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三百七十章 白酒风云

第三百七十章 白酒风云(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找由头闹事。  

但到了第二天的时候,这些脚店就开始慌了。  

因为,客流量明显下降了。  

特别是晚上的时候,客人明显变少了。  

这一天,很多脚店都发现,从前本该早就卖光的下酒菜和各种吃食,卖了一天一夜也没有卖光!  

反而剩下了许多。  

这可不妙!  

因为,脚店做的就是,挂着卖酒的牌子,实则卖各种吃食和下酒菜。  

他们盈利的大头,也是在吃食方面。  

酒水?  

主打的就是一个物美价廉。  

如今,吃食滞销,可就要了他们的命了。  

须知,现在天气已经渐渐热了起来。  

像是猪肉、羊肉以及各种猪杂、羊杂,只要过了夜,就大半不新鲜了。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生意继续下滑,客人数量进一步下降。  

而就在这些脚店不远处的地方,却是生意兴隆。  

脚店的主人和酒博士们,忙的脚不沾地。  

厨房里的厨娘,更是连歇息的空隙也没有。  

看着别人家的生意,再看看自己家的脚店,就那么三五桌客人,冷冷清清,再也没有过去触光交错,喧哗嘈杂的景象。  

每一个脚店的主人,都开始了急了。  

于是,在元祐元年闰二月丙午日(十八)。  

汴京城内的权贵们,愕然发现,他们家那些下金蛋的正店。  

现在似乎好像遇到麻烦了?  

高淮拿着手里的酒杯,轻轻转动着。  

他张口尝了尝味道,辛辣、醇厚,下肚之后,身体更是明显热了几分。  

“是好酒!”高淮赞叹着。  

“主上…”跪在他面前的商贾,磕着头说道:“如今,各大脚店,都在说实在卖不动了!”  

“他们说,若咱们家的正店,再不能想办法的话,他们就要转投其他家了…”  

脚店,是正店生态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为他们承担的是将正店酿造的劣酒分销的重任。  

是确保正店盈利的关键一环。  

同时,也是向正店源源不断输送着人才的地方。  

同时,每一家脚店,都是正店向外延伸的触角。  

是活的广告!  

正店不可以没有脚店,就如吃肉不可以没有酱料。  

高淮听着,眉头微皱。  

他姓高,但可惜不是太皇太后的高。  

他的祖上,是太祖、太宗时的大将高怀德,也属于是皇亲国戚了——高怀德娶太祖之妹,与开国的两代天子都是亲戚。  

他这一支,更是公主血脉。  

只是,如今距离太祖、太宗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百多年。  

高家,也再没有尚公主,或者嫁女儿与皇室。  

从高淮的父亲那一辈开始,高家就已经躺平了。  

只想着,在这京城里,靠着祖上余荫,富贵一生。  

“这样的好酒,为何汝等不能酿造?”高淮轻声问着。  

那商贾抬起头,说道:“小人哪里有这个胆子?”  

“且不说,这酒需要去官曲院里,买特制的酒曲!”  

“便是那酿酒的器物和技术,小人们也是实在不知啊!”  

高淮冷笑一声:“没有酒曲,为何不去买?”  

“至于器物、技术?汝就不会用脑子?花点钱,从别人家里偷师很难吗?”  

商贾趴在地上,磕头说道:“主上,官曲院不肯卖啊!”  

“至于器物、技术,没有酒曲,小人就算偷师到了,也酿不出来…”  

其实是不敢卖。  

开封府就在那边盯着。  

除了那六家正店外,其他家,就算酿出了酒,谁又敢卖?  

真当官府的板子打不死人?  

“官曲院不卖?”高淮站起身来:“反了他们?”  

“某这就去写个条子,汝拿去官曲院里,找那当官的…”高淮怒道:“他若不卖,就休要怪我去宫中告御状了!”  

这是高淮过去对汴京的小吏们,最有效的威胁手段。  

商贾趴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说道:“主上有所不知,现在汴京城中,都在传,官曲院中特制的酒曲,只卖给六家正店,正是当今官家的旨意…”  

“好多人都在说,此乃官家赏那六家正店…”  

“赏?”高淮问道:“官家为何要赏他们?”  

“因为他们还了积欠市易务的钱!”  

高淮想了起来,好像不久前,似乎是有这么个事情,当时他还笑话过曹、刘、杨、李等家,说他们胆子实在太小,经不得吓,竟白白的将自己的钱,送到了宫里。  

只是时间过去了有一段时间,他竟将这个事情给忘了。  

如今看来,那几家似乎是早得到了风声。  

高淮想着,就站起身来,在这厅中踱起步来。  

他想了很久,才转过身来,问道:“其他家欠了市易务的钱的人,可听说有人去还钱了?”  

那商贾答道:“回禀主上,小人未曾有闻…”  

“但,下面的人,却都在传,似乎已经有人在筹钱了。”  

“主上,我家要不要也开始筹钱?”  

高淮抿了抿自己的嘴唇,然后问道:“我家欠了多少?”  

“糯米钱,大约是八千贯,白糟钱约莫一千贯,另外有几百贯的商税!”  

这就是差不多一万贯了。  

其中起码有两成是利息。  

高淮想着,就感觉无比肉疼。  

一万贯呢?  

高家现在一年也赚不了几千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