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两百七十五章 两宫竟有人结党?好贼子

第两百七十五章 两宫竟有人结党?好贼子(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提及对惠信僧的处置。  

而是在那里大谈特谈,先帝将一般犯人流放改为刺配本地本乡的事情。  

而且,大放厥词!  

居然说什么——窃见诸州自行就配法以来,民间多苦凶徒骚扰之患,缘其人皆是狃于为恶,无所畏惧,不复自新之人…  

什么意思?  

向太后首先不干了!  

你在指责先帝的德政乃是害民、残民、虐民之法?  

所以是在影射先帝乃是昏君?暴君?  

反了!反了!  

赵煦在这个时候,却悠悠的说了一句话:“这两个御史,皆不言其本该言之事…反而攀咬他人,甚至对朝政法令,指手画脚…”  

“乃至于隐约可见,对父皇德政之嫉恨诅咒之心…”  

“他们会不会在结党啊?”  

两宫先是一楞,然后就都喘息起来。  

结党是文臣的大忌!也是大宋始终防备的事情。  

不要看坊间舆论,什么新党、旧党,说的热火朝天。  

实际上,只要在朝中的大臣,私底下稍微往来密切一点,就可能被人告发、检举甚至招来御史的弹劾!  

而且不止于此。  

为了不让大臣结党,历代赵官家们都苦心积虑的想方设法的给这些人添堵、使绊子。  

异论相搅、大小相制的手腕,更是都被玩出花来了。  

最典型的就是新党了。  

熙宁时代的新党,何其团结!  

现在呢?  

王珪和蔡确早就反目就不提了。  

章惇、曾布、吕惠卿这三个人的关系,谁能说清楚?  

反正,曾布和吕惠卿是势同水火了。  

而章惇看着似乎还能和这两个人有说有笑,但实际上呢?  

赵煦是清清楚楚的——绍圣时代,吕惠卿回京述职,章惇数着日子,想方设法的要赶他走。  

曾布在朝,也始终和章惇不对付。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人的关系,难道是他们自己破坏掉的?  

答案是,皇帝在背后使坏啊。  

大臣们也心知肚明,只能配合着皇帝演戏,演着演着,自然也就演出仇来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赵佶时代的蔡京和其儿子父慈子孝的典故了。  

新党被拆的七零八落,旧党呢?  

元祐时代,旧党大分裂,蜀党、朔党、洛党互相指斥对方。  

最后胜利的朔党,因为太过激进,也太过无能,被范纯仁、吕大防赶出朝堂。  

这其中,未尝没有太皇太后在背后推波助澜。  

对赵官家们来说,制衡并防止大臣结党,架空自己,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  

而朝臣们,也基本都接受了这个潜规则。  

他们会主动和其他人制造矛盾、问题。  

比如说,富弼当年在朝堂上骂自己的岳父晏殊是国贼。  

也比如说,王安石、王安国、王安礼三兄弟的政见完全不同。  

王安国甚至和王安石因为政见不相往来。  

还比如说,韩绛、韩维、韩缜三兄弟政见各异。  

所以,在大宋皇室眼中,朝臣结党不是小问题。  

因为敢结党的人,必然有着极大的政治野心。  

现在御史台的两个御史,有结党的可能性?  

再联想到他们的举动,两宫不得不怀疑他们结党的目的很不单纯。  

“好贼子!”太皇太后的脾气首先就没有稳住。  

当今便要叫粱惟简去传旨。  

向太后连忙拉住她:“娘娘,且不急,且再看看,还有没有同党!”  

对向太后来说,她本来还只是讨厌、不喜欢刘挚。  

但其实对刘挚还有些包容心——毕竟刘挚是士大夫!  

可王岩叟的奏疏一出现就点燃了她的怒火。  

因为一旦证明王岩叟和刘挚是一党,也就意味着他们都认为先帝是昏君、暴君…  

她能忍吗?  

忍不了的!  

为了先帝,也为了六哥。  

必须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不如明日早朝,将这两人奏疏,下都堂髃臣及御史等一起议论…”向太后低声说着。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  

(本章完)  

←→新书推荐:(明智屋中文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