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六十四章 见贤思齐

第五百六十四章 见贤思齐(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许其归兵符,献俘于宣德门下!”  

李宪当即再拜,转身去传令了。  

赵煦则看向了在自己右手边矗立着的两位西府执政,道:“知院!”  

李清臣立刻出列持芴拜道:“臣在!”  

“卿为本兵,当依法度,收兵符于枢府。”  

“臣恭遵旨意!”  

枢密院,掌的就是兵符、武臣的升迁除授以及选拔任用、调遣、换防、屯驻。  

自然,每次大军出征归来,交还兵符,都是枢密院收纳。  

不过,这样的事情,已经有数十年没有发生了。  

这是因为,中央禁军的腐朽、堕落。  

使得,大宋的野战部队,几乎全部集中在沿边各路。  

将兵法的改革,进一步加强了沿边地方军头的权力。  

假如不出意外的话,百年后的那些将兵法下的‘将主’,就会自然演变成新的藩镇军头。  

这就是历史的客观规律,也是封建王朝无法避免的事情。  

但是,现在,随着御龙第一将南征得胜,以及未来的全火器部队开始出现。  

中央再次将拥有可以决战,甚至是如同开国的禁军一样,能够威压四方的野战部队。  

在场的元老、宰执们,都是聪明人。  

他们看着远去的李清臣的背影,一个个若有所思,兴奋不已。  

此时此刻,哪怕是再迟钝的人,也看到了中兴的迹象。  

赵煦却是看向城楼下。  

看着燕达从狄咏手中,接过了代表兵权的兵符、印信,然后恭恭敬敬的转身,捧在手上,等待着李清臣前来接收。  

很快的,李清臣就穿着朝服,来到了燕达面前。  

他上前一步,依照唐代的故事,对着燕达拱手一拜,然后才郑重的从燕达手中,接过了兵符、印信,将之一一郑重的放入带来的玉匣中,这才面朝宣德门躬身三拜。  

随着李清臣完成了对兵符的回收。  

献俘礼,随之开始。  

狄咏的兵马,依次向前,列队来到搭建好的献俘台前,将带回来的战利品:交趾大将、大臣的首级、印信、甲胄、依仗等纷纷丢向了献俘台。  

狄咏更是第一个,高举着已经在广西各地宣首示众,已经风干的李常杰的头颅,丢向了献俘台。  

而在这个时候,礼部的官员们,引领着来朝谢罪的交趾王弟崇贤候李太德来到了城楼上。  

当他亦步亦趋,持芴来到了赵煦身前十余步的地方,就被御龙直拦了下来,不能再前进了。  

李太德当即就跪下来,叩首拜道:“罪臣奉兄静海军节度使、交趾国王干德之命,拜谒陛下,恭祝陛下圣躬万福。”  

说着,他就深深俯首。  

赵煦居高临下,看向李太德。  

这是赵煦第一次,见到那位来朝的交趾王弟。  

不过,刑恕早早的就代表赵煦,与这位交趾王弟接触过了。  

同时,章惇、高遵惠、吕嘉问等,也都通过奏疏,和赵煦报告了交趾国中的情况。  

所以,赵煦对这位交趾王弟的兴趣不是一般大。  

“卿免礼!”赵煦微笑着。  

李太德微微颤颤,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罪臣不敢。”  

“朕赦卿无罪!”  

他这才起身,眼眶发红,泪珠打转,哽咽着道:“陛下厚德,于罪臣恩同再造…”说着就放声大哭,掩面而泣。  

赵煦嘴唇微微一抿,心中对此人的演技打了个差评。  

太浮夸了!  

不过…  

赵煦眯起眼睛来,想起了这位交趾王弟的背景和资料,也想起了刑恕对他的评价。  

知道,这个家伙恐怕是故意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根据多方报告,这位崇贤候,作为如今的交趾国王李乾德(宋人称:李干德)的弟弟,这么些年来,可一直是生活在重压和监视下的。  

因为,如今的交趾国王,不仅仅没有继承人。  

连女儿都没有!  

而李乾德今年已经三十岁了,三十岁的国君,没有子嗣,就只有这么一个弟弟。  

一旦其发生意外,王位毋庸置疑就会落到现在在赵煦面前的李太德身上。  

或者说李太德的子孙身上。  

交趾,号称小中华,论对中原的关心,不比辽国差。  

当年,熙宁战争,李常杰传檄大宋州郡,打的旗号就是来拯救被‘王安石邪法祸害’的百姓的。  

错非交趾人军纪败坏,到处烧杀抢掠,甚至干出了屠城的事情,尽丧民心。  

搞不好,郭逵南征的时候,要遇到麻烦。  

这说明人家对大宋这边的情况,心知肚明。  

那么问题来了,李乾德能不知道,大宋仁、英相传,结果闹出了濮议的事情?  

他会希望看到,自己死后,也出现类似濮议这样的事情?  

答案显然不会。  

那么,没有儿子的李乾德,会怎么对自己唯一弟弟李太德?  

赵煦对此,无比清楚——不把李太德往死里整,将他整死,就已经算是李乾德很有兄弟手足之情了。  

所以,李太德在交趾国内的处境,可想而知最妙的是——根据各方情报,李太德现在就有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儿子。  

问题来了。  

李乾德在看到自己弟弟那个在襁褓里的儿子后。  

他会有什么想法?  

赵煦对此非常清楚!  

最好死在外面,别回来了!  

你的儿子,朕就勉为其难收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