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三百零二章 猛踩油门

第三百零二章 猛踩油门(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孙臣这些日子来,总是常常夜半惊醒…非常不安…”  

“六哥怎不和我说?”向太后立刻抓住赵煦的手。  

“儿岂敢令母后忧心?”  

“若非今日有大臣言及于此,儿也不愿意说这些事情…”  

两宫看着赵煦满脸真诚的神色,还有眼中的不安,也都是叹了口气。  

“若果然如此,如何是好?”太皇太后叹道。  

“只能整军备战了!”赵煦说道。  

他看着太皇太后,轻声道:“太母,孙臣所忧心者,倒并非是西贼…”  

“我朝与西贼边界,沿边大臣皆上奏曰:城防坚固,军心可用,即使西贼来犯,也可从容应对…”  

“北虏如今与我朝友好,也不大可能入寇…”  

“孙臣忧心的,是再出一个元昊!”  

“若再出一个元昊,国家从此多事!”  

两宫顿时被赵煦的话都吓得起了应激。  

一个西贼,就已经让大宋三代人不得安生了。  

再来一个西贼?  

太可怕了!  

不过,两宫仔细想想,觉得可能是官家(六哥)自己吓自己。  

毕竟,大宋周边,就那么几个接壤的国家。  

北虏、西贼抛开不谈。  

就只有大理、交趾、吐蕃和大宋有陆路接壤。  

大理国,已经隐身好久了,不像个会搞事的。  

剩下的交趾,也被先帝打服了。  

难不成是吐蕃?  

两宫想着,都忧心忡忡。  

她们读过史书,自然知道大唐的时候,吐蕃有多么强大!  

唐末吐蕃衰落,才渐渐失去了危险,可谁也不知道那雪山之上的情况。  

万一,雪山上的吐蕃人,再次完成了统一,然后沿着青唐直下。  

这大宋边防,是真的又要多一劲敌!  

于是,两宫都同意了赵煦的提议。  

先在汴京整军备战,提前准备好一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救火的大军!  

这叫有备无患。  

也是两宫会做的事情——深居深宫的太皇太后、皇太后,本来就不太懂什么经济财政。  

在她们眼中,花点钱不算什么!  

哪怕最后证明,这钱打了水漂也无所谓。  

只要心安,只求心安就好了!  

只是,从什么地方抽调这样一支可以随时响应四方有变的军队呢?  

这就让两宫都有些举棋不定了。  

须知,汴京的禁军,现在已经抽调的差不多了。  

殿前司、侍卫亲军、马步军,曾经环绕汴京内外的军营,现在都已经空掉了。  

这些禁军,在宋夏战争后,就陆续被调去西北沿边,从此不再回来。  

如今的汴京禁军,其实已经很空虚。  

三衙加起来,算上开封府的兵马,只有三万上下。  

这也是王安石在京畿搞保甲法的原因——京师空虚,万一有变,北虏或者什么人长驱直入,勤王大军一时难以赶到,那就完犊子了。  

但,随着韩绛上台,渐渐罢废了除了沿边、河北、河东的保甲法后,过几年汴京城连保甲民兵都没有几个可用了。  

赵煦看着两宫的样子,轻声建议:“太母、母后,不如以诏旨,从河北抽调一万驻泊禁军回京…”  

“同时,从汴京的禁军之中,选出曾在沿边更戍的指挥十个,交于大将整军、修武,以备不时之需…”  

“如此有五千久经阵战之师在手,即使忽然有警,也不至于被贼寇打个措手不及!”  

太皇太后听完,问道:“河北抽调了一万禁军,万一河北有事…”  

赵煦笑道:“不会的!”  

“北虏如今之主,有求于我朝,何况北虏皇太孙和孙臣还是‘知己同学’,已经多次互赠文章、笔记了!”  

“由此可见,北虏主及其皇太孙,该是守礼之人,不会贸然与我朝交恶…既然北虏无信,在京的禁军也可以立刻驰援…”  

两宫终于被说服,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对视一眼后,就对赵煦道:“还是官家想的周到!”  

向太后跟着道:“六哥果然是聪俊之君!”  

(本章完)  

请:wap.ishuquge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