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四百四十五章 司马光在行动(2)

第四百四十五章 司马光在行动(2)(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作品:作者::2103885  

最新网址:95shubao  

文彦博拄着几杖,微微颤颤的领着司马光、司马康,进了府邸后宅,到了一个偏房之中。  

宾主落座,文彦博又命人奉来茶水点心。  

这才假作糊涂的问道:“君实今日特意登门,所为何事?”  

“太师不知?”司马光沉吟着问道。  

“出了何事?”文彦博问道:“老夫近来一直在家休养,已不问外事久矣。”  

司马光当即道:“好叫太师知晓,广西已传回捷报,云王师一日下决里隘,尽取交趾苏茂、门、桄榔、思琅等州,兵围广源、九源,先锋直趋北件。”  

“想必如今,王师该已下北件。”  

文彦博惊讶不已,看向文及甫,训斥道:“汝这逆子,如此大事,缘何不与老夫说?”  

文及甫立刻跪下来。  

他不太明白,明明他早上就已经和老父亲报告了此事。  

中午的时候,都堂那边还送来了许多广西奏疏的副本。  

但,给文彦博当了几十年儿子,文及甫早就学乖了。  

千错万错,都是自己的错!  

当即就诚恳的磕头:“大人恕罪!大人恕罪!儿只是不愿大人为外事分心。”  

司马光也帮着求情:“周瀚是一片孝心,还望太师不要动怒。”  

可脸上的神色,却已经冷了许多。  

他看出来了,文彦博根本不想掺和此事。  

无论好和坏,他都愿意参与!  

根本不像那个在洛阳的文彦博!  

但司马光那里知道,洛阳是洛阳,汴京是汴京。  

在洛阳,文彦博可以无代价的说任何他想说的话。  

汴京城的官家,就算听到了,也会一笑置之。  

可在汴京,若是随意参与军国大事,不小心碰到了什么忌讳。  

官家脾气再好,怕也是要迁怒的。  

或许,官家不会治罪于他。  

可他要死了呢?  

文家上上下下几百口人的富贵、权势,那就是要一朝尽丧!  

当今那位可是公认的记仇和好记性!  

看看前不久张耆的子孙的下场吧。  

不过是欠了市易务的钱没还,就编管地方,收回赏赐的宅邸。  

张家,从此除名!  

那个在他年轻的时候,在这汴京城里跺跺脚都能让半个汴京城颤抖的顶级勋贵家族,就这么简单的完蛋了。  

再说,文家现在形势大好!  

眼看着,十三娘在宫中地位与日俱增,他又怎么会给自己的孙女拖后腿?  

只要出一个皇后,起码可保三代富贵!  

文彦博看着文及甫,道:“看在司马公的颜面上,老夫这次便饶了汝,若有下次,定不轻饶!”  

文及甫只能再拜,说道:“诺。”  

然后乖乖的带着人,退了出去。  

他可不敢再留在这里了。  

司马光看着文及甫退出去,就对文彦博道:“太师,章子厚速下决里隘,一日并得交趾数州之地,已是稀世之功,若其再灭交趾而归,恐怕这都堂上,就要多一位有灭国大功的宰相了…”  

文彦博看着司马光,问道:“这有何不可呢?”  

“出将入相,士人典范!”  

在大宋,为什么有那么多文官,明明自己屁都不懂,非要对军事指手画脚?  

原因很简单——每一个士大夫,都觉得自己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同时他们也都无比向往唐代士人出将入相的传统。  

于是,虽然出了无数洋相。  

但,只要有人成功,就会有无数模仿者。  

熙宁时,王韶开边成功,短短数年间,就以一机宜文字而拜枢密使。  

蔡挺改革将兵法,置将训练,而为枢密副使。  

赵卨、卢秉、林广、熊本都是文臣带兵的代表人物。  

至于现在的吕惠卿、章惇,就更是有机会,以边功入朝拜相的潜力人物。  

在这些人的鼓舞下,每年都有人投身于边事。  

司马光知道,文彦博这是在和他打太极,他只能道:“然国朝未有得灭国之功之宰相。”  

大宋上次灭国,还是太宗时代灭亡北汉。  

若现在章惇灭交趾而归,他势必成为有史以来威权最大的宰相!  

文彦博听着,却笑了起来,他道:“交趾不过南方小丑而已。”  

“灭之,有何可夸耀之处?”  

他指了指自己,傲然道:“老夫当年平贝州王则之乱,可比章子厚功更高!”  

“且夫,祖宗早定条贯,国朝绝无功高不可赏之事!”  

这是事实!  

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在大宋都不存在功劳太高,赏无可赏的问题。  

勋、爵、寄禄官,一层一层套娃。  

绝对没有所谓不可封赏之事。  

此外,追封父祖,褒扬妻子,推恩族人,也是很有效的安抚、激励手段。  

至于功高震主?  

那就太简单了。  

回朝当一两年宰相,再出去休息休息,养养身体,等国家需要的时候再启用就好了。  

就以他文彦博来说吧,致仕前,已经是身兼两镇节度使,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勋转上柱国,爵封潞国公。  

但,他依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而他已经八十岁了。  

用尽了一生,四入朝堂,两次宣麻拜相,七换节钺依旧不过如此。  

章惇才哪到哪?  

等他也集齐了这些成就,再谈他可能功高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