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六十六章 太学教导主任程颐

第六百六十六章 太学教导主任程颐(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赵煦等到宗泽,断断续续的用着颤音,报完了家门。  

他才微微颔首,道:“朕知道了!”  

“卿当在太学,用心于学业,博览广识,不负朕望,不负天下,要立志以为社稷栋梁而读书!”  

如今,虽还没有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  

但新旧两党在思想层面的激烈交锋,却还是将许多进步的思想,扎根于士大夫们的心中。  

而进步的思想,只要出现,并赢得第一批拥趸。  

就会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开去。  

最典型的,就是王安石当年,首倡将政统与治统分开对待。  

政统归皇帝,治统归宰执。  

实际上就是要搞虚君,垂拱而治的那一套。  

一开始,无数人痛骂不已,纷纷抨击此等歪理邪说,实乃颠倒纲常,祸乱天下之说。  

但是,在十多年后的今天,你猜怎么着?  

为君之道,赏善、罚恶、任人——司马光。  

天下治乱系宰相,为君之德责经筵——程颐。  

当然,这些家伙是死都不肯附会王安石的政统、治统分离思想的。  

所以,他们从故纸堆里翻出来一个东西包装了自己的学说——内圣外王。  

内圣——君道,外王——宰执之道。  

陛下您啊,做个好圣人就是了。  

那些脏活、累活交给俺们大臣来就行了!  

于是,现在的新党、旧党,就都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虽然他们自己觉得,是两个概念,且坚持自己的才是圣人的真意,对方是在扭曲圣人经义。  

在孟子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不要看新党推崇孟子,旧党普遍非孟、疑孟。  

但仔细看看旧党的论述就会知道,他们最后还是口嫌体直正的抄了新党的主张。  

是故,孟子去年封公入祀,旧党大臣们虽然私底下扭扭捏捏的非议了好久。  

但在公开场合无人反对。  

这些都是时代的进步特点。  

故此,赵煦嘱托宗泽,不要辜负他和天下,要立志为了成为社稷栋梁而读书,是符合当代的人文特点的。  

宗泽听着,连忙再拜稽首:“诺!臣谨奉德音。”  

赵煦嗯了一声,道:“朕明年开春,会再来一次太学,到时候,朕要亲自考较太学诸生经义。”  

“卿当努力!”  

“若届时,卿能通过考试,朕自当赐卿一场造化。”  

是的!  

宗泽,朕给你一個老师——吕惠卿!  

而吕惠卿,就是历史上,最早发现并提拔宗泽的人。  

宗泽当即顿首:“诺!”  

大宋士大夫们读书就是为了功名。  

这也是朝廷鼓励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且下去安心读书罢!”  

“诺!”宗泽再拜,就要起身退下。  

赵煦却在这个时候叫住了他,嘱咐道:“卿有空可以去对面的武学、算学还有开封府走动走动。”  

“若有兴致,专一制造军器局,卿也可以去看看…”  

宗泽愣住了。  

武学、算学什么的,他一个太学生,自然可以去。  

但专一制造军器局…  

这可是人尽皆知的天子家产,由天子家臣沈括执掌。  

等闲人轻易接近不得。  

更不要说深入其中了。  

赵煦已看向在自己身边侍奉着的冯景,吩咐道:“冯景,给宗俊士准备造一块铜符,再与沈括打个招呼,宗俊士可随时出入专一制造军器局!”  

“诺!”  

宗泽当即顿首:“陛下厚爱,臣愧不敢当…”  

赵煦笑道:“朕可不是只为爱卿一人!”  

“朕明日会下诏,太学内舍生以上,可自由出入武学、算学、律学,并旁听诸校讲学。”  

“此外,在京诸司,内舍生以上,皆可呈文申请参观、游览…”  

依三舍法,太学设三舍:外舍、内舍、上舍。  

三舍生次第依考核而迁舍。  

其中,外舍额定两千人,内舍三百,上舍一百。  

内舍生以上,就有特权了,可以被视作统治集团内部的成员。  

但窝在太学读死书,显然是很难培养出人才的。  

只有让太学生们在校期间,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活动。  

才可能培养出人才来。  

这是赵煦在现代的经验,也是他反思了上上辈子绍圣兴学的教训总结出来的。  

至于这些太学生会不会捣乱?  

放心好了!  

太学生们在校期间,有两种考试。  

一考行,一考艺。  

行就是品德言行,艺就是文章经义策论。  

所谓两优,就是行艺皆优。  

所以,大宋的太学生才会那么有精神!  

但这么有精神的太学生,却一直窝在太学里,天天皓首穷经,赵煦都快急死了。  

所以,他的安全需求一被彻底满足。  

他立刻就奔着太学来了。  

见宗泽都只是附带的,用宗泽为突破口,带动太学生们走出象牙塔,接触现实社会,并参与其中,然后再从中挑选出堪用的、符合自己要求的人培养,这才是赵煦真正的目标!  

送走宗泽与黄裳。  

赵煦便命人招来了陆佃。  

陆佃进了御所拜手问安之后,赵煦就命冯景给其赐座。  

等他坐下来后,赵煦就问道:“陆先生,黄司业将要赴任西京,但国子监不可无司业。”  

“未知先生,可有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