觉错过一个亿——两宫若恋栈,那就是他们表演的时候了。  

可惜了!  

粱惟简在稍作停顿后,继续念道:「老身闻:古者帝王朝朝夕夕,未有旷日不朝者…」  

「自先帝奄弃天下,老身与太后,受先帝之托付,蒙祖宗之庇佑,垂帘听政,代君处分军国事…」  

「今,皇帝渐长,睿智发乎天资,神圣出于天授,临朝以来,法度肃然,人臣咸服,海内归心…」  

「独念皇帝春秋少,未能待旦,老身与太后,勉为垂帘…」  

「自今日后,军国事及拜除,宰臣可于福宁殿请旨后施行!」  

等粱惟简念完,无论是殿中还是殿外,群臣呼啦啦的集体下拜:「太皇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