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六十七章 寿宴(3)

第五百六十七章 寿宴(3)(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别说士大夫们不答应了,赵官家也不会答应!  

女户?!  

得少生好几个孩子!  

于是,在大宋,单丁户、女户和赘婿是一个待遇。  

都是官府疯狂盘剥的对象。  

每次加税,首先会加在这些人头上!  

想躺平?没门!  

韩绛改革青苗法和免役法,就是拿着这些人和僧户动刀子,疯狂给他们上压力、加税。  

就是逼着这些人,做出选择。  

也正是因此,一个主动选择不改嫁,而是留下来,抚养年幼的小叔子,将之拉扯长大,教育成人,崔氏的形象,瞬间就丰满起来。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更是赞叹连连:“竟有如此贤妇。”  

“朝廷当要褒奖才是。”  

其他人也都是若有所思。  

因为现在的政治情况,有些特殊。  

少主临朝,而且这个少主已经得到了广泛拥戴。  

于是,朝野内外,都对孤儿、遗孤很敏感。  

司录司那边,甚至喊出了——不可让一个受托孤儿,因饥寒而死的口号。  

没办法,这样的事情,在现在,只要出了,就是天大的政治事情。  

从上到下的人,只要擦边,都可能被卷进旋涡里。  

因为当朝的少主,很可能会在心里面多疑——他是孤儿,朕也是孤儿,你们能这样对他,会不会也这样对朕?  

天威无常可没有人敢拿着自家的户口本,来赌一下皇帝会不会对这样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起码否则司录司检校库的官员不敢。  

所以,如今的开封府司录司检校库,成为了汴京城最清廉、高效的单位。  

在杨文元的严厉监督下,以及御史台那边那些想进步都快疯了的乌鸦们隔三差五的检查下。  

司录司检校库,现在不说可以百分百做到,对受托孤儿及时查看。  

最起码,每个月派人复查一下,受托孤儿们的生活、学习情况是办到了。  

而此事,又进一步加强和强化了,朝野上下对赵煦‘对孤儿很敏感’的人设的认知。  

现在,赵煦说出包家的内情。  

自然,立刻就引发风暴。  

“原来如此…”两宫都在心里面想着。  

太皇太后于是问左右:“永嘉郡君何在?老身要亲自嘉勉。”  

“本宫更当亲自慰勉!”向太后也是动容的说道。  

当即就有人,立刻去请那位还在殿外待命的永嘉郡君去了。  

赵煦却微笑着,继续说道:“太母、母后,包孝肃家的贤妇,可不止永嘉郡君。”  

“哦!”  

“如今在殿上的这一位夫人,也不比永嘉郡君逊色。”  

两宫看向文氏,文氏赶忙拜道:“臣妇不敢当陛下赞誉,不过是遵家祖之教,在家相夫教子而已。”  

赵煦却是回头看了一眼文熏娘。  

在某种情况下其实现在在殿上的文氏与文熏娘很像很像。  

都是庶出,都是文彦博的孙女,也都是卑微如杂草一般默默生长的女子。  

但也都是很坚强的个性。  

文熏娘看到赵煦的神色,连忙低下头去。  

她其实压根没有见过,那位如今在殿上的‘堂姐’。  

她出生之前,对方就已经嫁出去了。  

在今天之前,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姐姐’。  

这就是大家族的庶出女子的命运。  

只能拼命求生,只能拼尽一切的保护自己。  

祈求自己能长大,然后嫁一个好郎君。  

原因?  

很简单——当今大宋社会,是一个父死诸子析产别户,同时保护女子财产继承权的社会。  

女子出嫁,可是要给嫁妆的。  

而且,嫁妆的数量,是有规定的——基本上,一般要达到将来分家的时候,儿子们分到的产业的七成左右。  

法律上,还规定了在室女的财产继承份额。  

所以,很多家庭,庶出的儿女,是过的很凄惨的。  

嫡脉那边会疯狂打压,极尽一切可能的迫害、羞辱。  

逼死了最好——这样,将来会少一个分家产的。  

某些地方,溺婴成风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士大夫们,将怀孕的滕妾送人,也有这方面的缘故——滕妾的子女,可都是有继承权的。  

不过,很显然,殿上的文氏与赵煦身边的文熏娘,又有很大不相同。  

以赵煦的观察来看,文熏娘在心里面,其实是恨毒了她的父亲的,证据就是她从未在赵煦面前提过她的父亲,问起家人,她总是:祖父大人如何如何…  

赵煦微笑着,继续说道:“太母、母后可能还不知道吧。”  

“殿上的这位夫人,乃是包绶的续弦,其嫁过去时,包绶原配留下了四个年幼的儿女…”  

“而夫人视若己出,一视同仁,悉心抚养,可谓贤德!”  

此话一出,满殿都是惊叹声。  

因为今天来的,都是命妇,也就是宗室、外戚、勋贵、大臣家里的正妻。  

这些人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  

自己万一不幸,留下的儿女被人欺负了怎么办?  

对她们来说,当然会想要一个像文氏这样的继任者。  

便是太皇太后与向太后,看向文氏的眼中,也充满了欣赏。  

“善!”太皇太后赞叹着,问道:“文氏…”  

“臣妇在…”  

“可有诰命?”  

“奏知娘娘,臣妇德行浅薄,无功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