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零二章 入瓮

第五百零二章 入瓮(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议论的就是——御史台刑讯逼供,有碍法度。  

话,当然说的是冠冕堂皇。  

就是事情,太下作了!  

赵煦拿着奏疏,看向在殿中坐着的御史中丞傅尧俞,轻声说道:“却是要让傅卿看笑话了。”  

他说着,就让冯景将这奏疏送去傅尧俞手中。  

“朕也不知,是否是朕年幼,故而德薄,竟让朝中大臣,如此轻看于朕!”赵煦说着,眼眶就发红了。  

傅尧俞听着殿上小官家的声音,再看着小官家那发红的眼眶。  

他内心的柔软顿时就被触动。  

还有什么比年少、聪俊、孺慕圣人大道的天子,一心憧憬着,圣人之教,仁恕忠义之道,却被大臣们的无耻所伤害,更能让一个传统的儒家士大夫动容的事情呢?  

没有了!  

而傅尧俞,恰好就是一个最传统,也最正宗的儒家士大夫。  

致君尧舜上,是他的理想。  

当即,他就起身,郑重的拜道:“陛下即位以来,躬先帝之教,承六圣之治,上孝太皇太后、皇太后,推恩大臣!施恩布德,泽被四海,虽幼冲之年,却已身孚天下之望!”  

这是事实!  

这位官家即位之后,给朝野甚至是整个天下州郡,都注入了一股全新的风气。  

不止是奉父命,推恩于天下,罢废市易务、均输法等诸多弊政。  

还扑买堤岸司,让利于民。  

更出内帑以赈河北百姓,与民更始,修葺道路。  

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在宫中亲耕于田,种四季菜圃。  

个人生活和享受,更是节俭无比。  

每日三餐,不过三菜两汤而已,所食简单朴素。  

而且,他还很关心,御厨的厨子的生计问题。  

于是,推恩厨子,效仿先帝的惠民熟药局的之制,命人在汴京城的州桥,给御厨们开了好几家吃食店。  

让那些无事的御厨,能得到一份生计,甚至可以过上优厚的生活!  

礼贤下士、仁爱百姓、胸怀天下、仁厚爱人、节俭自用、体恤民生…  

就问一个集齐以上所有光环的天子,出现在现实中时。  

士大夫们该怎么办?  

反正,对傅尧俞这样的儒家思想钢印入脑的人来说。  

他只有一个念头——臣,只会心疼陛下!  

尤其是,当他看到,小天子在他面前红着眼睛,一副被伤害的模样后。  

他就已经怒不可遏了。  

于是,傅尧俞俯首而拜:“若有大臣,不顾君臣之义,有害于陛下,臣身为中司,自当严加弹劾!”  

说着,他就翻起了那封天子命人交到他手里的奏疏。  

只是看了一眼,傅尧俞就怒火中烧!  

“竖子尔敢!”傅尧俞在内心咆哮。  

居然弹劾御史台,刑讯逼供!  

这是污蔑!  

因为这些天,他傅尧俞每天都会入宫,向天子汇报进展。  

他也一直盯着安惇、张汝贤。  

哪里刑讯逼供了?  

让犯官罪吏们在太阳下抄写圣人经义就算刑讯逼供?  

傅尧俞放下奏疏,抬起头,看向那位依然红着眼睛的官家。  

他当然知道,这位小官家,只是年纪小。  

可心智、手段,却成熟的可怕!  

这些日子来,他入宫上奏的诸多事情,官家总是可以迅速理解,甚至举一反三,引用国朝的典故、故事理解相关事情。  

所以,傅尧俞知道,小官家虽有一片赤子之心,憧憬圣人之道,却绝不是那种刻板的理解圣人经义的天子。  

恰恰相反,小官家对人心有着某种超出想象的理解和洞察。  

最让傅尧俞感动的,还是明明小官家,什么都知道,却依然憧憬、向往圣人之道。  

事事以仁恕为出发点,心心念念都是天下苍生福祉。  

每次见他,总会问起地方百姓民生,听到地方上的百姓,吃不饱饭的时候,总会红着眼睛,默默落泪、自责不已。  

当淮南方面,上报旱情导致今年可能要歉收的时候,小官家当即下诏,从今以后,直到旱情消减,福宁殿一切用度减半。  

这些都是傅尧俞亲眼所见的事情。  

与那几位,恨不得把每一个制钱,都搜刮到自己手里的先帝,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才是最珍贵的赤子之心!  

所以,傅尧俞知道,小官家伤心的原因。  

那几个大臣,自以为聪明,以为可以瞒得过天子。  

却不知,他们的那点小心思,被天子一眼看穿了。  

因为,今天他傅尧俞入宫,就是来汇报,御史台如今对李雍案的调查进展的。  

不仅仅有着安惇、张汝贤等人审出来的开封府、大理寺相关涉案官吏的供词。  

还有着他傅尧俞,从开封府、大理寺的无数卷宗里,找出来的关键物证!  

所以,这封奏疏在官家眼中,就是完全在将官家当稚童看待。  

这是孩视天子!  

也是目无君上!  

更是欺君罔上!  

难怪,官家这般伤心。  

傅尧俞自己换位思考了一下,感觉自己若是官家,怕只会更加伤心!  

傅尧俞想着这些,当即说道:“臣,备位中司,不能以身作则,严肃法度,竟让御史台出现此等大臣!”  

“臣有罪!”  

“臣自请出外,降授于偏远军州,以严朝廷法度,国家制度!”  

对傅尧俞这样的人来说,不仅仅严于律人,他还严于律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