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五十七章 封建专制帝王的自我修养

第六百五十七章 封建专制帝王的自我修养(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何回应?”向太后问道。  

赵煦道:“圣人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向太后念了一句佛号,道:“还是六哥想的妥帖。”  

这种乱臣贼子的请求,大宋朝廷回应一句,都属于是礼乐崩坏会给乱臣贼子以机会。  

桑家瓦子,里瓦。  

此时,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哪怕冬夜寒冷,可那悬在瓦肆、勾栏前的那一盏盏的,用竹叶为灯罩的红栀灯,依然照的往来行人,热血沸腾!(注1)  

耶律琚行走在其中,耳中充斥着喧哗鲜活的各色声音,鼻腔里嗅着的是烟火气息。  

只有走在这里,耶律琚才真正觉得,自己活了过来。  

与这里相比,上京城的夜晚太寒冷,太孤单。  

南京城内虽有夜市,但小的可怜。  

西京大同府,更干脆不过是一个乡下的集市!  

远方传来了尖锐的呼啸声!  

耶律琚抬起头,便看到那远方的汴河堤岸上,一道道的闪耀的火光冲天而起,然后在空中次第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那是?”耶律琚问着陪同他的刑恕。  

“刘官人,有所不知此乃汴京近来兴盛的一种庆典用品,名曰:烟花,乃是如今京中庆生专用之物。”  

耶律琚瞧着,啧啧称奇,问道:“此物作价几何?”  

他已经动心了。  

这种好玩的东西,若能采买一批回去,孝敬宫中皇后娘娘、贵妃娘娘。  

两位娘娘一高兴,他的位置就稳了。  

刑恕微笑着摇头:“刘官人有所不知,此物只在汴京烟花所有售。”  

“而烟花所,只对在京文臣朝官以上、武臣大使臣以上开放!”  

“便是外郡入京官员,想要采买,也需一位在京官员具结担保。”  

耶律琚听着,遗憾不已。  

刑恕看着笑而不语。  

那汴河堤岸上的烟花,是他命人特意选在这個时候燃放的。  

就是故意给耶律琚看的。  

当然了,他也没有撒谎。  

在坤成节后,官家就命开封府街道司设立烟花所,专营烟花售卖。  

而且,限定了购买者的身份——在京文臣朝官以上,武臣大使臣以上,不在京者,则需要转运、提刑、常平的正贰官。  

除此之外的采购,都需要具结担保。  

本以为,这烟花的销售会很惨淡。  

却不料,这种限制反而激发了烟花所的销售。  

每天都有人拿着朝官、大使臣甚至是待制、遥郡的具结担保状去烟花所申购。  

最便宜的十贯钱一个的烟花,他们是闭着眼睛买。  

最贵的百贯一筒的烟花,也经常被人买空。  

烟花所一个月销售额就达到了十几万贯!  

而原因,现在已经出来了——很简单,为了攀比!  

加上限制后,烟花成为了彰显家门贵贱的一种途径。  

你家长辈生辰能放烟花,说明你家能请得动一位至少文臣朝官/武臣大使臣的靠山来具结担保。  

放的烟花越多,放的烟花越好看,说明你的关系越硬,靠山越强!  

这门第一下子就分出来了。  

于是,这烟花就成为了和香药、贡茶一般的社会名片。  

京中商贾,只要财富达到一定级别的,就不能没有!  

最妙的是——香药数量有限贡茶更加稀少。  

但烟花所的烟花,却是可以从专一制造军器局中源源不断制造出来。  

所以,汴京城的豪商不买都不行。  

你不买,招来的祸患是无穷无尽的——你家长辈生辰没有放烟花?  

那就说明你家连个文臣朝官/武臣大使臣都请不动!  

汴京城里的秃鹫们,一下子就闻着味过来了。  

自坤成节后,汴京城已经出了好几个类似的事情了。  

所以,这烟花销售非常火爆。  

专一制造军器局都不得不扩大火药司的规模,加班加点的生产。  

连带着,市面上的硝石、硝土以及硫磺价格也涨了。  

好多百姓家的厕所、鸡圈、猪圈,开始能生钱了。  

所以,这个所谓的限制,其实是一种促销手段。  

就像刑恕现在对耶律琚所说的说辞一样。  

不吊起胃口来,如何让辽人高价买?  

耶律琚哪知道这些弯弯绕,他遗憾不已的看向不断在夜空中绽放的烟花。  

刑恕见他没问,也不提这个事情,而是问道:“官人,此番与官人同来的那个李官人是什么情况?”  

今天下午的时候,宋辽两国,就已经在都亭驿谈判过一次了。  

结果,那个副使耶律俨,在谈判过程中,总是抓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纠缠不清。  

与之前几次,与耶律琚搭档同来的那些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耶律琚听着,顿时哼哼起来:“这小人,就是我家里那几个老家伙派来捣乱的。”  

耶律俨属于是萧兀纳、梁颍、王观等清流士大夫的一派。  

这一派在魏王(耶律乙辛)执政的时候,就自诩为国为民,经常与魏王唱反调。  

尤其是萧兀纳、梁颍这两个老东西!  

所以这一派和耶律琚所在的魏王一党,是天然的对立面。  

对他们这些魏王提拔、重用起来的北院贵族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偏他们这些人,现在还掌握了太孙、梁王的教育大权。  

萧兀纳、王师儒、赵孝严、耶律俨…这些人共同构成了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