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三百五十一章 陛下,请听臣解释

第三百五十一章 陛下,请听臣解释(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种种法规和监督之下,尚且无法避免老百姓违建。  

何况是现在?  

蔡京吁出一口气来。他在方才真的是很有压力。  

因为官家,似乎对汴京城很了解。  

他甚至都知道,今天拆、明天建这样的事情。  

“探事司,在这位陛下手中,可比先帝还厉害…”蔡京在心中感慨着。  

在他看来,这些事情肯定是探事司报告的。  

不然,天子深居深宫,岂会知道这种事情?  

可他哪里知道,赵煦在现代,看过无数出土的文物,也看过很多士大夫对汴京交通的吐槽笔记。  

半个时辰后,赵煦的御驾,就穿过了南向御街,这条贯穿汴京的中轴线,抵达了朱雀门下。  

同时,也就到了汴京的内环道上。  

“陛下,汴京内环道,乃是先帝命开封府,以汴京城外城墙垣脚起,预留十步为道,以便汴京车马商货交通之道…”  

当御车来到朱雀门下的内环道上,蔡京就在旁边介绍起来。  

“嗯!”赵煦点点头。  

蔡京继续介绍着:“元丰六年,先帝再次下诏,命开封府,于汴京城外城之中,再空三十步,拆沿途官司屋舍以为道…”  

赵煦掀开车帘,看向前方。  

内城的内环道城内一侧,有着砖石砌好的墙垣。  

不过,这条道路,没有十步那么宽,只有五步左右,刚好能容一辆太平车勉强通过。  

而在朱雀门外的汴京城外城,那条环绕城墙的外城内环道,则有着二十步宽,那才是真正的汴京高速。  

眼前这条,只能说勉强还行。  

看着眼前这条两侧墙垣,还没有被人突破,也没有乱七八糟的旗帜的道路,赵煦挥手:“继续走吧…”  

御驾于是踏上这条内环道。  

在墙垣的另一侧,燕达率领的骑兵,紧紧跟随,同时将靠着墙垣的行人,全部驱散。  

御车缓缓向前。  

沿着墙垣,开始绕汴京而行。  

很难想象吧?  

在这个封建社会,有着一条环绕整个京城的环道。  

但这就是事实。  

也是商品经济发展下的必然趋势。  

内城太拥挤,道路太狭窄,交通太堵塞。  

环城道必然出现,因为只有建设这样的环城道,才能改善汴京交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哪怕朝廷不干,商贾们也会不断利用关系,促成这样一条交通干道的出现。  

御驾沿着朱雀门一侧,向东而行,很快就到达了城东的旧宋门前。  

这里是汴京城最繁华的入城地。  

因为,所有从江淮入京的官民商贾都是从这里入城的。  

而江淮现在是大宋经济的主要发动机之一。  

地位和现代的广东差不多。  

自然,当御驾抵达这里时,赵煦远远的就看到了,一处墙垣已经被人破坏。  

在墙垣的缺口上,有着一个大约三槛门户的民居,这户民居大门紧闭,但门口残留着一面酒旗。  

燕达率领的骑兵,从墙垣缺口的缝隙里出现。  

蔡京跟在御驾身边,已经开始出汗。  

他知道的,这只是一个开始。越向前,越靠近汴京商业的中心。  

这样突破墙垣,侵占内环道的情况就会越多。  

他只能吞咽着口水,解释着:“陛下…那是范家的产业…”  

“范家?”赵煦眯起眼睛:“羔羊酒范家吗?”  

蔡京嗯了一声,心中对探事司更加忌惮——天子连这种事情都知道?  

赵煦笑了:“果然是神通广大呢!”  

蔡京只能解释:“臣上任之后,已经拆过三回了…”  

换而言之,人家已经重建了三回了。  

赵煦微笑着:“羔羊酒范家,朕听说,好像是济阳郡王家过去的奴仆啊…”  

于是,赵煦对冯景吩咐一声:“冯景,去将曹晔叫来…”  

“诺!”  

于是,片刻后,一个十六七岁,满脸惊慌的少年伴读被叫到了赵煦面前。  

正是走了向家关系,到赵煦身边伴读的曹佾之孙曹晔。  

“陛下…”曹晔满头大汗:“请听臣解释!”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