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四百二十三章 廷推(1)

第四百二十三章 廷推(1)(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如今,这家伙也是一般。  

看到韩绛回朝后,深受信任,立刻就靠拢过去。  

这一年来,其在韩绛门下,做事勤勉,无论是役法检讨,还是青苗法检讨、罢废保马法、市易法,他都冲在前面,利用着自己熟悉新法的优势,协助着韩绛,做了许多事情。  

总算是洗白了一些。  

赵煦本来都以为他已经改邪归正了。  

现在看来,张璪依然是那个张璪。  

只能说是性格决定命运吧!  

就是可惜了,苏轼写给他的那篇《稼说》,更可惜的是,那篇苏轼亲笔所写的文章,据说是用了草书而就,文学鉴赏价值极高。  

但却被张璪在乌台诗案的时候,亲自烧毁。  

若能保存下来,足可传世。  

千年后甚至足可成为一个国家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想到这里,赵煦就忽然想起了,他在上上辈子听说的一些传说。  

貌似在元丰八年二月末,那个立储最关键也最危险的时候。  

蔡确和章惇在都堂令厅之上,对王珪发难的时候。  

传说是这么说的‘时宰臣韩缜、安焘、李清臣、张璪皆默然不语’。  

逼得章惇跳起来,直接喊出了那句话:‘言之则是从,不从则与公偕死!’。  

于是王珪被逼无奈,只能说出那句话:上自有子,何复议之?  

传说中,其他宰臣当时都没有表态。  

虽然说吧,这历史宜粗不宜细。  

虽然说吧,政治人物论迹不论心。  

但赵煦其实心里面一直有些不舒服的。  

朕就这么差劲?  

卿等竟不肯为朕说一句公道话?  

皇考待卿等就这么差?  

临到头了,卿等尽皆沉默了?  

所以,也就不要怪,赵煦上上辈子亲政后,几乎是盲信章惇了。  

如今,看着张璪再次不粘锅。  

赵煦难免勾起了内心的一些情绪。  

“这张璪也该出知了。”赵煦在心中说着。  

明年之后,都堂上的位子可能有点挤。  

所以啊,只能麻烦有些立场不坚定的墙头草让让位置了。  

毕竟,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东府宰执推荐完了,就是西府的两位执政。  

李清臣,推荐的人是翰林学士承旨邓润甫。  

他和邓润甫关系一直不错,两人一直也都是新党中的调和派。  

安焘则和赵煦所知道的一样,推荐了户部尚书曾布。  

几乎所有人选,都在预测之中。  

等到宰执们各自上奏完毕,候任执政的名单,也随之出炉。  

总的来说,新党、旧党,势均力敌。  

这也符合现在朝堂上的格局。  

剩下的就是投票了。(明智屋中文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