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两百四十五章 新役法(2)

第两百四十五章 新役法(2)(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条贯,规定这些新增的钱帛,只能用于琐事、小事,只能用于修补…”  

“譬如二十、三十人之役,而超过这个限制的事情,便只能由中枢做主!”  

两宫听着,感觉有些道理。  

赵煦趁机继续劝道:“再者,只是在开封府试行而已。”  

“京师之内若有不便,即时调整就是!”  

两宫这才终于被说服。  

太皇太后道:“便且看看成效吧!”  

都堂。  

韩绛站在令厅后的花园。  

看着花园之中已经渐渐枯黄凋零的草木,他的心情有些忐忑。  

他知道他在挑战什么?  

但他不得不那样做。  

数十年仕途,在地方流转的经历,使韩绛很清楚,在大宋地方为官,除了元老重臣外。  

大多数人想要做事,千难万难。  

所以,王安石变法,才要在免役法、免行法上配套一个宽剩钱政策。  

这个政策,是韩绛最欣赏的。  

也是最受地方好评的。  

因为宽剩钱,真的可以解地方燃眉之急。  

“右揆在忧心两宫?”章惇不知道在何时,出现在韩绛身旁。  

韩绛没有说话,这自然就是默认了。  

章惇呵呵的笑了笑,道:“下官以为,右揆不必忧心…”  

“天子必会为相公条例说好话的!”  

韩绛回过头,看着章惇,良久道:“子厚难道不知当年王介甫为了这宽剩钱,在先帝前进言、劝说了多久?”  

对地方来说,宽剩钱增加当然是大好事。  

不仅仅可以让地方官可以做更多事情,也可以让他们的政绩更好。  

但天子就未必了。  

宽剩钱多了,地方上对中枢的依赖就会降低。  

这对于大宋官家们来说,几乎就和要他们的命没有区别。  

也就是王安石,当年苦口婆心,才说服了先帝。  

现在,两宫听政,天子幼冲。  

韩绛真的忧心,两宫会出于祖制而否决他的提议。  

可增加宽剩钱,却是他韩子华最重要的政治抱负。  

不然,他为何要来汴京趟这潭浑水?  

在洛阳享福不好吗?  

章惇轻笑了两声,道:“右揆该不会以为,役法检讨这么多日子,天子没有听说右揆想要提高宽剩钱的想法?”  

“既然天子没有立刻反对,甚至一句话也没有评价过…”  

章惇微笑着:“那就说明天子是支持右揆的!”  

韩绛听着,眼睛亮了起来。  

确实!  

天子控制着探事司,这如今是都堂宰执人尽皆知,却无人愿意点破,更不肯说出口的秘密。  

毕竟,那个《汴京新报》用的是沈括的活字印刷,使得是大内制造的油墨。  

就连平素发行,都是在新城的染院——而染院旁就是专一制造军器局。  

只是…  

天子为何会支持提高宽剩钱在地方的比例?  

他就算是天授其才,也应不会知晓地方上的事情吧?  

难道说…  

先帝?  

不可能!  

韩绛立刻摇头,先帝不可能教天子这些事情。  

韩绛正想着,令厅外就传来了欢呼声。  

“两宫慈圣旨意…”  

“已允了役法条例在开封府试行!”  

韩绛猛然抬头,一脸错愕的看向章惇:“子厚,是怎么知道的?”  

章惇笑起来:“猜的!”  

他笑的无比灿烂!  

因为他已经靠近了真相。  

赵煦回到福宁殿中,他坐到了那张为了他而特制的书案前。  

看着书案上摆着的那些东西。  

他的父皇对地方宽剩钱的诸多批示。  

赵煦凝视着这些奏疏上的文字,也回忆着上上辈子他亲政后的事情,更想着在现代留学时的所知所闻。  

宽剩钱是什么?  

就是地方军州,在免役钱/免行钱外,允许增收的额度。  

这部分钱,是作为地方军州经费使用的。  

王安石变法,最初定下的宽剩钱标准是两成。  

也就是在免役钱/免行钱外,额外增收两成,作为地方军州的机动经费。  

自然这是一个给大宋财税体制打的补丁。  

在一切财税皆归中枢,一切支出皆由中枢决定的大宋,地方的财权小的可怜,因为大部分收入,都需要上缴中央。  

英文烈武圣孝皇帝三十二个封桩库的钱,大部分都是地方转运而来。  

同时在地方上,那一个个常平仓里的钱粮,在法理上也是属于中枢。  

地方官只有保管权,而没有使用权。  

这是大宋体制的痼疾。  

也是一个困扰了百年的难题。  

便是在现代,这个问题似乎也没有解法。  

地方钱太多,独立性就会增加。  

地方钱太少,则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所以,王安石变法在免役法和免行法上,才配套了宽剩钱制度。  

一方面是争取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刺激地方活力,让地方可以做更多事情,而不是人浮于事。  

如今,韩绛请求,从原本应该上缴中枢的免役钱/免行钱的结余中,额外划出两成到五成给地方军州作为经费。  

赵煦自然是支持的。  

原因很简单——赵煦清楚,现在的情况是地方钱太少,做不了太多事情。  

所以,他支持增加地方经费。  

但,等到了将来,地方钱多了,他同样会让人将这些多的钱想办法收归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