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两百二十二章 赏罚要速

第两百二十二章 赏罚要速(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内,命妇们都已经纷纷入宫。  

然后,两宫在保慈宫中,将赵煦昨日所献的贺礼《元祐字典》拿出来,给命妇们看。  

所有命妇纷纷道贺。  

曹家的那几个命妇,更是在太皇太后面前,低眉顺眼的说了好多好话。  

哄得这位太皇太后,眉开眼笑,深感长脸。  

赵煦呢?  

自也没有闲着他派了冯景,持天子节带上了大批丝帛、脂粉和御药,到了高家赐给太皇太后生母韩越国太夫人。  

话也说的很好听,只说‘太夫人诞育慈圣,乃是社稷功臣,国家贤夫人,今太母圣节,太夫人不便入宫,朕当代太母,为太夫人而贺。’  

直喜得这位太夫人,欢喜不已。  

于是,立刻写了上书,派了高公绘送入宫中。  

太皇太后得了太夫人的上书,看了以后就又传给向太后看。  

其他在场命妇,于是再次拜贺。  

所有人都说:“太皇太后慈圣,保佑拥护官家,而官家纯孝,千古罕见…实可为天下楷模!”  

这就让太皇太后更加开心,这个生辰,过的无比舒心。  

傍晚时分。  

文彦博的夫人王氏,从宫中乘车返回。  

文宗道亲自带着人在门口迎接——王氏是续弦,她和文彦博就生了文宗道这一个儿子,其他皆是文彦博发妻以及姬妾所出。  

文宗道将自己的母亲,接进内宅。  

文彦博就已经在等候了。  

“夫人回来了…”文彦博问道:“可见到了十三娘?”  

王氏点点头。  

“十三娘在宫中如何?”文彦博问道。  

王氏答道:“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很喜欢十三娘,一直带在身边…便是皇太妃,也对十三娘比较满意,还赐给过十三娘脂粉…”  

文彦博放下悬着的心:“这就好!这就好!”  

至于官家,他不必问的。  

一是因为官家现在还小恐怕根本不懂男女之事。  

二是文彦博了解男人。  

等官家十四五岁,十五六岁,气血渐渐旺盛,十三娘也该有十八九岁了,正是女子最动人的时候。  

而其他家日后送进宫的女子,那个时候不过十三四岁。  

一群黄毛丫头,如何与十三娘竞争?  

到那个时候…  

说不定,十三娘可以直接正位正宫!  

而文彦博,则一直在为此努力。  

自十三娘入宫后,他就已经摆正了姿态,再也不倚老卖老了,基本上官家想做什么,他就支持什么。  

用着四朝元老的身份来背书!  

而文彦博知道,自己的这些表态,官家绝对是知道的,也是心里面有数的。  

不信,看看隔壁的张方平!  

前些天,张方平才带了程颐入宫,在两宫面前言说官家读书之事。  

昨日,官家就在两宫面前推荐了张方平出任《元祐字典》编纂使。  

理论上,张方平在元祐字典的编纂工作中,处于领导地位。  

邓润甫都得听他的。  

当然谁都知道,实际上,他只是个参谋,他的年纪也不适合继续从事繁重的文字编纂工作。  

但,这恩典依旧震撼人心!  

元祐字典一旦编纂完成,刊行于世。  

张方平就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了!  

日后天下士人读书,只要用到《元祐字典》,就会知道他张方平曾参与了《元祐字典》编纂。  

百年、千年后,恐怕都是如此。  

就像东汉的许慎,在千年之后,依然被人谈起,依然被人推崇。  

这是真正的不朽!所有士大夫的追求!  

也是司马光用了十五年,才终于达成的成就。  

接下来数日,汴京城中,波澜不惊。  

赵煦则在福宁殿里,认真的读着程颐、孙觉献给他的书。  

仔细做着注解,也认真的学习着。  

时光荏苒,转瞬就是七天。  

元丰八年七月乙卯(二十三)。  

持节汝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留守北京大名府王拱辰卒。  

讣闻,两宫以故事辍朝一日。  

旋即诏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阳府韩维,为北京留守。  

除此之外,王拱辰的去世,几乎没有引起什么涟漪。  

汴京城中无论新党,还是旧党,都对他的去世无感。  

甚至有人窃喜。  

譬如福宁殿里的某个少年天子这天晚上又加一道菜。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