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怎么穿老刘家的衣服?

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怎么穿老刘家的衣服?(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张方平的话。  

什么情况?  

冯京猛然醒觉过来,抬起头,看向他身前的张方平,暗骂一句:「老匹夫!」  

为什么?  

因为冯京发现,自己好像被张方平坑了。  

因为张方平的这一席话,直接将他架在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地方——他前头才奏请两宫慈圣,要去他老丈人那里请来当年老丈人在青州赈灾时总结写下来的《青州赈济策》作为蓝本来主持淮南安抚。  

结果,张方平立刻跳出来,请求两宫等待官家醒转,再请旨,有了旨意大家再按照官家的旨意来商议,怎么做这个事情。  

换而言之,张方平是踩着他冯京冯当世在这边演忠臣!  

张方平是忠臣的话,那他冯当世是什么?女干臣吗?  

冯京顿时冷汗淋漓。  

他虽然没有听过‘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这句话。  

但是,赵官家们敏感多疑的性子,他还是清楚的。  

这要是因此得罪了那个小官家…  

冯京赶紧缩了缩脖子,再不敢出声。  

但有个事情,他有些搞不懂了。  

当今官家,聪明、仁圣、宽厚之名,天下皆知。  

他也听说过,这位少年天子的诸多事迹。  

可问题是…  

这是救灾呀!  

而且,涉及淮南路这样的卡在大运河关键节点的地区的救灾大事。  

不是汴京城里过家家。  

这些宰执大臣、元老重臣们,就愿意跟着小官家的指挥棒转?  

他们不怕出问题吗?  

还有文彦博,为什么不出声质疑?  

当年六塔河的教训还不够吗?  

赵官家们一拍屁股就做出来的决定,害死了那么多人,还不够?还要跟着他们瞎胡闹吗?  

冯京是亲身经历,并参与过当年的六塔河之议的。  

他也是亲眼看着,欧阳修等反对回河的大臣们,在御前据理力争,甚至摆出了数学模型——然欲以五十步之狭,容大河之水,此可笑者,又欲增一夫所开三尺之方,倍为六尺,且阔厚三尺而长六尺,自一倍之功,在于人力,已为劳苦。云六尺之方,以开方法算之,乃八倍之功,此岂人力之所胜?是则前功既大而难兴,后功虽小而不实。  

然而,仁庙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就是要一意孤行,终于酿成了延绵至今的大祸!  

黄河直接决堤,咆哮着变成了二股河!  

而当今天子,虽然聪俊,但在赈灾、救灾的事情上恐怕也未必能聪明到哪里去。  

证据就是——先帝也在回河上栽了大跟头!  

熙宁回河,再次重蹈六塔河的覆辙。  

河北至今,依然没有恢复元气!  

先帝尚且如此,先帝教出来的小皇帝,还能强到哪里去?  

所以…  

现在是什么情况?  

冯京真的有些不懂了。  

他哪里知道,元老宰执们,之所以肯相信赵煦,并且一致要求,要等他醒来,得了指示再来商议这个事情。  

这是有原因的。  

在过去的这一年半的事件里,赵煦一直在朝中表现出了极为合作、且愿意听得进意见的姿态。  

只要是他在场的听政,不管什么事情,他也愿意听一听不同意见,然后请大家议一议。  

甚至,还在执政难产的时候,发明出了宰执提名,待制以上大臣廷推的政策。  

将大宋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国策,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反倒是两宫,特别是太皇太后,有时候会依着自己的脾气,一意孤行的做事,实在是有失士大夫之心!  

其次,则是赵煦已经在相关方面,出了成绩了。  

去年河北清淤,就做得很好,可谓成绩斐然。  

特别是东流道,经过清理后,今年一年,黄河都很安静——虽然这与上游降水减少有关。  

但成绩就是成绩!  

而今年,宋用臣再次挂帅率军南下救灾,也同样做出了成绩。  

只花了两百万贯,就基本稳定了淮南,特别是大运河这条动脉。  

皇帝肯听劝,还特别愿意征求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  

同时,他在这方面还有成绩。  

不请他出来难道在这里听两宫拍屁股做决定?  

当年的六塔河,可差点没把大宋干崩!  

无论是宰执,还是元老,都不希望再来一次了。  

但冯京在七月中旬才入京,哪里知道这些事情?  

好在,文彦博见他的模样,就悄悄的对他轻声提醒了一句:「当世啊,若想留在朝中,以后还是要少说话,多做事。」  

和其他人不一样。  

文彦博在一开始,就感觉味道很不对!  

他现在严重怀疑,当朝的官家,在穿老刘家的衣服,而且还是汉高祖、汉太宗、汉昭烈帝的衣服。  

尤其是今天,这一场好哭。  

怎么看都像是汉昭烈帝的基操。  

不过呢,文彦博会将这个事情,埋在自己心里面,带到棺材里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