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八十八章 闻战则喜(1)

第五百八十八章 闻战则喜(1)(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的这个小娘子,完全戳在向宗回的审美上,不止身姿婀娜,面容姣好,还会吟诗作赋,说起话来更是娇滴滴的,让人听着便生出怜惜,于是,得享专房之宠。  

这不,不到半年,就已经怀上了。  

包顺很会做人,见到此景,便收其为义女,还派人敲锣打鼓的送了一笔嫁妆过来,将杨氏的出身洗白了。  

杨氏悄然坐到了向宗回身边,低声道:“官人,奴家义父今日要来拜见官人,官人忘了吗?”  

向宗回一拍额头:“瞧我这记性,几误了拜见泰山的正事。”  

包顺既然这么懂做人,向宗回自然也晓得给面子。  

私底下,见面就叫一声泰山大人,礼数上更是做的分毫不差。  

于是这一来二去的,向宗回现在和包顺,几乎就差拜把子了。  

半个时辰后,向宗回在自己的官邸后宅,见到了包顺。  

包顺不是一个人来的。  

而是带着七八个熙河路的豪羌首领一起来的。  

见了向宗回,这些人就躬身一礼,用着带有浓厚西北口音的正韵道:“下官等,见过公事!”  

在这熙河路待久了,向宗回别说是带了口音的正韵了。  

他现在连吐蕃话、党项话都能听懂不少。  

于是便一个健步上前,对着包顺拜道:“泰山折煞小婿了!”  

然后对着其他人道:“诸公请起,请起。”  

包顺见着,笑意盈盈的捋了捋胡须。  

其他羌部首领,则都对他投去羡慕的眼神。  

没办法!  

在如今的熙河路,虽然理论上,权力最大的是经略安抚制置使赵卨。  

但在这些羌人眼里,地位最崇高的,还是这熙河兰会路边防财用司的两位国亲。  

一个是当朝太皇太后的亲侄子,一个是当朝皇太后的亲弟弟。  

都是汉家阿舅的亲戚!  

何况,两位国亲,还握着大家的钱袋子。  

无论是卖马与朝廷,还是即将要收获的棉花,都得经过这两位国亲的手。  

向宗回带着包顺等人,进了内宅后院的厢房。  

命人奉来茶水、点心。  

然后,他就问道:“诸公今日来此,未知何事?”  

向宗回这话一出口。  

包顺等人就互相看了看,然后一个黑瘦的中年羌部首领就道:“不瞒公事,下官等此番冒昧登门,乃是想求公事给个恩典。”  

“嗯?”向宗回眯起眼睛,看向那人。  

他认得此人,乃是马藏家的首领。  

今年三月,率部两千,从那青唐高原归义而来,还是向宗回亲自带人迎回来的。  

迎回来,就安置在河州居住,然后上禀朝廷,经当今天子批准,枢密院奏复,中书舍人草制,于五月敕为马藏族本族都军主。  

向宗回甚至还记得,敕书的内容呢:生长边疆,服习风化,裔俗推尔拳勇,帅路称尔材质…俾率土豪,祗膺章宠,益报忠良!  

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  

因为他就是靠着迎马藏族入熙河的功劳,加上太皇太后圣节推恩,改四方馆使、明州防御使。  

这就是横行官了!  

而他今年,才三十五岁!  

三十五岁的实权横行官!  

除了他向宗回还有隔壁的高公纪,国朝还有谁?  

因此,向宗回难免对马藏部颇有好感。  

那马藏族的首领起身拜道:“下官等听闻,经略相公,已发了军贴,欲于兰州、会州、河州等地防秋?”  

向宗回点点头,道:“确有此事!”  

那马藏族的首领当即道:“我等归义之民,虽久在化外,但一颗报国之心,却是无比炽热!”  

“如今,经略相公发军贴,却未发到下官家中…”  

“难道是因为下官对朝廷,对天子的忠心还不够吗?”  

他为来熙河路这里种木棉,可是把青宜结鬼章得罪死了。  

结果,现在大宋这边要防秋,居然不叫上他?  

他心里面能平衡吗?  

不能!  

高原上,还有二三十万受苦受难的羌人、吐蕃人,在等着他去解救呢!  

只是想起那些过去经常抢牧场、牲畜、农奴的‘同族’,至今还生活在青宜结鬼章这个被佛唾弃,为菩萨不喜的佛敌手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他就彻夜难眠,辗转反侧。  

于是在佛前发誓,必救他们于水火。  

让他们来大宋共沐天子仁政!  

但,官府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点兵的时候,居然不带他!  

真是岂有此理!  

其他包顺带来的羌部首领,也都纷纷点头,道:“是啊!是啊!”  

“吾等自归义以来,以发誓为大宋忠臣,为天子鹰犬。”  

“经略相公,怎么能因为我们还没有户籍、版册,就不点我们的兵?”  

即使不算其他。  

单单是保丁上番,每天两升米和一十六个铜钱的收入,对他们这些刚刚从高原或者横山那边‘归义’的苦哈哈们来说,是一笔巨款。  

像他们这样的部族,族中青壮多则千余,少则数百。  

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  

何况,出去‘解救受苦受难’的同族,还关乎到明年,大家能不能开垦出足够的土地,种上足够多的木棉!  

所以必须告状!狠狠的告状!也必须维权!狠狠的维权!  

向宗回见着顿时笑了起来,道:“赵相公发军贴,大点熙河兰会路保甲。”  

“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