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一十二章 御前会议(1)

第六百一十二章 御前会议(1)(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谏的事情。  

吕惠卿欠他两次了!  

韩绛楞了一下,他自知道官家是在替吕惠卿打掩护——河东的走马承受公事梁从易是去年才上任的。  

梁从易的哥哥,就是已经致仕的昭宣使、永州团练使、入内内侍省押班梁从吉(两人应该不是亲兄弟,属于被收养的义兄弟)。  

梁从吉是内臣之中被人认为是古之恶来、典韦一般的人物。  

其戎旅三十余年,好几次都被人射成了马蜂窝,属于在阎王爷那边反复横跳的人物。  

他的路子,更是内臣之中最狂野的。  

其出名,就是跟着文彦博平贝州之乱,所以和文家关系密切。  

此外,他还在五路伐夏的时候,救过高遵裕的命——高遵裕兵败,就是他带着最后一支有组织的宋军殿后、掩护被洪水冲的七零八落的宋军残部顺利撤回宋境。  

此战,梁从吉身被二十余创。  

据说战后是被人抬回来的。  

去年,新君即位,命李宪回朝述职,就是以梁从吉暂代的李宪职位。  

其后,梁从吉也被调回汴京,去年年底进昭宣使,拜永州团练使,随后以入内内侍省押班致仕。  

当今官家赐宅于汴京新城咸宜坊!  

咸宜坊什么地方知道不?  

亲贤宅就在其中!  

亲贤宅里住着谁?二王啊!  

将梁从吉这样一个公认为古之恶来、典韦一般的内臣宿将,安排到咸宜坊干嘛的,还用问吗?  

其弟梁从易是谁的人,也就不用思考了。  

便只听官家接着道:“另外,河东经略使也在本月戊辰(初一),上实封状与朕,谈及河东出兵。”  

“河东经略言,其率兵两万,征讨西贼,除了牵制西贼左厢兵马,使其不得支援西贼宥州等路外,亦是循皇考元丰六年,所准河东扰耕故事。”  

韩绛低着头,奏道:“即使如此,吕惠卿劳师动众,靡费亿兆,却无所建功也是事实!”  

“然而,其却上报朝廷,为诸将请功…”  

“老臣以为不妥。”  

赵煦微笑着,道:“相公且先坐下来说话。”  

吕惠卿的河东路,自八月庚戌(25),从葭芦寨、吴堡以及府州誓师出征,兵分两路。  

一路由吕惠卿亲领,过黄河向西,经宁西峰,直趋明堂川,欲寻西夏左厢主力会战。  

另一路,则由知府州折可行等统帅,出府州、麟州,过宁星,直取窟野河。  

两路大军,浩浩荡荡,一路大张旗鼓。  

然而,西夏的左厢监军,似乎换了人。  

而且,是一个用兵老辣的老将。  

暂时还不知道其名字,但其用兵无比谨慎,在得知河东宋军大举出兵后,立刻收缩。  

其基本放弃了宁西峰以东的所有寨堡、土地,将兵力收缩到以明堂川为核心的横山地区。  

这就是要诱敌深入,拉长宋军的补给线,然后利用西夏的骑兵优势,反复打击宋军后勤,甚至再来一次类似好水川一样的围歼。  

所以,吕惠卿在扫荡到宁西峰一带,也没有发现西夏军队的痕迹后,就果断率部后撤并向北渡过窟野河,与从府州出来的折可行会师,然后缓缓后撤,退回窟野河的东岸。  

到九月戊辰,行动结束。  

根据吕惠卿的实封状报告:前后凡六日,率军过两百里,毁贼寨堡十余,有二十余大小羌部归义,获丁壮妇孺三千,牛羊牲畜数千。  

而吕惠卿本人,并没有宣布战争结束。  

而是依旧命军队在窟野河、葭芦寨、吴堡等地待机。  

用他的话说,就是牵制西贼左厢,择机再战。  

吕惠卿此番出战,有没有问题?  

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当然没有问题。  

甚至,值得称赞、褒扬!  

也符合吕惠卿这个人用兵的手法——自其出外以来,他在军事上,就一直是秉持着消耗西贼的战略思想。  

他压根不在乎斩获,只在乎在消耗中,能够耗掉党项人多少财富。  

尤其是在河东的这几年,他年年准时出兵扰耕。  

其战略思想就是,用大宋的钱帛来和党项人对烧。  

看看谁的钱多、粮多。  

在战略上来说,这当然没有问题。  

可军事,从来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问题。  

军事、政治,自古就不分家!  

吕惠卿大举出兵,却一无所得,只烧了西贼十几个寨子,拐了三千多号羌人就退回了葭芦寨。  

他的敌人,能放过他?  

于是,其军报一入朝,御史台就第一时间挑起来,开始猛烈弹劾。  

哪怕赵煦发动汴京新报给他洗地,也洗不动。  

没办法!  

吕惠卿这一战的意义,只有真正懂宋夏战争相持的人才看得懂。  

至于朝中大臣,有没有懂的?  

肯定有啊!  

韩绛、吕公著,都是这方面的专家。  

然而问题在于,韩绛、吕公著凭什么帮吕惠卿说话?  

就算他们肯,别人肯信吗?  

他们两个但凡敢在这个问题上,给吕惠卿说半句好话,就等着被人扣帽子吧。  

奸相、结党、袒护…  

乌鸦们会穷尽所有词汇,将他们和吕惠卿绑定在一起。  

宫中两宫就一直很讨厌吕惠卿。  

若不是赵煦在中间加以游说、解释,又拉上了郭逵、李宪、梁从吉这些知兵的老将一起,拿着沙盘在宫中给两宫解释吕惠卿这一战出兵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