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招安潮下的海贼们(2)(4/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在没有惊动任何人,同时也在无数人的注视下,悄然结束。
这意味着什么?
聪明的新党大臣们,已经在弹冠相庆了——先帝果然交代过官家啊!
只等官家亲政…我等就将再次高举介甫相公的新法旗帜,再次开始变法。
但旧党元老和大臣们,也保持着沉默。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毕竟,那些元老,个个都是老狐狸,都成精了。
他们保持沉默,恐怕也得了宫里面的某些承诺,至少是看到了宫中态度。
看着面前的小小坟包,陈睦再次低头拱手一拜,然后,他转身看向他身后的官吏与士绅。
明州,作为介甫相公新法的悟道之地,同时也是新学的发源地——介甫相公就是在觐县县令任上开始讲学的。
自然,上上下下都是新党成员。
陈睦就任明州后,奉旨意在明州大兴船厂,鼓励捕鱼,减免船舶和捕鱼的税收。
最近更是开始大量的进行免税。
在来自朝廷的政策支持和陈睦主持下,明州的商业氛围越加浓厚,受益人群不断增加。
新法的支持率,自是一路走高。
如今的明州,已是真正的新法根据地了。
“有劳诸公今日来此祭扫,在下谨代表恩相王公,拜谢各位明公…”
虽然陈睦从未在王安石门下求学,他也不是王安石提拔的。
但,没有王安石变法的话,依他的资历和背景,哪里可能四十来岁就身居高位?
他又去那里,得到当今官家赏识?
所以,陈睦很识趣。
自到任明州,就事事以‘介甫相公门生’自居。
将自己打扮成了铁杆的荆国公拥趸。
这既是为了方便施政,也是在向汴京表态。
明州上下的官吏、士绅们,纷纷拱手:“谨从明府之命。”
便在陈睦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回到明州的罗城中。
一入城,便是一派繁荣的景象。
明州,本就是一个商业城市——太宗淳化年间,明州便已开港,设置市舶司,广迎海外商贾。
于是,万里之外的异域商贾,纷至沓来。
明州商业风气开始兴盛。
如今,明州罗城的商业气息,更是浓厚无比。
到处都是仓储。
沿江的码头上,更是堆满了各种商品。
大量船舶,日夜往来不息。
在这里便是异域之人,也不算罕见——常常能看到真腊、占城乃至天竺、大食之人。
如今,又因为陈睦奉旨鼓励私营造船业。
这罗城内外,一个个大奥,开始涌现。
都是明州士绅、商贾,从明州官府借了低息贷款,又受了官府的技术分享建立起来的。
这些在陆地上,就可以建造船舶的大奥,规模大小不一。
在最大的那三个大奥中,现在已经在建造,结合天竺、大食商贾的船舶特点,又运用大宋船舶技术的新式海船。
这种海船,吸收了天竺、大食人乘坐的船舶所用的船帆——开始使用三角帆来驱动,力求让未来的大宋海船,也可以和那些大食商船一样,纵然逆风也可以航行。
为此,陈睦还聘请了好几位来自大食的善于制造船帆的大匠。
同时,船体则采用了大宋的技术。
大量使用水密舱,采用三副舵设计,并运用了来自吉州、温州等地的多种成熟设计和技术。
最后建成的船舶,将重两千料,长三十丈,可运数千石到一万吨的粮食或者商品。
不止如此,三个大奥中,如今在建造的巨舰,所用技术虽然大体一致。
但其船体和舰船外观,却都不相同。
换而言之,那是三种不同风格的舰船。
自然,私营船厂不可能做这种事情。
这只能是明州官府的意志——准确的说,应该是陈睦传递的汴京官家的意志。
这也是,那三家士绅,接受官府贷款的条件——为汴京官家,设计建造一款,能够在近海、远海之中,安全航行,同时运输大量货物、粮食的运输船。
不考虑海上作战要求,纯粹只追求运输、安全和航行稳定。
陈睦带着众人入城后,在去往州衙的路上,刚好路过那三个正在建设的大奥。
他骑在马上,看着大奥中,那些正在挥汗如雨的船匠。
嘴角露出笑容来。
只待这些巨舰下水、适航成功。
他就可以向汴京表功了。
元祐元年六月癸巳。
大宗正赵宗晟上书:右武卫大将军、康州团练使赵叔盎,四次唐突,已累放罪,显无忌惮,乞治罪!
从之,以叔盎犯律,特展磨勘四年。
都堂奏:乞罢承议郎、都大提举成都府永兴军等路榷茶、买马、监牧公事陆师闵,并降授奉议郎、主管东岳庙。
这是被韩绛的孙子,韩宗道牵连的倒霉蛋。
不止被降授,还被一脚踢到了东岳庙,去管东岳庙里的神仙香火去了。
这在现代,基本对等于被流放宗教局、工会。
理论上,他这辈子都没办法翻身了。
不过,赵煦对此人显然有着自己的打算。
所以,在都堂熟状到了赵煦手里的时候。
他抹掉了陆师闵流放的去处。
这么优秀的理财小能手,怎么能把人生大好岁月,用在东岳庙的神仙们身上?
应该为大宋天下中兴,奉献
这意味着什么?
聪明的新党大臣们,已经在弹冠相庆了——先帝果然交代过官家啊!
只等官家亲政…我等就将再次高举介甫相公的新法旗帜,再次开始变法。
但旧党元老和大臣们,也保持着沉默。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毕竟,那些元老,个个都是老狐狸,都成精了。
他们保持沉默,恐怕也得了宫里面的某些承诺,至少是看到了宫中态度。
看着面前的小小坟包,陈睦再次低头拱手一拜,然后,他转身看向他身后的官吏与士绅。
明州,作为介甫相公新法的悟道之地,同时也是新学的发源地——介甫相公就是在觐县县令任上开始讲学的。
自然,上上下下都是新党成员。
陈睦就任明州后,奉旨意在明州大兴船厂,鼓励捕鱼,减免船舶和捕鱼的税收。
最近更是开始大量的进行免税。
在来自朝廷的政策支持和陈睦主持下,明州的商业氛围越加浓厚,受益人群不断增加。
新法的支持率,自是一路走高。
如今的明州,已是真正的新法根据地了。
“有劳诸公今日来此祭扫,在下谨代表恩相王公,拜谢各位明公…”
虽然陈睦从未在王安石门下求学,他也不是王安石提拔的。
但,没有王安石变法的话,依他的资历和背景,哪里可能四十来岁就身居高位?
他又去那里,得到当今官家赏识?
所以,陈睦很识趣。
自到任明州,就事事以‘介甫相公门生’自居。
将自己打扮成了铁杆的荆国公拥趸。
这既是为了方便施政,也是在向汴京表态。
明州上下的官吏、士绅们,纷纷拱手:“谨从明府之命。”
便在陈睦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回到明州的罗城中。
一入城,便是一派繁荣的景象。
明州,本就是一个商业城市——太宗淳化年间,明州便已开港,设置市舶司,广迎海外商贾。
于是,万里之外的异域商贾,纷至沓来。
明州商业风气开始兴盛。
如今,明州罗城的商业气息,更是浓厚无比。
到处都是仓储。
沿江的码头上,更是堆满了各种商品。
大量船舶,日夜往来不息。
在这里便是异域之人,也不算罕见——常常能看到真腊、占城乃至天竺、大食之人。
如今,又因为陈睦奉旨鼓励私营造船业。
这罗城内外,一个个大奥,开始涌现。
都是明州士绅、商贾,从明州官府借了低息贷款,又受了官府的技术分享建立起来的。
这些在陆地上,就可以建造船舶的大奥,规模大小不一。
在最大的那三个大奥中,现在已经在建造,结合天竺、大食商贾的船舶特点,又运用大宋船舶技术的新式海船。
这种海船,吸收了天竺、大食人乘坐的船舶所用的船帆——开始使用三角帆来驱动,力求让未来的大宋海船,也可以和那些大食商船一样,纵然逆风也可以航行。
为此,陈睦还聘请了好几位来自大食的善于制造船帆的大匠。
同时,船体则采用了大宋的技术。
大量使用水密舱,采用三副舵设计,并运用了来自吉州、温州等地的多种成熟设计和技术。
最后建成的船舶,将重两千料,长三十丈,可运数千石到一万吨的粮食或者商品。
不止如此,三个大奥中,如今在建造的巨舰,所用技术虽然大体一致。
但其船体和舰船外观,却都不相同。
换而言之,那是三种不同风格的舰船。
自然,私营船厂不可能做这种事情。
这只能是明州官府的意志——准确的说,应该是陈睦传递的汴京官家的意志。
这也是,那三家士绅,接受官府贷款的条件——为汴京官家,设计建造一款,能够在近海、远海之中,安全航行,同时运输大量货物、粮食的运输船。
不考虑海上作战要求,纯粹只追求运输、安全和航行稳定。
陈睦带着众人入城后,在去往州衙的路上,刚好路过那三个正在建设的大奥。
他骑在马上,看着大奥中,那些正在挥汗如雨的船匠。
嘴角露出笑容来。
只待这些巨舰下水、适航成功。
他就可以向汴京表功了。
元祐元年六月癸巳。
大宗正赵宗晟上书:右武卫大将军、康州团练使赵叔盎,四次唐突,已累放罪,显无忌惮,乞治罪!
从之,以叔盎犯律,特展磨勘四年。
都堂奏:乞罢承议郎、都大提举成都府永兴军等路榷茶、买马、监牧公事陆师闵,并降授奉议郎、主管东岳庙。
这是被韩绛的孙子,韩宗道牵连的倒霉蛋。
不止被降授,还被一脚踢到了东岳庙,去管东岳庙里的神仙香火去了。
这在现代,基本对等于被流放宗教局、工会。
理论上,他这辈子都没办法翻身了。
不过,赵煦对此人显然有着自己的打算。
所以,在都堂熟状到了赵煦手里的时候。
他抹掉了陆师闵流放的去处。
这么优秀的理财小能手,怎么能把人生大好岁月,用在东岳庙的神仙们身上?
应该为大宋天下中兴,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